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尚文叹道:你不知情,是因为萧都督不愿你牵扯其中,所以那时候特地让你回乡探亲,你可还记得?
司马扬又呆住。
第七十二章 深夜密谈
听到咸王二字,萧辰率先想到的便是卫近贤的那些疯话——那日,你问伊吕伯夷,我会效仿何人?我说,自然是识时务者为俊杰,我虽不想成人杰,但也不想做刀下鬼……
原来想反的人是咸王,他早就该猜到才是。
咸王想造反,他可是去找过我爹爹?
不错,本来咸王就常与你爹爹在一块打猎。虽说这只是他为了迷惑朝廷的一个幌子,但日子久了,他确实与都督也有几分交情。
爹爹不肯?
易尚文点头:萧都督心中是不愿意的,但面上还是敷衍着他,且一直在暗中探查咸王兵力粮草所住。
等一下!司马扬不解道,这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司马大人莫忘了,当年我是顺德经略使,咸王自然也派人来找过我。易尚文目光郁郁,仿佛二十年前的那一幕一幕重新回到了他的眼前,当时的我,实在是呆得很,我直接就去找了萧都督,要他派兵捉拿咸王。
我爹爹是不是把你赶了出来?
你怎么知道?
萧辰道:因为如果是我,我也会这么做的。
易尚文闻言,微笑道:不错,你爹爹确实当众把我赶了出来,可是那天夜里,他又悄悄地来到我府里。
司马扬武将出身,这些年做生意拿主意的又都是他大哥,脑子转得也比旁人慢些,急急问道:你们为何不上报朝廷,让朝廷派兵来?
那晚,都督来的时候,我正在写上奏的折子……
对于那晚,易尚文记得清晰异常。
那是一个无星无月的夜晚,甚至连风都没有,异常的安静,异常的闷热。
额头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滴,他用袖子随意擦了擦,便拿起笔蘸墨,那瞬一个声音自书房外慢悠悠地传来:
我若是你,我就不白费这功夫了。
谁!谁在外面!
易尚文被骇了一跳,抬起头朝窗外怒问道。
一人披着玄色斗篷缓步迈进来,站定后方不紧不慢地摘下兜帽,脸上微微挂着笑:易经略,火气还没消?
你!
易尚文吃了一惊,转而怒道:你来做什么?!日里你已经说得够明白的了,你我道不同不相为谋,请你出去!
火气还不小。尽管见他气得不轻,萧逸仍是一派风轻云淡,反而在就近的太师椅上坐了下来,斜歪着瞅他,似笑非笑道,以前有没有人教过你,气恼的时候最好什么事情都不做,否则做什么错什么。
我不用你来教……你,你是怎么进来的?易尚文猛然意识到,萧逸进来并无家仆通报,实在蹊跷。
翻墙。
萧逸简单道,又似想到什么,开始掸衣袍上沾染的青苔。
易尚文气结片刻,随即满腹疑惑,盯着他问道:你究竟有何事非得要翻墙进来?
由于意识到了什么,他的语气已经稍稍放缓,萧逸却偏偏还要刺他两句:我自然比不得易经略,风声鹤唳,仍可阔步当街,果然是坦荡君子。
你……难道你以为我会怕了咸王么?
萧逸轻轻一笑:自然是不怕,可又能有何用。
日里你说过,我是不自量力,螳臂当车。易尚文冷哼道,你大晚上翻墙进来,不会是为了再把这些话说一遍吧?
当然不是!我是来告诉你,这折子你不必费心往上递。
你是来当赵祈的说客?
我若是他的说客,又何必翻墙进来。
萧逸直摇头,用一副孺子不可教也的眼神看着易尚文。
易尚文被他弄得狼狈,不耐道:有话请说,说完快走!
直到此时,方见萧逸面色一肃,沉声道:我此行来,是因为有事想请经略大人帮忙。
何事请说。
上书圣上,弹劾我玩忽职守,不理军务,致使边界不稳。
……
易尚文怔了半晌,也想不明白他的用意:都督有何用意?
萧逸却又不愿回答,淡淡笑道:这不是什么难事,况且也有据可循,相信对于易经略来说,是办得到的。
见他不愿说出缘故,易尚文心中不满,只道:事有轻重缓急,你要我上这个折子,可以,不过还得过些时候。
萧逸一笑,瞥了眼他书桌上的奏折,淡淡问道:我来猜猜这个折子递上去,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一则是圣上没看见,那么说明有人把折子压了下来,你大概就要走霉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