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顺子出声问道:皇上,厨房已经备好了晚膳,是否现在传膳?
阿宁吃了没?
小顺子瞧了瞧凌南玉的脸色,老实答道:老爷已经吩咐厨房传膳,这会儿正在吃。
凌南玉脸色黑了几分,道:跟小瓶子一起吃的?
小顺子哪能不知道凌南玉在想什么,道:确实是小瓶子在一旁侍候。
凌南玉冷哼一声,道:是在一旁侍候,还是在一起吃?
皇上,老爷待小瓶子好,那也是因为小瓶子对老爷真心实意,这些年老爷流浪在外,身边就只有小瓶子,若非他尽心照顾,老爷哪会有今日。小顺子忍不住为小瓶子说着好话。
若非如此,朕怎能容忍他到今日。小顺子说得没错,凌南玉心里清楚,也就是嘴上说说,谁让他总是坏自己的好事。
皇上圣明。小顺子奉承了一句,随即说道:皇上,时辰不早了,还是传膳吧。
凌南玉将奏折扔到一边,道:传膳。
小顺子闻言松了口气,急忙让门口的内侍去厨房传话。
凌南玉扫过桌上的四菜一汤,最后将目光落在中间的那条鱼上,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鱼肉,仔细地挑好鱼刺,下意识地夹起,却忘了身边没有杨清宁。
阿宁爱吃鱼,却不爱挑鱼刺,每次吃鱼,不是被卡到,就是被刺到……
小顺子看向失神的凌南玉,犹豫片刻道:皇上,您到底怎么惹到老爷了?
凌南玉回了神,道:李太妃去乾坤宫时,你不是也在吗?
李太妃劝说皇上选秀的事?小顺子愣了愣,随即说道:可皇上不是回绝了吗?老爷为何还生气?
凌南玉苦笑着说道:之前朕答应阿宁,遗诏的事等过段时间再公布。
小顺子恍然,所以是皇上食言而肥,难怪老爷会生气。
这事没跟阿宁商量,确实是朕不对,可朕不想再等了。
也就是说皇上明知老爷会生气,却依旧选择这么做,那这就不仅是食言而肥,还是明知故犯。
凌南玉闻言恼羞成怒,道:你是不是皮痒了,用不用朕帮你松松筋骨?
小顺子急忙认错,奴才不敢,皇上恕罪。
小瓶子气朕也就罢了,就连你也给朕找不痛快,你们是不是想造反?
皇上,您就是给奴才十个胆,奴才也不敢。小顺子懊悔自己一时口快,不得不想办法补救道:奴才那么说,是想帮皇上分析老爷生气的缘由,以便皇上清晰地认知问题所在,从而找到解决方法。
凌南玉冷哼一声,到底是缓下了神色,道:那你说,有什么办法能让阿宁消气。
小顺子小心翼翼地说道:最好的办法就是皇上信守承诺,打消在除夕宴上公布遗诏的打算。
不行!凌南玉果断否决,道:朕就是不想再等了,所以才冒着惹阿宁生气的风险,做的这个决定。你这会儿让朕打消这个念头,那岂非是既惹了阿宁生气,又达不到目的?你说这话有没有过脑子!
小顺子连忙认错,奴才愚钝,皇上恕罪。
凌南玉指了指手边挑完刺的鱼肉,虽然他一直在说话,手上却没闲着,一会儿的功夫,鱼肉已经挑了多半碗,道:你去给阿宁送去,这会儿还不凉。
是,皇上。小顺子将碗放进食盒,以最快的速度跑去正房,唯恐鱼肉凉了,凌南玉的辛苦白费。
小瓶子正与杨清宁一起吃饭,门口没人守着,小顺子扬声说道:老爷,奴才有事禀告。
进来吧。里面传来杨清宁的声音。
小顺子掀开帘子走了进去,将食盒放到桌上,端出里面的鱼肉,道:这是皇上挑好刺的鱼肉,专门让奴才给老爷送过来。
杨清宁仅是瞥了一眼,道:我已经吃饱了,你留着吃吧。
就在这时,小瓶子将挑好鱼刺的鱼肉放进杨清宁碗里,杨清宁一怔,转头看了小瓶子一眼,若无其事地把鱼肉吃了下去。
小顺子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忍不住在心里泛起了嘀咕:这要说不是做给他看的,打死都不信。
老爷,这毕竟是皇上的一片心意,您看……
我的身子骨不好,饭量小,你想让我硬塞?
不敢,奴才哪敢呢,那……奴才就先告退了。
好家伙,不吃就不吃了,大不了回去挨顿骂,若是让杨清宁吃出个好歹来,凌南玉还不吃了他。
小顺子没敢再说,将碗重新放进食盒,拎着走出了正房。站在院子里,他转头看看杨清宁所在的正房,又看看凌南玉所在的东厢房,忍不住小声嘀咕道:他们两置气,受罪的只有我,这算怎么回事啊!
一阵冷风吹过,他忍不住打了个寒战,肚子还饿得咕咕叫,还真是饥寒交迫,他招谁惹谁了,怎么就那么惨。越想越心酸,越想越难过,他拎着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