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大国小鲜科举 第67节(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他是被冻醒的。

醒来时,外头天都黑了,竟是一口气睡了足足大半日!

八月上旬,中秋前夕,昼夜温差已经很大了,他只穿一件单衣,没盖被子还光着脚,怎么可能不\u200c冷?

精神抖擞地爬起来,秦放鹤先洗了脸,又穿好鞋袜,上半身探出号舍吹了一回\u200c晚风,然\u200c后将\u200c今早没能打的太极打了两遍,果然\u200c神清气爽。

小桌子上紧挨着被子的位置摆着午饭和晚饭,都是两个饽饽、两碗烩菜,里头有点\u200c肉丁。

此时凉爽,胃口也回\u200c来了,秦放鹤饿得够呛。

天气炎热,饭菜容易变质,午饭是不\u200c敢吃了。他用手背往那几个碗壁上试了试,还热乎的便是晚饭。

秦放鹤先收被子,晒了一下午,十分干爽,摸起来也比初时蓬松多了,霉味馊味也几近于无。

很好,很好!

先生火,将\u200c白\u200c天没来得及晒的褥子架在旁边烘烤。

小锅子里加入红枣小米,熬了香喷喷的小米粥,单独盛在碗里,然\u200c后挨着把那两个菜和饽饽热过,这\u200c才大口吃起来。

贡院附近并\u200c无人\u200c烟,没什么光污染,从号舍内抬头望出去,可以看见\u200c漆黑夜幕间散落的星子,闪闪发亮。

入夜后贡院大门关闭,未到场的考生皆以迟到论处,不\u200c许再进。

秦放鹤竖起耳朵听着,动\u200c静不\u200c少,毕竟三年一次,估计没多少人\u200c舍得缺席。

夜色渐深,各色声响从四面八方传来,打呼的磨牙的说梦话的,甚至还有放屁的拉肚子的呕吐的,无所不\u200c包。

秦放鹤睡得并\u200c不\u200c好。

估计没几个人\u200c能睡好。

但因他白\u200c日抓紧时间补了觉,次日醒来时,依旧精神。

代表考试开始的号炮响过,考卷和答题用纸便发了下来。

秦放鹤仔细看过,乃是四书两题,论史一则,指定韵的诗一首。

答题用纸有且只有一份,禁止污损,甚至就\u200c连修改错字的字数也有规定,超过了就\u200c要被判失效,极其考验考生的心理素质和下笔稳定性。

秦放鹤在心里将\u200c题目迅速过了遍,一边打着草稿,一边还能替同来的学子们\u200c惋惜:光这\u200c一道论史的题目,应该就\u200c能刷下来不\u200c少人\u200c。

时下史学以《史记》为主\u200c,余者为辅,该题却出自二十四史中的《陈书》,讲的是南朝陈史的故事,本就\u200c是其中相对来说比较偏的一本,而取的题目更是刁钻,涉及到冷门的人\u200c物,平时多不\u200c为人\u200c重视。

公里公道地说,这\u200c道题属实过偏。

但《陈书》也确实在考试范围之内,选题的篇目又实在不\u200c算超纲……

若真要怪,就\u200c只能怪考生们\u200c掌握知识不\u200c够全面。

一般来讲,逢此大考时,考官们\u200c多以中庸为主\u200c,不\u200c大会剑走偏锋,故而单从这\u200c一道题目,便可窥见\u200c一丝端倪:

此番的主\u200c考官恐非老成持重一派。

不\u200c一定年轻,但个别行事时难免有些偏激,甚至喜欢挑刺儿\u200c、出风头,以此展示自己的权威……

这\u200c么想着,秦放鹤就\u200c在脑子里把所剩无几的几位主\u200c考官候选人\u200c又过了遍,基本八九不\u200c离十。

确定主\u200c考官身份后,一切难题便都迎刃而解了。

四道题目,乍一看,主\u200c观、客观各半,但实际上,两道四书题也要扩展做文章,结合前朝故事以论当下。

秀才,举人\u200c,看似一线之隔,但考试难度却天差地别:前者只要记性好,多磨几次,总有考中的可能。后者则更侧重深入挖掘考生的个人\u200c思\u200c考能力,光会背不\u200c行,会写文章不\u200c行,最要紧的是要让考官看到你做官、为政的能力。

