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册封
哼,我就知道,
在长清城内,宁王府中,祝煊的书房里,他打开一封密报,看了一遍,然后冷笑着说道:朝廷,怎么可能不对本王下手。
这时,坐在另一边的翟云神情紧张的说道:他们,要对王爷用兵了?
那倒没有。
祝煊摆了摆手,然后说道:不过,朝廷往辽东这边接连加派了好几个按察使。
按察使?
一听到这个,翟云的眉头皱了起来。
之前那个刺头按察使,就一直跟宁王不对付,这一次,又加派了几个过来——
摆明了是想要按住本王。
就只是这样?
还不仅如此。祝煊说道:这是朝廷檯面上的动作,今天上午,本王已经得到消息,鹤衣通过尚书檯那边发布了一道命令,开始管制辽东这边的铁器。
一听这个,翟云的脸色沉了下来。
不过,他没有立刻说什么,而是看了另一边,脸色有些苍白,一直低垂着眼眸默然不语的简若丞。
突然说道:简二公子。
嗯?
简若丞立刻抬起头来看向他。
翟云似笑非笑的说道:王爷在说这么要紧的事,怎么在下看到简公子有些走神呢?你在想什么?
没什么。
那,你对朝廷的这几道政令,有什么看法?
他原本是想要为难简若丞,但简若丞却很平静的说道:朝廷想要防范王爷的态度是很明显的,不过,现在王爷还没有任何的把柄在朝廷手中,他们也不敢怎么样。
……
而且,你们发现了吗。
什么?
所有的政令,都是尚书檯发的,而非皇上的手谕,或者圣旨。
一听这话,祝煊的眉头也挑了一下,立刻低头去看。
的确,密报上,包括今天他得到的消息,一个字都没有牵涉到祝烽,所有的命令,都是鹤衣,中书省,还有尚书檯的事。
所以——
祝烽现在是隐而不发,还是,他还不能处理政务?
如果是前者,那么现在,自己就应该着手准备了,事实上,他也一直在准备,从未懈怠,只是不能让人察觉罢了。
若是后者,那就有意思了。
祝煊看了简若丞一眼,说道:那,若丞,你认为现在皇上是个什么态度?
帝心九重,在下也不敢揣测。
说着,简若丞看了他一眼,道:不过,有一件事,在下倒是要提醒王爷。
你说。
不管皇上如何,既然朝廷已经发出了这些政令,证明已经开始对王爷动手。
……
王爷,不可不防。
翟云看了他一眼,心中冷笑道:废话。
不过,他已经跟简若丞明里暗里的斗过好几次了,祝煊从不摆明态度,只是让他们不要内讧,所以,他现在也不能太明着与简若丞为敌。
而听到简若丞的话,祝煊笑着说道:不错。
……
事实上,本王已经有一个打算了。
什么打算?
简若丞和翟云异口同声的说到。
祝煊笑了笑,说道:朝廷不是在管制这一边的铁器流通吗?本王在回来之前,已经写了书信,要做一笔买卖。翟云,就是令尊帮忙拉的线。
哦?翟云说道:这件事,在下都不知道。
呵呵,事情不成,本王也不想让太多人知道,免得横生枝节。不过现在,差不多可以谈成了,本王也就告诉你们。
不知道是什么买卖。
当然就是——铁器的买卖。
他说的是铁器,但简若丞和翟云都很清楚,所谓的铁器,也就是兵器。
他要购买兵器,也就意味着,要准备大规模作战。
祝煊又接着说道:三天,卖家就要来了,还剩最后一点,这笔生意就能谈妥。若丞——
他说着,看向简若丞:这件事,本王打算让你去谈。
我?
简若丞愣了一下。
一旁的翟云一听,立刻说道:王爷,为什么不让我去?
祝煊笑着说道:因为府里还有一些事,本王需要你的协助。这笔生意,已经到了最后一个关头,对方开出了一些条件,本王想着,若丞曾经在朝中身居高位,很清楚跟人如何谈条件。所以,这件事,就让若丞跑一趟了。
说着,他笑眯眯的道:如何?
……
简若丞沉默了一下,倒是很爽快的答应了:这,当然没问题。只是不知道,要在哪里谈,对方是谁。
对方嘛,你去了就知道了。至于在哪里谈——
祝煊笑道:在海上。
海上?
简若丞吃了一惊:卖家是在海上来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