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483章 太子(1)(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太子整日躺在床榻上,对宫中内外诸事却了然于心。一张口,就说中了袁清袁海最大的心事。

外祖父执掌边军数十年,大舅父又做了十几年的边军主将。袁家为大齐立过的功劳,父皇心里都记着。

朱昀慢慢说道:至于边军,父皇定会再择一个合适的主将。

朱昀此言一出,袁清袁海心里俱是一沉。

听太子的话音,边军主将一职怕是不会落在袁家儿郎身上了。

袁海定定心神,低声道:殿下,这里没有外人,臣有话就直说了。臣的二哥三哥都在边军,袁家子侄辈的,在边军里任职的足有二十余人。论资历论军功,臣的二哥足以担任边军主将。当然,朝廷里猛将如云,能担当此重任的,也能挑出人。

隻不知,皇上心里属意的是谁。

袁清的目光也一同落在太子的脸上。

年轻的太子殿下,终于展露出了储君风范:边关安宁,至关重要。父皇一定会选出最合适的主将。大舅父就不必操心了,岳父也大可放心。

他首先是大齐储君,然后才是袁家女婿。他可以为袁清求情脱罪,却不会为了袁家兵权的延续拂逆庆安帝。

事实上,从帝王角度而言,趁此良机削弱袁家兵权才是正确的决定。

太子的反应出乎意料,袁海哑然无语。

袁清呼出一口气:殿下所言甚是。臣深蒙皇恩,既已致仕,就好好荣养。朝廷大事,自有圣心明断。

朱昀微微一笑:大舅父果然心胸豁达。

袁海不得不张口表态,表示自己一定支持皇上决定。

半个时辰后,袁海袁清一同离宫回了袁府,先去见年迈的袁大将军。

袁海将今日宫中一行经过告诉袁大将军,语气中不免流露出了些许气闷不快。

袁大将军眉头动了一动,看了袁海一眼:你心里不满,是不是觉得皇上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书房里只有父子三人,袁海也没遮掩的意思,轻哼一声道:难道不是吗?

当年他是燕王,非嫡非长,生母早亡,也不是最受宠的皇子。要不是我们袁家鼎力支持,他如何能在皇子中脱颖而出做了储君,凭什么顺顺当当坐上龙椅。现在才一年多,就忘了我们袁家的功劳,想借机削弱袁家兵权。这不是过河拆桥忘恩负义是什么?

袁清皱起眉头,还没张口,袁大将军已经冷哼一声:你要是这么想,就说明袁家被削兵权半点都不冤枉!

袁家是全力支持燕王登基,难道皇上就没给袁家丰厚的回报?

袁氏一门出了皇后,还有太子妃,太子身上留着袁家的血,将来的太孙也一样。身为臣子,袁家的尊荣已经到了顶峰。你们还想抓着兵权不放,莫非要做王莽不成!

袁海面色倏忽一变:父亲!我对皇上一片忠心,绝没有反心。

袁清额上也冒了冷汗:父亲言重了。我们袁家上下,都对朝廷忠心耿耿,皇上不会对我们起疑心的。

袁大将军沉着脸,冷冷说道:人心隔着肚皮,我是你们两人的亲爹,都不敢说知道你们心里在想什么。皇上雄才大略,心机深沉,对袁家有提防之心才是正理。

将心比心想一想,你们和皇上换个位置,你们能做到皇上这样吗?

说着,伸手一指袁清:你身为主将,接连打败仗,死伤无数将士百姓。何将军战死,太子受伤。皇上没有治你的罪,让你以将军的身份致仕,是不是皇恩浩荡?

袁清:……

袁大将军的手指换了个方向,指着袁海的鼻子:你处处以太子岳父自居,广交朝臣,暗中怂恿太子去边关。皇上有没有生疑心或怪罪你?是不是对你格外宽容?

袁海:……

袁清袁海哑口无言。

袁大将军重重哼一声:皇上对我们袁家已经优荣恩厚之极。你们两个都老实消停些,别折了袁家的福气,更别让宫中皇后娘娘和太子妃娘娘为难。

袁清袁海被袁大将军一顿臭骂,灰头土脸地应了。

……

东宫里,朱昀也在和袁敏低语。

……敏儿,岳父的意思我都明白。只是,我也有难处。父皇决定的事,我无法改变。而且,站在东宫立场,我也觉得边军需要变一变了。

朱昀回想起在边军的几个月,长长叹了口气:边军重守城,早已失了血性悍勇。若不是朝廷接连派援军,若不是何将军血战到底烧毁鞑子粮草,这一战能不能胜,委实不好说。

就连后来的乘胜追击,也是沈佑提议孟将军领的兵,可见边军已经到了什么地步。

袁敏默默听着,不时用帕子为朱昀擦拭额头。等朱昀说完了,才轻声道:朝堂大事我不懂,父皇做什么决定,总有父皇的道理。

我是袁家的女儿,更是朱家的媳妇。以后这大齐的江山,迟早要传到我们儿子的手里。

孰轻孰重,我分得清楚。

朱昀心里涌过激流, 握紧妻子的

', '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