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嫁 第37章
陛下息怒。内侍长伸手给他顺气,不咸不淡地说道,丞相大人伤重,燕幽侯这也是无奈之举,毕竟一国之相不能有丝毫闪失,否则国纲不安,陛下。
皇帝转回身,衣袍的袖子拂过案台,你说今日之事,究竟是栗氏一贯胆大妄为,还是丞相在其中授意?
内侍长不语,只是压低了身子。
闻修宁替栗苍和栗延臻递了折子,说栗延吾在京中护皇宫安定,要朕体谅他们栗氏,尽快拨粮给他们。皇帝说,先前丞相的新政省下了不少粮,他们的消息倒是灵通。
陛下是怀疑……
皇帝眯了眯眼,道:今日行刺之事,虽然朕早有预料,却没想到动手的人如此明目张胆,朕多少也能猜出是谁做的。毕竟丞相先前此番政令推行,得罪朝中不少大臣。只是闻修宁如何就这么巧,偏偏在丞相遇刺之时便及时赶到了?
栗氏与方府早结秦晋,燕幽侯派人在暗中护持也是寻常。内侍长说,陛下也不希望丞相真的出事吧?只是借此事对相府与栗氏的关系有些眉目罢了。
皇帝看向内侍长,笑笑:你倒是懂朕。不错,朕的确不会让丞相有性命之忧。
他说着便不动声色地收紧了目光,看向一旁透着天光的宣窗。
宣朕旨意,他说,召栗延臻回京,命栗延吾前往幽牢关镇守。
作者有话说:
下一章周三更。
第49章 兄弟
方棠缓缓睁眼,待视线清明,看到了守在床前的婵松。
婵松……
他开口,发现自己声音沙哑得很,好似被火燎过。婵松见他醒了,急忙拧干帕巾给他擦脸,满脸担忧神色:少爷,你醒了就好,奴婢这就叫人去给你烧些水来。
方棠被婵松扶着坐起来,觉得胃里翻江倒海,忍不住翻过床沿干呕起来。
婵松给他拍着背,满眼担忧和愁绪。
方棠稍稍缓过来一阵,接过婵松递来的帕子抹了抹嘴,问:青槐呢?
婵松抖了一下,躲闪地撇开了眼睛,顾左右而言他道:少爷您头还晕吗?奴婢扶您躺下。
青槐……方棠抓住她的袖子,追问道,他在哪儿?我去看看。
少爷,不必去了。婵松见劝不动他,慢慢地松开了手,长叹一声,青槐他……没撑过昨晚。
方棠撑在床边的手一软,猛地滑了下去,婵松急忙弯腰扶起他,刚要说什么,只是动了动嘴唇,眼泪已经先一步落了下来。
我要去看。方棠不顾自己身上只穿了一件单薄冬衣,执拗地推开婵松就要下床,我要去看看他,他在哪儿?
青槐的棺椁停在栗氏的义庄里,闻修宁派人看着。婵松说,少爷,外头下了大雪,您得穿件衣裳再出去。
方棠下床走了几步,扑通一声跪了下去,手背磕在桌角,血当即渗了出来。
他让婵松备车,急匆匆穿了厚衣裳就往义庄那边赶,一路上婵松都默默望着窗外,方棠看着她,这才想起来不见望柳。
望柳在府上打点着,若是宫中派人来,需要有人应付。婵松伸手按了按眼眶,哽咽道,他从昨日起就没睡过了,念着府上不能没人照料,才一直忍着没来。
叫他来。方棠说,得让他见见青槐最后一面。
望柳来得很快,他跌跌撞撞冲进义庄的大门,一眼就看到竹棚底下停着的黑棺,明晃晃如同雪地上半截毫无生气的断木,刺得他眼眶登时便红了几分。
方棠一言不发地倚在棺材旁边,怔怔望着里面脸色苍白的青槐,觉得眼前的一切如梦似幻、不甚真切。
他余光瞥见望柳走过来,对方很僵硬地扶住了棺沿,手指死死抓着冰凉的棺木,由于过度用力而泛白紧绷。
闻修宁站在一旁,双手将佩剑抱在胸前,目光落在一旁默默抽泣的婵松身上。
你来看看他吧。方棠往边上让了让,好叫望柳走近,明日下葬,让他早些入土为安也好。
望柳伸出一只手,轻轻握住青槐的右手,冷得像冰,比几日前送方棠上朝时还要冷上许多。
