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祖父,您吃!
祖母,您吃!
娘,您也来点!
师父――任十一筷子立刻挡住,我以前经常吃。
周逸芳忍笑。
大郎微微失望:啊……这样啊,那我自己吃吧……说着,满是期待地快速吃了一口。
其他个长辈都只是微微皱了皱眉,为了考虑孩子的心情面不改色吃了下去,唯独大郎自己,入口没多久:唔――脸色全变了。
巧得很,他挑的还是口感很苦的一种野菜。
他咽下去也不是,吐出来也不是,欲哭无泪地看向周逸芳:娘――
周逸芳已经吃下去了,十分淡定:任大侠说了,这种野菜就是这个味道,苦瓜也是苦的,正常。
大郎一点都不爱吃苦瓜,闻言心里都苦了,只好苦着脸把这一口苦野菜咽了下去。
接下来的几盘菜,他犹豫了,不敢夹。
原来野菜不像野鸭那么好吃……
周逸芳却不管,主动把几个菜都夹了过去:不尝尝味道,以后出去了怎么知道哪个好吃哪个不好吃?
好吧……大郎慢吞吞提起筷子,狠了狠心,把每个菜都吃了下去。
野菜参差不齐的口感打消了大郎的积极性,不过今日他练功学习都比从前努力很多,外出一趟还是让他有了成长。
到了晚饭时候,周逸芳把用了许多调料烹调的野菜重新端上桌,这一回,任十一不拒绝了,第一时间就夹了其中一道醋溜野菜,吃了第一口又吃第二口。
远远避开这几盘菜的大郎眼珠子转了转,发现不对劲了,将信将疑地夹了一筷子,一吃――
哇,这不是野菜吧?
周逸芳:是啊,娘换了个做法,这样是不是好吃了?
大郎嗯嗯点头:好吃好吃!
周逸芳:就是花费的调料很多,如果真去了荒郊野外,或者家里一贫如洗吃不起饭菜,恐怕尝不到这样的好味道。
大郎懂了:所以逃难的百姓,就算路上发现了这些野菜,也没能吃到这么好吃的味道。
周父赞赏点头:叹民生之多艰,你能想到这些,很好。
大郎脸红:是娘教我的。
周逸芳笑夸:你能记住并举一反,祖父夸你没错。
大郎嘿嘿笑起来,仿佛一直小狗狗,尾巴摇啊摇。
外出游玩几天,一直被长辈好好爱护的大郎快速成长,他以前无忧无虑,现在却有了担忧和紧迫感,周父和周逸芳带着他看历史,学历朝历代的变革史;任十一严格地教他功夫,缓缓增加他的训练量。
八岁的小身板渐渐抽长,却实打实扛下了不断增加的负担。
有一天,周逸芳在摆摊,听到邻居边吃早餐边和她说:你家大郎本事挺大啊,年纪小小的,功夫那么厉害,还说要教我家两个小子学功夫。
另一桌邻居符合:是啊,我家小子也说了,以后拜大郎做师傅哈哈哈。
周逸芳一看这位邻居,她家儿子比大郎还大两岁呢:哈?这小子又在闹什么坏呢,我回去问问,方子比大郎大,该做哥哥。
邻居倒是觉得好笑,没当真:臭小子们说了,他们要学江湖人,凭本事论长幼,你家大郎一个人把几个大小娃子都打败了,现在都认大郎做师傅,跟着他学功夫呢!
这话一出,在场的全都笑了,还和周逸芳开玩笑:大郎出息了啊。大郎长本事了。
周逸芳举了举擀面杖,一样开玩笑:我现在就想回去看看他怎么这么出息呢!
大家笑得更大声了。
有孩子家长说:别说,我家儿子真要能学会大郎一二拳脚功夫也挺好的,你去问问大郎,他真能教吗?真能教,咱家小子拜个师也不是不行哈哈哈哈。
唉,世道不好,芳娘聪明啊,打小就给大郎找了武师傅,以后不怕孩子被欺负。
周逸芳说:我哪里是聪明,那是大郎磨着我要学武,我为了这事,鞋底都磨平了,不知道奔波了多久才找到任大侠。咱们平常人家,一般的江湖人,哪里敢招进来。
说得对,想学武也不敢随意找师傅。
所以我说啊,大郎真想当师父,咱们同意啊,就教教那些小子们呗。
周逸芳知道大家其实没有完全认真,不过是看任十一真的有本事,大郎也学到了东西,觉得便宜白占白不占,说是大郎教,背后不是有任十一?
她也就跟着大家一起开开玩笑,表示不插手孩子之间的事情:让他们闹去吧,今天做大侠,明天做大将军,一天一个变。
回到家后,她却是喊了大郎过来询问详情:你要教小伙伴们学功夫?
大郎惊讶:娘您怎么知道了?
周逸芳捏捏他的耳朵:人家父母全都知道了,我还能不知道?你好有出息啊,都能给哥哥们当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