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记也有老婆饼了。一个仍选择排队的客人说,那些乡下人卖的东西,也不知干净不干净,吃病了怎么办?
一个年轻公子道:是啊,你吃锦记的点心,能活二百岁哦!
那位客人想骂一句这小子怎么说话的,见对方是个读书人,又把嘴巴闭上了。
沈川哼了一声,啪的打开折扇,不再排锦记的队,大摇大摆地去了排正宗老婆饼的队了。
给我来五个红豆馅儿的!
我要两个绿豆的!两个红豆的!
有蛋黄酥吗?
栗子糕!栗子糕!栗子糕!
今天有没有板栗馅儿的老婆饼呀?给我留几个!别一会儿卖完了!
姐弟二人出摊只卖一百个,熟客都知道饼子要抢,不然就没了!
苏小小说道:大家不用挤,今天多做了一百个,都能买到的。
我要两个梅干菜的!一个年轻的妇人说。
抱歉,今天没做梅干菜的,有新品,尝尝吗?苏小小切了一小块肉松饼递给她。
妇人接过,先给孩子吃了一口,剩下的才自己吃了。
母女二人喜欢得不行。
小丫头道:娘亲,我不要梅干菜的了,我要这个!
给我也尝尝!一边的大娘说。
好。苏小小给她与前边的几位客人都切了一点。
大家尝过后,一如既往地惊艳。
果然啊,这对姐弟卖的点心就没让人失望过!
大娘问道:和你们之前卖的饼子不一样,这个也是老婆饼吗?什么馅儿的呀?
苏小小笑而不语,看向一旁的苏二狗。
苏二狗挺直自己的小腰杆儿,自豪满满地说道:这是,二狗饼!
二狗饼?
是他们理解的那个二狗吗?
怎么会取这么奇怪的名字啊?
太土了叭!
不过味道是真绝呀!
咸咸甜甜的,有别于梅干菜油润细腻的口感,它吃起来沙沙的,绵密松软,越嚼越香!
它的饼皮也更软,给人一种温柔丰盈的感觉,让人咬它的力道都不自觉地放轻了。
天啦,怎么会有人把饼子做得这么好吃?
给我来十个!一个年轻男子说。
我也要十个!他身后的大婶儿说。
十五个!
二十!
等等,你们还没问价呢!
过了个年,都变得这壕了吗?
肉松饼的定价比老婆饼高一些,一是工序更复杂,二是成本也摆在那儿。
蜜枣肉松饼十五文一个,咸蛋黄肉松饼二十五文一个。
这个价钱绝对算不上亲民了,刘平一开始听到简直吓一跳,他估摸着最多能卖出去一半。
可他不过是去后厨传了个话,过来时整个人傻眼了!
你们是不是排错地方了?锦记在旁边呀!
苏二狗收铜板收到手软,不断有人把铜板朝他递过来,递不到他手上的就直接塞进他怀里。
哎呀呀!别抢别抢!排好队呀!
不许摸我!
嗷呜!谁掐我屁股!
苏二狗兵荒马乱!
苏小小有条不紊地给客人包好点心,动作行云流水,记忆力惊人,一个差错也没有。
大爷,您的三个栗子糕。
小兄弟,你的五个二狗饼。
……对,一人限购五个。
好的,马上给您包好,一共一百二十文。
刘平目瞪口呆,媳妇儿和他提过,大丫的生意很好,每天做的饼子都能卖完。
可卖一天是卖完,卖一个时辰也是卖完,这排队排的,快比锦记门口都要长了!
不知道的,还当这儿才是锦记开的摊。
大家别跑错了——锦记在这儿!点心马上就要出锅了!外头卖的不是锦记的点心!锦记不卖路边摊!
是锦记一个新来的伙计。
估摸着是哪位何掌柜的亲信,出来瞧见自家排队的客人被抢了不少,以为是对方冒名顶替,故而吆喝了这么一嗓子。
一位挎着篮子的大婶儿叉腰怼了回去:老娘买的就是路边摊!
众人哈哈哈地笑了!
是啊,他们买的不就是姐弟俩的路边摊吗?
哪里来的二傻子?
还跑错?
你跑错我们都不会跑错!
那边锦记的点心也出炉了,然而苏小小与苏二狗这边的客人,一个也没被抢过去。
不仅如此,苏小小明显感觉这次的客人里有不少是大户人家的管事或下人。
这说明她的客源又往上提了一个档次。
她即将杀入新的市场,这绝对是开年最大的惊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