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的人迅速醒来,憔悴疲倦的脸出现在眼前的那一瞬,滚烫的泪水,就从多尔衮的眼角滑落。
他知道,他再也不能保护他心爱的女人。
你终于醒了?玉儿一开口,声音便干哑发涩,咽喉被结结实实地堵着,很艰难地问着,你饿不饿,多尔衮,想吃什么吗?
多尔衮抬起手,蠕动嘴唇:玉儿、玉儿……你来了?
我在。玉儿凑近了一些,让他捧着自己的脸颊,我一直都在。
我的荷、荷包……
在这里。玉儿从怀里摸出荷包,放在他的另一只手上。
多尔衮笑了,将荷包贴在心口,看着玉儿问:真的……吗?
玉儿泪如泉涌,明白他问的是纸笺上的五个字,用力地点头:我答应了你,绝不反悔。
多尔衮粗粝的指腹,缓缓摸过玉儿的脸颊:好、好扶持福……临,福临是好……孩子……玉儿,大清、大清……交给你……
我不要大清,我要你。玉儿痛苦地哀求,不是说好了,来年开春,带我回科尔沁?
可我不行了。多尔衮满目愧疚,玉儿,对不……
玉儿堵住了他的嘴:不要说,我最讨厌那三个字,我不要听你说。
多尔衮笑了,吃力地答应:我不说,不说。
玉儿爬到榻上,奋力将多尔衮抱在怀中,手与手交叠在一起,她的荷包被放进了男人的心口,紧紧贴着肌肤。
多尔衮很安逸,脸上带着笑容,一直轻声地喊着玉儿,再后来,睡着了,再后来,身子凉了。
多尔衮的手下发现王爷薨了时,皇太后已经抱着他一道昏了过去,悲痛欲绝的他们不得不将两人分开,可是手指紧紧缠在一起,废了好半天的劲才分开。
玉儿经太医施救苏醒时,多尔衮已经收殓入棺,他干净安宁地躺在还没来得及雕刻花纹的硕大棺椁中,依然是威武庞大的体格,没有变的瘦弱,没有变的渺小。
她静静地为多尔衮以白帕蒙面,而后吩咐他的手下:明日此刻,我便能回到京城,你们到时候再往京城发消息,王爷的忌日就定在十二月初九,而不是今日。
棺椁边哭声一片,多尔衮的兄弟们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玉儿挺起胸膛,威严地问他们:王爷留下的江山,你们守不守?
第380章 他没有英雄迟暮,我亦未见白头
正是群龙无首的时候,听得皇太后这句话,众人的心立时被激起。
都是跟随多尔衮多年的人,出生入死,被多尔衮视如手足,自然也早就明白王爷对皇太后的情意,外人或许要猜忌怀疑太后,他们不会。
皇太后说江山是王爷留下的,说到了每个人的心坎里。
玉儿暗暗握了拳头,定下心神,她知道接下去要走什么样的路,这些人必有一天会咒骂她,甚至想要杀她。
她默默地数了数这里的人,每一个人就是一大口人家,恨和怨会无止境地传下去,直到有一天,被时间冲淡记忆。
离开喀喇城前的玉儿,稳住了,她把眼泪都留给了多尔衮,在多尔衮生命消逝的那一刻,她哭得伤心欲绝以至于晕倒。
可玉儿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哭什么,哭多尔衮的可怜,还是哭从此在这世上,再没有人来爱她。
她是活该的,她亲手杀了最爱自己的男人。
又是日夜兼程,一夜归还北京。走进慈宁宫,这里修缮后处处都留下多尔衮的心意和印记。
玉儿怔怔地站在院中央,扶着已被收走残荷败叶的大水缸,水缸里映出她的面容,她老了,未满四十岁的她,彻底老了。
苏麻喇匆匆赶来,见主子安然无恙,先是松了口气,但很快她就意识到,王爷薨了。
苏麻喇,我累极了,谁来我也不见。大玉儿扶着苏麻喇的手,一步一颤地往寝殿走,先叫我睡一觉,后面还有很多的事,都到了这一步,可不能把命交给老天爷。
乾清宫中,大腹便便的巴尔娅急促地走来,告诉福临她听说皇太后回来了,太后不在家自然是秘密,虽然外人早已猜得七七八八。
你怎么知道?福临听闻,立刻要去见母亲。
奴才去给苏麻喇姑姑送果子,看见慈宁宫里忙忙碌碌地在烧水,必定是太后沐浴用了。巴尔娅说,皇上,太后娘娘一定回来了。
福临急匆匆往门外走,走到门前又退回来,勒令巴尔娅:你别挺着肚子到处晃悠,接下来不许再出门,好好在屋子里养着,朕会来看你。
小福晋愣了愣,但皇帝说完转身就走了。
然而福临没能见到母亲,可总算隔着窗户听见了母亲的声音,玉儿说:福临,额娘累了,有什么事明日再说。
那之后便又是苏麻喇来应对,福临一个劲地问多尔衮怎么样了,苏麻喇一问三不知。
大玉儿睡了一天一夜,在多尔衮死讯传到京城时苏醒了,
格格。苏麻喇伏在榻边,眼眸通红地说,皇上已经率文武大臣服缟素,去东直门外迎摄政王的棺椁。
那傻孩子,棺椁且要走上两三天,哪能快马加鞭地就来。玉儿吃力地起身,拢过披散的长发。
苏麻喇去倒茶,转身便见主子捧着长发发呆,她凑近些,便在如黛的青丝间,看见了几丝白发。
苏麻喇心疼地镇定下来,笑道:奴婢早就有白发了呢,您这都算少的。
玉儿却似自言自语:好在他没有英雄迟暮,我亦未见白头。
苏麻喇像是明白,又不敢断言,早在那年皇太极称帝大封后宫时,格格的心门就彻底关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