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之人,正是红玉姑娘的初恋,现在娶了卫氏,两个人夫妻和睦,生活美满,在科考将至,冯相如也从广平来到了京城。
许久不见,你是越发精神了。
苏阳看到冯相如,笑道。
全依仗公子和当今圣上帮衬,冯相如才有今日。
冯相如对着皇城方向一拱手,谦卑说道。
公子和当今圣上……
上官香儿看向苏阳,这不是一个人吗?
但是在冯相如看来,在当日救出他妻子的人,是苏阳,而后在衙门里面,从郑雄等人手中救出他们父子的,是当今圣上陈阳。
也是流通的银元上面没有苏阳头像,否则冯相如一眼就能认出苏阳,倒不至于有此误会。
当日相如深陷囫囵,自身难保,公子救内子之事,一直无以回报,今日有幸在神京再见公子,请苏公子务必赏脸,让在下做东,请公子饮上几杯薄酒,以全相如一点心意。
冯相如在神京城里,身无他物,只有一点钱财,实在拿不出别的。
也好,我们刚好叙叙旧。
这也算故友重逢,苏阳也就应承下来。
冯相如在前引领,苏阳和上官香儿紧随其后,而后便来到了一酒楼里面。
上官香儿走入酒楼里面,看到这里面布局雅致,窗台处放着冬花,小院内更有修竹几株,梅花两棵,在这凛冬时节添些颜色。
这个酒楼,我看过几次,布局雅致,这里面的酒据说也是美酒。
冯相如招呼苏阳,上官香儿坐了下来,后面的李缘,夏清则被冯相如招待着坐另一桌,而后坐在一起,两个人叙些闲话,冯相如所说,不过是自从苏阳和当今圣上帮衬之后,冯相如几乎从地狱中爬到仙境,家资殷实,而他发奋读书,今科本不欲来,不愿卖身齐王,但是听到太子登基,便从广平匆匆而来,到了神京城,正在和一浙江书生合住。
书生姓宁?
苏阳听闻此言,内心一动,凭借此时术数造诣,已然知道此人是谁。
随即冯相如问及苏阳境况。
我是个游侠儿,天南地北乱走,游历了沂水,青云,金陵,杭州,陕西,广东等地,近来成家了,就在京城落脚了。
苏阳含笑回应,指着上官香儿,介绍这是内子。
冯相公,苏公子。
有声音自左边而来,冯相如的舍友自外而来,看到了冯相如,也看到了苏阳,喜不自胜,上前来招呼道。
宁采臣,好久不见了。
冯相如姓宁的舍友,正是苏阳曾经在杭州审鹅时候遇到的宁采臣。
难得公子还记得我。
宁采臣拱手一笑,说道:当日朋友催促甚急,不曾和公子深谈,公子字迹,在下仅仅模仿一二,便觉书法大有长进。
三个人都认识,宁采臣也自然坐了下来。
什么判书,我怎么不曾听你提起?
冯相如惊异问道。
他们两个人近来睡在一起,又都是爱妻专一的人,两个人可谓无话不谈,但是判书之事,冯相如不曾听说。
是苏公子的手书,笔墨烂漫神化,依小生看来,已经能和名垂千古的大家相提并论。
宁采臣说道:这手书可惜了,我在金华时候遇到了一个怪女子,生的十分美丽,就是性格太怪,不由分说就抢了判书,又问书从何来,我说公子当日情况,说妻眷在侧,公子审鹅,那女子表情几番变化,最后拿着判书,掩面走了,不过转个路弯,就找不到她了,不知她藏在哪里,我找了许久都不曾找到,深以为憾。
今日再见公子,无论如何,都要厚着脸皮,请公子再书写一贴。
宁采臣拱手说道。
小事一桩。
苏阳笑道。
宁采臣以为他错过的是那个书帖,但是在苏阳看来,他错过了聂小倩。
不过有燕赤霞救他夫人,即便是错过了这个精灵女鬼,宁采臣也不会太过在意,毕竟他生平无二色,妻子在世之时,宁采臣一直不曾纳妾,而妻子去世之后,娶了聂小倩,宁采臣又纳了妾。
足见在宁采臣的心中,聂小倩的地位远远比不上自家妻子。
审鹅是什么?
上官香儿奇怪问道。
冯相如看向上官香儿,这不是妻眷在侧吗?您怎么不知道?
随即冯相如将这目光看向了苏阳。
当时身边带的不是她。
苏阳从容应对。
ps:四五更往后稍微拖一下,大概明天早上四五点左右,一点小事拖延了,不过话说了,这一次无论如何都做到,十二点前还有一到两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