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该问的不要问
相邻的几个床铺微微颤动,发出窸窣声响,意识到徐淑华她们已经起身,司宁宁抻直腿全身绷起抻了个懒腰,跟着在后面爬起身。
快速洗漱完,天还没有大亮,一行人踩着露水出发。
原是想着这么早不会遇见旁人,可事实上,一行人刚走进生产队就撞上了挑着箩筐担子的陈莲米。
婶子。
婶儿。
知青们开口打招呼。
陈莲米看见知青,笑了笑,道:这么早,是去镇里吧?
是啊婶儿,这不前段时间忙不开身吗?这两天放假,大家伙儿打算去镇里买点生活用品。
哈哈。陈莲米又是一笑,挑着担子跟在知青后面走,那正好,我能跟你们一起走一段,边走边唠,时间过得快!
听说同道走,李凌源往前迈了一步,伸手要接陈莲米手里的担子,婶子,那我帮你挑一段路吧。
不不不。陈莲米连忙摆手,这里面也没装什么,就是一些泡发的黄豆,轻飘飘的也不重,我自己来就行!
李凌源呵呵笑着挠头,也没再说什么。
司宁宁跟陈莲米熟络,听着陈莲米的说辞,她放慢脚步问了句,婶儿这么早,做什么去?
今年自留地里见缝插针种了点黄豆,前几天收上来留下做种的还剩下不少,我寻思挑到大队磨一盘豆腐。陈莲米笑着解释。
做豆腐?
司宁宁愣了一下,还没发声,一旁蒋月先怎呼上了,咱们大队的副业是做豆腐的?
也算不得什么副业,就是一些简单的物件,大队下的几个生产队,像磨豆腐、给谷子脱壳还有春夏时候油菜籽榨油,这些都得去大队上弄,一般其他的大队、公社也都有。
原来是这样!
沿路边走边唠,临分别时,陈莲米提议让知青们跟着去,也好认认去大队的路。
一众知青统一看向司宁宁,等待司宁宁发话。
司宁宁弯月眉挤了挤,道:那就去吧!
跟着一道能认认路,回头要有什么事要找大队长,他们自己也能来,省得到时候要麻烦别人引路。
从三队到大队差不多五十分钟、一个小时的脚程,司宁宁等人跟着陈莲米到大队的豆腐坊时,已经有人在磨豆腐了。
按照陈莲米的说法,磨豆腐的人应该跟她差不多的情况,都是怕剩下的黄豆放久了生虫,所以拿过来磨成豆腐,回头挑回家用水浸着,一板豆腐能吃好几天。
陈莲米给一众知青指认哪户是大队长罗大庆的家,之后又趁着知青们看老庄稼把式磨豆腐的功夫,陈莲米衝司宁宁眨眼挥手,把司宁宁招到了后院。
莲米婶儿,怎么了?
你们出来的早,没来得及吃早饭吧?陈莲米扶在门框伸脖子看了一眼,顺势将门带上,从院里窗台上端来一隻碗,这会儿磨豆腐正好轮到我一个老姐妹儿,我跟她讨了一碗豆浆,你快喝吧。
陈莲米笑眯眯的望着司宁宁。
虽然司宁宁做儿媳的念头落了空,可陈莲米心里对司宁宁的喜欢丝毫不减。
司宁宁看着递过来的豆浆,心里有些感慨,也有点尴尬。
目光望门边扫了一眼,司宁宁踌躇道:婶儿,这不……
婶儿知道你想的什么。不是婶儿偏袒,要是自家磨豆腐,其他知青指定人人都有,现在就只有一碗,婶儿肯定先紧着你来。陈莲米拉过司宁宁的手,把碗塞了过去,快喝吧,啊!省的一会儿饿坏了!
说是不偏袒,其实还是偏袒了的。
但是也确实有些尴尬。
一行过来七个知青,只有司宁宁被投喂……陈莲米是好心,可要是其他人知道了,心里只怕会不平。
上回吴勇那一出,司宁宁可没心情再来一回,不过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再推脱下去反而不知好歹了。
司宁宁心思通透,也怕在耽误下去徐淑华她们找过来,到时候大家都尴尬,于是便什么也没说,弯弯眉扬起笑容乖巧,诚恳的道了声谢。
之后捧着碗呼呼喝了起来。
豆浆是现磨现煮的,已经经过过滤,喝起来还算细腻,不过里面没有加糖,味道算不上好喝,而且豆腥气有些重。
这年代口粮贵重,别看只是一碗豆浆,也是陈莲米的心意。
心知这一点,司宁宁分了四口气,很努力地将一碗豆浆喝完,半晌抬起小脸将碗还给陈莲米,中途还打了一个嗝儿,嗝,谢谢莲米婶儿,我饱了!
就是喝了个水饱,豆浆不顶肚子,可是呀,养人!陈莲米笑着看了一眼司宁宁因喝豆浆热红的小脸,摆手道:行了,去吧,别让徐知青他们等久了。
司宁宁呲出笑容又道了声谢,这才拉开后门走进屋,朝前面去。
然而进屋没走两步,司宁宁就迎面撞上的徐淑华,徐淑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