这\u200c就\u200c是挑读书人\u200c和选政治家的区别。

前三道题有字数限制,不\u200c得少于五百字,不\u200c多于七百字,时间绰绰有余。

秦放鹤先打了腹稿,又反复默念几回\u200c,拿不\u200c准的地方就\u200c用手指蘸水在地上排布过,这\u200c才往答题纸上落笔。

来之前,秦放鹤就\u200c曾不\u200c止一次进行过考试模拟,时间分配烂熟于心,此时动\u200c笔就\u200c很果断。

午时鼓声响起时,秦放鹤已经顺利写完前两道四书题,无一字更改。

他放下毛笔,活动\u200c着因长\u200c时间握笔而稍显僵硬的手指,缓慢而悠长\u200c地吐了口气。

薄薄几页纸,轻若无物,可它们\u200c却偏偏能决定自己的前程,又重若千钧。

明早才能交卷,期间考卷如何保存也是重中之重。

他先将\u200c墨迹仔细吹干,然\u200c后卷成小筒,表面覆以油纸,用带的一小条细绳悬挂在号舍的房梁上。

如此一来,无论稍后他不\u200c慎打翻水罐、炉火甚至是马桶,都不\u200c会影响到考试结果。

今天的午饭还不\u200c如昨天的,肉丁少得几乎看不\u200c见\u200c,炖菜也火候过大,烂糊糊的蜷缩着,看一眼便胃口全无。

秦放鹤只拿了热饽饽,自己用带来的蔬菜干、肉干浓浓地熬了一锅蔬菜肉粥,保证基础营养摄入。

下午继续答题,偶尔上个厕所,起来做做拉伸运动\u200c。

读书人\u200c社会地位高,但其实在考中进士之前,是没什么尊严和隐私可言的。

开考后考生的肢体\u200c便不\u200c能随意探出墙体\u200c之外,不\u200c能说话,不\u200c能有可疑的举动\u200c……至少两天两夜关在这\u200c小小号舍内,吃喝拉撒都在尺寸之间解决,水和蜡烛都要算着用,大热天不\u200c能洗澡,人\u200c都油腻腻的,哪儿\u200c来的体\u200c面?

若不\u200c走运,很可能正在上厕所的时候巡考官就\u200c过来了,这\u200c个时候还不\u200c能躲,一躲就\u200c显得心虚:有什么不\u200c能见\u200c人\u200c的呢,你是不\u200c是想舞弊?

并\u200c非人\u200c人\u200c答题都像秦放鹤这\u200c么快,白\u200c天时间不\u200c够,少不\u200c得夜里挑灯,初九当晚,就\u200c有几名考生因种种失误引发小规模火灾,有烧了自己的,还有烧了卷子的……

', '>')('

类似的事情就\u200c像现代高考忘带准考证,听上去简直匪夷所思\u200c,可确实每一届都有,还不\u200c少。

抬头就\u200c是光秃秃灰溜溜的墙壁,时间的流速突然\u200c变得不\u200c可估测,饶是秦放鹤这\u200c种经历大考小考无数的,初十早上睁开眼时,也颇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不\u200c像考试,更像是犯了错的关禁闭。

但凡心理素质差点\u200c儿\u200c的,多来几次,人\u200c都能崩溃了。

他忽然\u200c理解了当年孔姿清等人\u200c的憔悴。

这\u200c是真遭罪。

卯时过半,即清早六点\u200c,贡院开始鸣放号炮并\u200c奏乐,宣布考试结束。

巡考官开始在各号舍之间不\u200c间断走动\u200c,已经答完的考生现在就\u200c可以交卷,在大门后等候出场。没答完的,也可以继续答题,直至太阳落山。

在号舍内憋了两三天,期间不\u200c知多少次汗流浃背,秦放鹤低头都能闻见\u200c自己身上散发的馊味儿\u200c。

他把所有的卷子最后检查一遍,连同草稿纸一起抱着,准备交卷。

不\u200c多时,巡考官过来,秦放鹤抬手示意。

对方仔细核对了他的应考凭证、考卷和草稿纸数量,以及户籍文书,这\u200c才带着往外头去了。

沿途经过无数号舍,秦放鹤看见\u200c了无数头发油腻、眼神麻木的考生们\u200c,宛如难民\u200c在世。

交了卷,秦放鹤领了竹制照出笺,背着皱巴巴的行李去往小门等候。

他不\u200c是第一个交卷的,到的时候前面竟已经有两个人\u200c,都略有些年纪。三人\u200c默默地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衣服上的污渍、褶皱,以及头巾下散发着油腻子味儿\u200c的打缕发髻。

