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4节(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怎么训练?梅花仰着有点妩媚的俏脸,眼珠黑亮。

先用棉花球训练手感,然后用自己的身体。凌威语气清晰慎重:只有在自己身上练习,才能体会到病人的感觉。

会不会很疼?梅花眼中闪过一丝犹豫,毕竟在自己身上用长长的银针扎进去,难免手软。

扎在穴道上会有酸麻胀的感觉,那叫得气,扎偏了当然痛,你以为一个好的医师会轻易学成吗,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凌威语气严厉了几分:你要是不愿学,现在还来得及,而且,,开始学针灸用市面上常用的钢针,不容易弯曲和折断,疼痛却会大一点。

我愿意学。梅花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只要能成为一个好的针灸医师,什么痛我都接受。

我可不是吓唬你。凌威盯着梅花:我开始学的时候也是好奇,后来却发现需要过人的耐力,不是凭简单的决心可以做到的。

你在自己身上练习了多久。梅花好奇地看着凌威。

时间倒是不长。凌威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微笑,挽起长裤的裤脚,露出一截略显消瘦的小腿:两个月,躺在床上不停地练习。

看着凌威的小腿,梅花失声尖叫,陈雨轩和楚韵也是吸了一口凉气,他的小腿肌肉不太丰满,却密密麻麻呈现许多针眼,针灸的针眼很细小,按理不会留下疤痕,凌威的腿一定经历过成千上万此练习才会如此。

其实,凌威的腿部并不仅仅是练习针灸所致,腿部骨头粉碎后,为了保持腿部神经的灵敏,凌威一边练习针灸一边狠狠用针刺激。

你腿上的疤痕可以去掉。陈雨轩深思着说道:我爹有一个药方,不过不太全面,熬制方法也很特别,我研究了很久,只差一点就成功了。

真有那样的奇方。楚韵惊讶地说道:要是能去掉疤痕那可是太神奇了,现在医学还采用植皮美容等手法,祛疤的产品都不过关,副作用还很大。

我也有一个方子。凌威说着随手写了一会,让梅花递到陈雨轩面前,和陈雨轩的方子摆到一起。楚韵探头看了看,惊讶地瞪大眼:好奇怪,你们的方子一模一样。

陈雨轩微微一震,立即凝神细看,脸色越来越凝重,抬起头低沉地说道:凌威,你的方子哪来的,我爹说了这是秘方,还有一味药记在心里,显然你也知道那一味药。

哪来的你不用问。凌威笑了笑:这个药方关键是熬药,我也研究了很久,效果甚微。

我们不讨论这个了。陈雨轩见凌威不愿回答,立即转了个话题,为最后两位病人开好药方,,站起身,笑着说道:凌威,我带你去看看刚刚买的机器,可以熬制中药,比医院里的还先进,省去了中医病人自己熬制中药的麻烦。

你们忙吧。楚韵拿着一本书,向陈雨轩扬了扬:这本中医理论我带回去看,有空再来请教。

楚韵姐,我们还没聊几句怎么就走了。陈雨轩拉着楚韵的手:在这里吃午饭吧。

不行,我还要照顾心脏移植的病人,那可是我最大的任务,我打算写一篇论文呢…楚韵理了理鬓角的秀发,温柔中平添几分妩媚。

又是那个亿万富翁,糟老头子。凌威淡淡笑了笑。

对,还是那个糟老头子。楚韵眉眼露出一片笑意,挥手告辞,她没有多嘴,既然小曼并不想太张扬,自己作为主治医生又何必多事,在凌威心中动手术的对象是一个糟老头子和少女并没有差别,他爱怎么认为就怎么认为吧。况且亿万富翁是老头子也切合实际,如果说是一个少女,别人一定追问,自己又要枉费口舌,何必自找麻烦。

保和堂熬药的房间很大,几个身穿蓝色服装的工人正在忙碌着,不过熬药的方法很不统一,有用老式炉火,有用电磁炉,最显眼的是一台机器,摆在靠墙边,两个人正在低头摸索着,凌威瞄了一眼,笑着说道:你这里的熬药方法是老中青三结合,有原始的,也有最先进的。

我正在探究哪一种方法妥当。陈雨轩思索着说道:我担心高科技会使许多药的药性改变。

有结果了吗?凌威饶有兴趣地看着几种不同的熬药工具,中药的熬制比较麻烦,药味也比较冲,加上又苦又涩,没有西药来得方便,这也是中医的一个缺点。而且中国人有个习惯,生病了大多不想让邻居街坊多知道,为了避免四处飘散的药味,熬药自然就放在药铺进行,病人花点手工钱,既方便又能保证药性…

