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211章(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嗯,此事还需你母妃配合,自然要与她通气。

凌岑自责道:孩儿不孝,让父王、母妃担忧了。

此事不怪你,你也无需自责,回去休息吧。

是,孩儿告退。

一夜未合眼,凌璋回到寝殿睡了一会儿,这才回到御书房处理奏章,这段时间为了配合演戏,他有段时间没有处理朝政,内阁那边虽然可以代为处理,却没有玉玺盖章,许多国政积压在案,他估计要忙上好一阵子。

皇上,太子殿下求见。

让他进来。凌璋放下手里的奏折,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颈,抬头看向殿门的方向。

凌南玉从外面走了进来,身上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常服,两月不见,看上去瘦了些,之前的娃娃脸不见了,竟好似突然之间长大了许多。

凌南玉来到近前,行礼道:儿臣参见父皇。

起吧。凌璋挥挥手。

谢父皇。凌南玉起身,抬头看向凌璋,父皇看上去瘦了。

演戏嘛,总要让人看不出破绽,否则便会前功尽弃。

为了能演好这场戏,凌璋几乎每日都躺在床上,内侍喂他什么,就吃点什么,还不能吃多,月余的时间竟瘦了十多斤,这样才骗得过广德的眼睛。

父皇辛苦了。

凌璋听他这么说,不禁欣慰地笑笑,能一次解决这么多麻烦,便是再辛苦也值得。

凌南玉好奇地问道:父皇,您是如何得知身边的细作是广德的?

在真正确定之前,朕也不知身边的细作是谁?甚至不知是否有细作?好在朕足够谨慎,让暗卫在此期间,紧盯着身边的内侍,这才有所察觉。凌璋忍不住叹了口气,道:没想到身边竟隐藏了一个高手,朕却一无所知,果然人心最是难测!

凌南玉宽慰道:广德在父皇身边十几年,一直默默无闻,紧守本分,谁又能想到,他竟隐藏的这么深。还好父皇谨慎小心,若换成儿臣,怕是就被他躲过去了。

太子如今也会拍马屁了。凌璋好笑地看着他,道:说吧,想要什么?

儿臣说的是真心话,绝不是阿谀奉承。凌南玉说着还抬起了右手,一副‘我可以发誓’的模样。

凌璋点点头,道:那这般说来,太子是无所求喽?

凌南玉闻言连忙说道:父皇,这有所求和真心话不冲突,儿臣说的是真心话,也是真的有所求。

说说看,太子所求为何?凌璋倒也没为难他。

父皇,这马上就要入冬了,小宁子的身子本就弱,又经历这一番,身子更是亏空得厉害,最是受不了冷,您看能否给东宫多送点碳。

好,朕会吩咐下去。

凌璋答应得很爽快,杨清宁身子孱弱,却在染了天花后,幸运地活了下来,这已经算是奇迹,天命如此。他只需做些锦上添花的事,还能让凌南玉高兴,何乐而不为。

凌南玉有些出乎意料,不过很快他便反应过来,谢父皇。

你先别着急谢,朕有个条件。

凌南玉脸上的笑意一滞,杏眼内满是好奇,父皇有何事尽管吩咐便可。

朕两月没问政事,积压了许多奏折未看……凌璋看看御案上堆得小山似的奏折,你身为太子,是否该替朕分担一些?

凌南玉见状也随之扫了一眼,不禁微微蹙眉,随即爽快地答应了下来,为父皇分忧,儿臣义不容辞。

为了杨清宁在东宫里的日子过得舒坦,凌南玉撸起袖子就要开干。凌璋见他干劲十足,让高勤在殿中给他支了桌案,两父子便埋头苦干起来。

傍晚时分,高勤瞧了瞧外面的天色,来到门前叫来内侍准备掌灯。

凌璋抬头看向凌南玉,见他眉头微蹙,认真看着奏折,不禁有些好奇,出声问道:可是遇到了难题?

全神贯注的凌南玉没听到凌璋在说什么,依旧埋首于奏折当中。高勤见状出声提醒道:殿下,皇上同您说话呢。

凌南玉茫然地抬起头,看向高勤,你说什么?

殿下,皇上在问您话。高勤重复了一句。

凌南玉这才回了神,转头看向凌璋,道:父皇有何吩咐?

朕见你眉头皱紧,可是遇到了难解之事?

凌南玉将奏折拿了起来,随即起身来到凌璋身前,道:父皇,这份奏折是两个月前的奏折,是刑部侍郎刑值所奏,说有人给他送去一封血书,是有关三年前宁远县灭门一案,写血书的人是原宁远县县令孙志,他在狱中撞墙而死,留下血书状告大理寺少卿郭义,收受贿赂,栽赃陷害。

凌璋接过奏折,随口问了一句,这孙志所犯何事?

罪名是官匪勾结,谋害宁远乡绅高剑一家,家中钱财尽数被劫,高家上下八十七口悉数被杀,甚至连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亦没有放过。

', '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