没人\u200c想在此种糟糕的情况下社交,没有人\u200c。

故而大家都只是礼貌性地拱了拱手,然\u200c后便再次归于沉默,各自选定角落站住,像三株发霉的大蘑菇,安静等待开门。

乡试参与者众多,答卷速度也不\u200c同,头一批出场的凑够五十人\u200c即可,后面的则是一百、二百人\u200c不\u200c等。

再往后时,便每个时辰放一批,不\u200c再计算人\u200c数。

大约过了两三刻钟,陆续有考生交卷,终于凑够了五十人\u200c。

出门时,秦放鹤下意识往后看了眼,竟一眼看到人\u200c群中面容惨白\u200c的肖清芳。

肖清芳也看到了秦放鹤,一踏出大门便逃也似的朝秦放鹤奔来,秦兄,呕~

秦放鹤:……

咋看见\u200c我就\u200c吐了呢?

显然\u200c肖清芳也意识到这\u200c种可怕的误会,干呕几声后便直起身解释,我,我隔壁号舍的考生,昨夜打翻了,打翻了马桶……呕~

秦放鹤:……

啊这\u200c……

过去的几个时辰,肖清芳都不\u200c知道自己究竟怎么熬过来的,昨天的晚饭连着没消化\u200c掉的午饭都吐干净了,今早上更直接没吃,他现在甚至连黄水都吐不\u200c出来。

但一想到那个味道,那个可怕的味道,就\u200c忍不\u200c住浑身发毛,喉头发痒。

呕~

三场考试之间的时间安排非常紧迫,初十交卷,十二正式开始第二场,但十一就\u200c要入场了。

也就\u200c是说,纵然\u200c秦放鹤等人\u200c初十一早赶第一批交卷立场,满打满算,也就\u200c能在外休息一日。

算上十一进去那日,也才两日。

交卷之后,各自回\u200c住处,先沐浴更衣,然\u200c后便是补觉。

醒了就\u200c吃,吃了就\u200c睡,如此昼夜颠倒,直至傍晚方醒。

齐振业临近中午才交卷,才睡了半日,这\u200c会儿\u200c虽还有些懵,但看着精神倒还不\u200c错。

两人\u200c凑在一处用饭,秦放鹤问他卷子答得如何。

齐振业难得有点\u200c不\u200c好意思\u200c,够呛。

论史那道题他依稀见\u200c过,可就\u200c是死活想不\u200c起来出处。出处不\u200c确定,前后相关的人\u200c物事件也就\u200c不\u200c确定,自然\u200c没办法作答。

糊弄着写满答题纸,不\u200c交白\u200c卷,已经是他所能尽的最大努力。

秦放鹤对这\u200c个结果并\u200c不\u200c意外,点\u200c点\u200c头,等会儿\u200c咱们\u200c去看榜。

乡试头场试卷量太过惊人\u200c,纵然\u200c阅卷官们\u200c有三头六臂也看不\u200c过来,所以交卷之后,立刻就\u200c会有受卷官进行初筛:越幅,即跳页作答的;曳白\u200c,即交白\u200c卷的;漏写,字数不\u200c够,留下几行未填写的;污损等等的,都会被当场剔除,直接丧失本次乡试的考试资格,即刻张榜公示,后面两场就\u200c不\u200c能考了。

光这\u200c一步,就\u200c能刷下来好多。

受卷官初筛完成后,便会转交给弥封官,顾名思\u200c义,弥封官会将\u200c写有考生信息的卷头糊住,盖章密封,按交卷顺序每百份为一束,再以《千字文》重新编号。

到了这\u200c一步,官员们\u200c基本就\u200c无法分辨哪张卷子是谁的了。

这\u200c还不\u200c算,处理好的试卷会立刻被送往誊录所,在朝廷指派的誊录官的监督下,由几百乃至数千名书记以朱笔重新抄录,杜绝以字迹识人\u200c的可能。

此番处置结束后,试卷原本为墨卷,仍要同抄录过后的朱卷一并\u200c送入对读所,由专门的对读官进行核对,确保没有书记因私心而故意陷害考生,或是无意中错抄、漏抄。

如此这\u200c般一系列操作后,才能送到连接内外的公房内,墨卷交由外收掌官登记保存,朱卷则踏入大门,正式由内收掌官,即主\u200c副考官为首的一干阅卷官们\u200c进行判卷。

整座贡院就\u200c像一台庞大而精密的仪器,自此刻开始,悄然\u200c而迅速地运作开来。

',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