哪有那么简单。陈雨轩嘴角露出一丝清丽的微笑:这台熬药的机器我是从国外进的,比起一般的机器更能保持药性,据说起到小火慢熬的效果。

真是滑稽。凌威微微叹息一声:中药的熬制竟然依赖外国人的技术。

没办法,我们不能再固步自封。陈雨轩轻声说道:除非找出这种机器的缺点,否则只有接受,

好像熬好了,我们瞧瞧。陈雨轩走近熬药的人,声音清脆地说道:效果怎样,容易掌握吗。

容易,温度刚好,又可以自动包装,方便多了。一位工人抬起头,是张虎,凌威第一次来保和堂见到的那位挑水老人,笑容还是那么温和:二小姐可是做了一件大好事,这样就省了许多人力,又快又好。

那倒不一定。另一位工人抬起头,陈雨轩吃了一惊:老人家,怎么是你?

那人竟然是早晨被撞的老人,腰还是微微有点驼,不过精神好了许多,见到陈雨轩一脸吃惊,老人微微笑着:你不是让我熬药吗,闻到药香我就过来看看。

我忘了问您贵姓。陈雨轩微笑着说道:您不用急着做事,身体要紧。

我姓耿,叫耿忠,二小姐多多关照。老人说着微微弯了下腰。

您别这样。陈雨轩连忙扶住老人的肩膀:就叫我雨轩好了,您的岁数比我爹还要大。

不,还是叫二小姐顺口。耿忠低声说道:我以前帮人熬药,大家都称呼她小姐。

是哪位中医世家?陈雨轩好奇地柳眉微挑:专人熬药应该是名门吧。

那都是过去的事了。老人忽然摇了摇头,神色黯然:不提也罢。

每个人都有不愉快的回忆,一位年过花甲的落魄老人更有难言的往事。凌威见耿忠脸色伤感,心中微微一热,上前一步岔开话题:耿老爷子,刚才你说不一定是怎么回事?

我是说这种熬药的机器。提到熬药耿忠神情立即振奋一点:熬制一般的药物确实先进,我们平时熬药大多数是一次性下料,小火慢熬,三碗煎成一碗,但是一些特殊的药物就不同了,

这点我倒是知道。陈雨轩若有所思:有一些药材要特殊对待,先煎的,目的为了增加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药物毒性,充分发挥疗效,比如有毒药物:乌头,附子,雪上一支蒿,商陆等,还有矿物类,动物骨类:生石膏,穿山甲,珍珠母等。应先煎15~30分钟。再就是后下。目的为了减少挥发油的损耗,使有效成分免于分解破坏。比如薄荷,木香,青蒿,玫瑰花,大黄,钩藤,番泻叶等。一般在煎好前10~15分钟入药即可,还有在其他药物煎得虑出液后,再入药液中溶化,阿胶,龟胶,鹿胶,蜂蜜,硭硝等。

另外还有另煎的。凌威补充道:贵重药材如:羚羊角,人参等,花粉淀粉等则是用布包煎。

你们说的很全面,也了解,但真正如此做的有多少。耿忠语气有点遗憾:大多数还是一锅烩,药性大大减低,不是老祖宗留下的药方无效,而是后代人偷工减料。

不过药材先后加热的顺序和时间机器可以调节,不成问题。陈雨轩顺手拿过一张说明书,一边看一边说道:只要熬药的人掌握好药性就可以了。

这也只能用于一般药方。耿忠谈起熬药来精神矍铄,毫无讨饭花的样子,口齿稳重还有一些奇方就无法熬制了,许多方子两种药物在一起有副作用,必须另一种药物中和,那一种重要药物放入药中的时间至关重要,丝毫不能差错,这就是中医的一些所谓秘方,其实也不过是一两味药比较特殊而已。

您了解一些秘方的药性吗。凌威忽然灵机一动,拿出刚才在大堂写的药方:您看看这张秘方如何?

四周熬药的工人此时一起抬起头奇怪地看着凌威,既然是秘方怎么可以轻易示人,这小子是哪一门的弟子,传扬出去岂不会被师长打掉大牙。

耿忠对于秘方倒是毫不惊奇,随手接过去看了看:我只知道一些药性,至于药方什么作用就不知道了,但是不能内服是肯定的。

这是修复疤痕的药方。凌威期待地看着耿忠:您看看缺少了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