元曦和气地说:那还是盼着一辈子别来求你的好,我也愿自己顺遂安逸。
话音落,塔纳从坤宁宫里出来,朗声道:各位贵人,请。
众人都暗暗吸了口气,提起精神,跟着塔纳进门去。
孟古青一如往日,高高在上,不过是让塔纳重申了一些宫里新增的规矩,她什么话都没说。
但目光阴毒地扫过站在面前的每一个人,落在宁贵人身上,也落在佟元曦的身上。
来日方长。孟古青兀自念着,我不好过,谁也别想好过。
巧的是,偏偏这一日,尚不知孟古青又一次虐待后宫还威胁皇嗣的科尔沁来信,虽然是为了五月里送玉儿弟弟的女儿嫁给十一阿哥博穆博果尔,可吴克善说,一样派人马来了,要顺便送两个姑娘给福临。
苏麻喇看了信,叹息:这才消停没两天。
玉儿说:走吧,我们亲自去一趟坤宁宫。
坤宁宫的门大开,一路迎接皇太后驾临,算起来,帝后大婚以来,皇太后似乎还没怎么来过这里,玉儿对坤宁宫的新布置也十分新鲜,四下看了看后,问孟古青:可还缺什么?
孟古青摇头,侧过身道:额娘,您上座。
玉儿道:那天夜里,我动手打了你,你该记恨我了吧?
孟古青还是摇头:儿臣不敢。
玉儿从苏麻喇手里拿过一封信,递给孟古青:你看完,大概要更记恨我了。
孟古青怔然,不安地问:这是什么?
玉儿冷声道:博穆博果尔要成亲了,取你的堂妹,你可知道?
孟古青僵硬地点头:所以呢,儿臣为什么要记恨您?
她到底是聪明的,立刻明白过来,紧张地看了父亲的信函,气得长眉扭曲,悲愤地看着皇太后:您答应了?
玉儿说:还没答应呢,所以来找你商量。
孟古青当即跪下:额娘,是我错了,我求求您,不要让我阿玛送女人来,额娘,我求求您。
如果让同族的姑娘得宠,甚至先于自己生下皇子,孟古青会疯了吧,玉儿知道这有多残忍。
世上只有姑姑那样人,才会伟大而无私地把自己献给大清,献给科尔沁。
她自己尚且做不到,何苦逼迫儿媳妇,孟古青可恨,也可怜。
咱们就不声不响地,把另外两个安排给别的王公子弟。玉儿道,这样可好?
孟古青连连点头,委屈得什么似的,哭道:额娘,您别怪我,是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
苏麻喇和塔纳来搀扶皇后起来,玉儿叹道:我不该动手打你,可你做的事,就算皇上废了你也不为过。孩子,你再胡闹,连我都帮不了你。福临是大清的皇帝,可大清不是他一个人的,更不是你的。
门外头,福临匆匆而来,还是穿着屋子里的常服,似乎是得到消息立刻就赶来的,生怕孟古青对母亲不敬。
福临,我和皇后商量事呢,你来的正好,也坐下听听。玉儿一手拉着福临,一手拉过孟古青,好生道,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孟古青偷偷看了眼福临,皇帝的冷漠,叫她心寒,不由自主地从婆婆手里,抽回了自己的手。(19:00更新)
第442章 朕的帕子呢
玉儿感受到孟古青的抗拒,心中虽恼,但她忍住了,没露在脸上。
今日来,不是要找皇后的麻烦,她只求息事宁人。
西藏很快要来人,察哈尔的阿布奈也来信要求接贵太妃回故里母子团聚,再有各地民生、四季灾害、反清复明的势力,福临肩上担子很重。
玉儿轻轻捏了儿子的手,福临看了眼母亲,心中会意,便对孟古青说:过去的事,就过去了,朕不会再追究,今日当着额娘的面说,你也放下吧。
孟古青没有看他们母子,满身的倔强和骄傲,冷冷地说:皇上大概不知道,科尔沁又要给你送美人来了。
福临看向母亲,玉儿从容含笑:正和皇后商量,我们已经有主意,就把人接来,顺水推舟,另指派给别家的王公子弟。虽说一并赏了博穆博果尔也成,但叫博果尔为难,也委屈人家姑娘。
孟古青忽然冷笑:额娘,儿臣觉得这样似乎不妥。
她莫名其妙地,就推翻了方才的话,玉儿心里不高兴,但面上依然和气,好生问她:怎么说?
孟古青瞥了眼皇帝:额娘,万一来的姑娘,美得像天仙,皇上岂不是要懊悔可惜了?
福临几乎要站起来指着孟古青的鼻子训斥她,被玉儿拦下了,她好脾气地笑着:那就别叫皇上见到她们,不过叫我看,科尔沁要再出几个比你漂亮的孩子,那是难的。
孟古青皮笑肉不笑:额娘,您这话说的,皇上心里该发笑了。
福临气得不行,可玉儿要他忍,气氛尴尬地决定了科尔沁送亲的事,又说了些好话,孟古青才送母子二人离去。
可她的强势,都是死撑给人看的,自己回到内殿,一进门就瘫坐在门槛上,塔纳慌地以为皇后身体不适,来搀扶她,她却咬牙切齿地怨恨:我该怎么办,我到底该怎么做?讨他们喜欢容易,可我自己要憋死了,这样下去,我迟早会疯的。
福临要送母亲回慈宁宫,玉儿说他穿着屋子里的衣衫在外头晃悠不合适,反是她送儿子去乾清宫。
然而,不论是乾清宫还是坤宁宫,福临亲政大婚之后,她几乎都没再来过,太后不得干涉朝政,婆婆不该干涉儿子媳妇的生活,她算是都做到了。
看见福临的桌案,几乎被奏折文书淹没,玉儿挽起袖子,熟练地为福临整理。
福临在一旁看着,母亲仅仅根据奏折上不同地方官级,还有部门的记号,就能迅速地将奏折区分开,他呆呆地看了半晌,才问:总觉得小时候似乎见过额娘为皇阿玛整理奏折,如今一直以为是梦境,原来是真的。额娘,您过去日日为皇阿玛整理奏章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