方棠朝婵松点了点头示意,后者带着闻修宁走出了竹棚,站在义庄门前低声说话。
现在没有旁人。方棠对望柳说,你尽管说你想说的。
望柳垂头默默看着青槐的尸身,穿一身玄色的殓衣,神情安静、冷漠,一切都如同十几年前的雪夜一样。
那时他和青槐半夜偷偷翻墙出方府,在菜市口的刑场找到父母的尸首。雪地中,父亲和母亲被冻至青白的面庞,便是如此。
兄长……望柳沙哑地叫出声,你要去见爹娘了。
十四年了,他未曾再叫过青槐一句兄长。作为被满门抄斩的罪臣之子,他们不得不隐姓埋名,以仆从身份在方府侍奉,却再无法以兄弟相称。
如今他终于能这么再叫一声了,然而今后所面临的却是阴阳两隔的路。
望柳抓着青槐的手静默了许久,接着又松开手,转头平静地看着方棠:少爷,我看过了。
方棠点头,拿起手边一柄长剑,缓缓放入。那是遇刺当日青槐护他所用佩剑,如今也一并随葬入棺,以念其忠义救主。
他转身往义庄外走的时候,闻修宁走过来,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递给他:少夫人,昨日少公子的家书也到了,您得空看看。
方棠伸手收下那家书塞进袖中,说:知道了。婵松,我们先回相府。
栗延臻的书信大致还是问安,算来寄出的日子,对方还不知道他遇刺。不过闻修宁必定在方棠出事的当天就去信告知了,这会儿回信十有八九已经快马在路上。
方棠想着提前写好一封信送到幽牢关,也好让栗延臻放心些。
刺客的事,去查。方棠将信笺放到案上,低声对婵松说,你手脚利落不会走漏风声,望柳一定会帮你,记得谨慎些。
婵松道:您昏睡这几日,闻修宁已经派人去探查了,递回来的信说是那些刺客的马蹄一直可追溯到城郊的锻刀铺子。他叫亲兵装作行路人在城郊刺探,发现唯一可能和锻刀铺有牵扯的人,就是殿前都指挥使的亲信。
胡大人……方棠皱了皱眉,是陛下看中的人€€€€宫里怎么说?
派人来过,带了不少礼,探望过您伤势就走了。婵松说,今日您才醒,奴婢想着陛下又要遣人来。
方棠脑子很乱,他还没从突发诸事的疲惫中抽开身来,对这些勾心斗角的营生也没有精力应付。
少爷不必忧心,少将军就快回来了。婵松冷不丁说道,大概就这两日了,快马加鞭回京。
方棠一愣,撑着额角,双眼睁开一条缝:边关战事不是正吃紧,他这时回来?
婵松道:陛下几日前刚下的旨意,命临碣侯去往幽牢关替换少将军守边,少将军要驻守京中。
方棠愕然,半晌才叹息着摇了摇头,说:陛下如此视用兵之事为儿戏,朝令夕改、反复无常,空在消耗士气罢了。
婵松却无所谓什么战事、边关之类,她只觉得栗延臻要回来,很快就能哄方棠安心了。
青槐死得冤枉,然而即便是方棠有意要查下去,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殿前司这一道高山就让他进退维谷了,虽然他知道皇帝不大可能派人来刺杀自己,但纵凶之人毕竟是天子肱骨,他没有证据便动不得。
殿前司虽执掌的禁军如一群病羊,兵微将寡难以成事,却是皇帝为数不多能够握在手中的力量。
方棠为难不了这些人,他没有栗家人那么大的本事,做不到只手遮天、翻云覆雨。
皇帝后来又召他入宫一次,安抚了很久,许诺过会严查凶手,临走时还封了他许多银两和珍奇,让人用车直接拉到了丞相府。
栗延臻用了五日才赶回,一进城便直奔丞相府而去。他身边甚至没带半个侍从,快马加鞭赶到了丞相府门口,急不可耐地跳下马,匆匆跨步走进去。
夫人?
