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兄弟对视一眼,跟在陈志方身后,一起进了书房。
陈青风率先开口,道:父亲,杨大哥可去了元宵宴?
陈志方点点头,道:去了。
陈青风懊悔道:早知道我今儿就跟人换班了。
你确实该后悔,今晚上的经历……到现在都有些回不过神来。
陈青云闻言一怔,随即问道:可是宴会上发生了什么事?
陈志方神情有些复杂,深吸一口气,道:皇上当殿宣读了先皇留下的遗诏。
竟真的有先皇遗诏?那遗诏上是否宣布了皇后的人选?
陈志方点点头,遗诏十分简洁,只说了要立谁为皇后,其他的没说。
皇后是谁?
陈志方再次深吸一口气,到现在他依旧觉得不可思议,沉默片刻道:是杨清宁。
杨清宁?陈青云微微蹙眉,努力回想这是谁家的女儿。
陈青风则直接怔在了原地,好半晌才找回言语,道:是……杨大哥?
宁公公?陈青云惊讶地瞪大眼睛,不敢置信地说道:这怎么可能,定是同名同姓。
就是他。陈志方无奈地叹了口气。
这……这怎么可能?让一名男子为后?陈青云有些难以置信。
陈青风虽然也有些不可思议,却听不得有人质疑杨清宁,反驳道:男子为后怎么了?若非杨大哥一路相护,皇上怎会有今日?而且杨大哥聪明绝顶,性情纯善,有谁能比得过他?
陈青云无奈地看向陈青风,道:我没有诋毁宁公公的意思,只是……只是自古以来都是立女子为后,哪有立男子为后的先例?如此天方夜谭,即便皇上有先皇遗诏,那些大臣也定不会买账。
确实有许多大臣不买账,只可惜胳膊拧不过大腿,那些不买账的要么被扔出大殿,要么被请去诏狱喝茶。
陈青风幸灾乐祸道:那是他们活该,杨大哥哪里不好,偏他们逞能。说到这儿,陈青风转头看向陈志方,道:父亲,你不会也反对吧?
陈青云将陈青风拉到一边,道:父亲,都有谁被抓了?
翰林院学士顾大人被扔出大殿,工部尚书孙万年和督察院右都御史吕大人则被抓去了诏狱。
陈青云眉头微蹙,这几位可都是国之重臣,皇上说抓就抓了?
你可是忘了前礼部尚书李孟德还在诏狱等死?陈志方叹了口气,道:皇上为了今日,已经做足了准备。
陈青云奇怪地问道:那内阁呢?他们就没反对?
皇上在临终之前让内阁的人看了遗诏,为的就是证明这份遗诏是真的。
内阁早知此事?陈青云恍然大悟,道:怪不得满朝文武都在为选秀一事吵闹不休,唯有内阁默不作声,原来是早知此事。
还是先皇有眼光,杨大哥聪明绝顶,有了他辅佐,皇上定能将南凌发扬光大,开辟新的太平盛世。
陈志方看向陈青风,苦笑着说道:有时候我倒是觉得像你这样天生少根筋的人也挺好,压根不懂什么叫发愁。
陈青风的眉头皱紧,质问道:父亲,您不会也和那些庸人一样,看轻杨大哥的身世吧。
那倒没有,只是……你想过没有,皇上若当真立他为后,那皇嗣该如何传承?
陈青云听得一怔,随即问道:父亲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皇上不再纳妃?
纳妃?陈志方神情一滞,很快反应了过来,道:还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一直想着皇上不会再有嫡子,却忘了还可以纳妃,只要皇上有子嗣传承,将来南凌就不会出什么乱子。
我看未必。陈青风撇撇嘴,道:若皇上想纳妃,那选秀早就开始了,还用等到现在,甚至不惜为此杀鸡儆猴,那李孟德一家现在还在诏狱等死呢。
青风说的有道理,皇上若想纳妃,不至于把事做得这么绝。看来皇上是打算一生一世一双人,只娶宁公公一人。
陈志方苦笑,若当真如此,那可有的闹了。
管他呢,咱们做好自己的事便可,皇上和杨大哥可都是聪明绝顶之人,他们俩若想对付一个人,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况且你们可别忘了杨大哥的外号,杨大哥可是南凌文武百官的克星,谁会倒霉,不用想也知道。
说的也是。陈志方点点头,道:行了,夜深了,你们也回去歇着吧。
刑部尚书刑值的府邸,听说刑值回来了,刑侦径直过来询问情况。
父亲,今日的宴会办得如何?
刑值斟酌片刻,道:这场宴会着实精彩,可惜你官职太低,没瞧见热闹。
刑侦来了兴致,哦?到底发生了何事,竟让父亲说出这番话?
往年去赴宴,吃的是冷食,喝的是冷酒,一场宴会下来整个人都是僵的。今日这宴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