栗延臻敲了敲书房的门,听到里面没有动静,犹豫片刻,伸手推开了门:夫人,我进来了。
他刚一进去,就闻到了很清幽的沉香气息,恰似这一路牵动着他感官的冰雪一样,将他连日来的不安、焦躁尽数收了回去。
栗延臻放慢脚步走进书房,看到方棠靠在书案后的椅背上,穿一身青色圆领袍,手握一副卷轴,已经散落了半数在地上,整个人都睡得很熟,原本束在脑后的黑发也睡得散开在脸侧。
栗延臻默默抽出方棠手中的长卷,替他收好放到书案上,然后托着膝弯和后背将人横抱起来,准备带回房睡。
方棠刚一被放到床上就醒了,梦中忽然醒来的失重感牵动得双腿抖了抖,他睁开眼睛,感觉脸颊贴着很温热柔软的东西,同时嗅到了熟悉的风雪气息,仿佛护心石一样暖着他胸口。
栗延臻额头和他的紧紧抵着,停了一会儿,说:倒是不发热了,闻修宁的信中说你昏迷那几日高热不退,正好陛下召我回京,我立刻就赶回来了。
二郎,青槐不在了。方棠声音放得很低,沉痛又郁结,他被我牵连了,是我不当心,对这种事早该有防备的。
栗延臻替他宽衣解带,宽大的手掌揉着他额角:我叫人厚葬了他,也算是嘉奖。往后我叫闻修宁寸步不离地跟着你,别怕。
方棠先前在书房里昏昏欲睡,这会儿却睡不着了,他坐起来,借着窗外昏暗的雪色天光,静静望着栗延臻的脸。
栗延臻单膝跪在床前,将他裤腿和袖口都挽上去,一点点验他身上的伤。
已经快好了。方棠说,你脱了衣裳,过来陪我睡。
栗延臻又掀开他中衣的交领,一眼就看到了肩膀上那道剑痕,目光顿时冷了下去,再开口时已是在强压怒火:都交给我,夫人。若京中有人在我栗氏眼皮子底下还如此狗胆包天,也算是活到头了。
方棠愣了愣,他似乎还是头一次见到栗延臻主动在自己面前搬出栗氏的身份。即便是当年并不算美好的新婚之夜,对方也未曾以栗氏自居而逼迫过他。
二郎……方棠试探着伸手,轻落在栗延臻的脸侧,你怎么了?
栗延臻抬起眼,几分凛冽的眸子像星辰落在床头。
方棠好像明白了什么,笑了一笑,手掌贴着栗延臻的脸颊,安抚地蹭起来:好了好了,二郎。
其实从自己醒来的那一刻,方棠就早该意识到的。
栗延臻在生气。
作者有话说:
盐心疼老婆了,得糖糖哄一下。
第50章 施粥
方棠弯下腰去,抱住栗延臻的脖子,温声贴耳地劝道:二郎,不要生气了。
痛不痛?栗延臻捧起他赤裸的脚,裹在手掌里暖和着,来,我们上去睡。
方棠摇摇头:不很疼了,不过得你给我揉揉。
栗延臻笑了笑,脱掉外袍,也只剩了一件里衣,抖落身上的风尘,抱着方棠上了床。
二郎,这件事到此为止,你别再查了。方棠与他脸对着脸,低声说,无论是谁,只让他吃到教训便罢,好不好?
栗延臻捉起他的手,放到嘴边吻了吻:可我心疼。
方棠心中发暖,他抱住栗延臻,说:我无心卷入朝堂勾心斗角,纵然我也知道自己即便什么都不做,也会徒惹是非,但我身为丞相,若与人相争,便是百官之耻,忝为表率。
栗延臻沉默了一下,开口道:好,我依你的话,只是这人不能不掉一层皮。
他知道方棠在痛苦什么,如果不是在这个位置上,如果没有背负着丞相的责任,方棠大可以狠下心去给青槐报仇,杀人偿命,便是最痛快的手段。
自幼一起长大的情分,即便没有血缘关系,也是难分难舍。方棠前几日在病中,半梦半醒间一直梦到青槐,悲怒攻心,以至于梦中咳血。
方棠闭上眼睛,凑近了汲取栗延臻身上的热气:这半月,我甚是想你。
睡吧,你的伤还没好全。栗延臻说,等你醒了,我再给你煮面吃。
方棠从睡下就惦记着那碗面,一觉醒来天已经大亮,他竟然一口气睡到了第二日晌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