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陪太子读书 第51章(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陪太子读书 第51章

长乐王再也忍不住,快要笑抽过去了。

三皇子到的时候,九公主正好抱着碗跑了,她有一点怕三皇子。准确地说,她怕所有谣言里特别凶的哥哥们。虽然如今接触来看,他们好像和谣言不太一样,但她还是有些惴惴不安。

三皇子嗤笑,实在是不能明白他爹怎么会生出这么一个蠢乎乎的东西。

前面的八位公主都很聪明,哪怕是宫斗失败者三公主,她能老老实实忍下来藏在祈宁庵里,这本身就也是一种聪明。在这个宫里,蠢的早就死了,一如……他没有列入序齿的姐姐。三皇子的姐姐本才应该是大公主的,她是那么善良,愿意相信每一个人都是美好的。所以她死了。

他们的母妃十分受宠,为武帝育有很多子女,但是和周皇后一样,总是不断地死孩子。

待大女儿七窍流血死去之后,他们的母妃就咬牙,连夜抱着还是个孩子却已经奄奄一息的三皇子,去哭求了太后,希望她能够帮她保下这个孩子。

最终真的成了,三皇子和七皇子都健康地活到了现在。

我有一种预感,以后的皇子公主哪怕不聪明也没有关系,他们一定能够活下来的。长乐王和三皇子一样,都很反感有人对小孩子下手。长大了之后他们有可能会成为对手,但至少在小时候,每个人都应该有活下去的权利,去看看自己在未来会有怎么样的成就。你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族叔有说什么吗?

三皇子摇摇头,嗤笑着把太子的事情说了一遍:他就是太要脸了,又别扭,做什么事都不说,那谁能知道他的好呢?

三皇子曾经最愤怒太子的一点,就是在太后昏迷之后,太子表现得太过平淡了,三皇子觉得太子根本配不上太后对他的心心念念。如今三皇子才发现,太子不是不惦念太后,他只是并不会再表现在脸上,因为……

表现得再多也没有任何意义,不如去做点实际有用的事情。

事实上,太子确实是问过慧根大师有没有能帮太后的方法的,只不过不是这一回问的,而是在更早之前。太子做了很多他永远不会对别人说的事情,因为他为救太后而做的那些努力都失败了,他羞于启齿自己的失败。他感觉自己好像又回到了四年前,变成了那个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的母后撒手人寰而没有任何能力去做什么的小孩。

闻道成很难去相信神佛,就是因为在皇后去世的时候他悟到了,这个世界上没有鬼也没有神,能救他的只有自己。

这边长乐王已经对三皇子笑得眼睛眯成了弯弯的一条。

你这么看我做什么?三皇子都要炸毛了。

没什么,长乐王话里有话,就是觉得护国你和安邦真不愧是兄弟啊。在别扭的方面特别像,如果三皇子真的要嘲笑太子,他就不会贴心地离开了。他发现了太子的别扭,却能忍住并没有跳出来戳穿。不让别人觉得尴尬,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极大的温柔了。

三皇子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

禅房内,慧根大师也在嗤之以鼻,他真的很不像一个出家人,他误会了太子的意思:这是谁告诉你的邪门歪道?不会又是一线吧?没有人可以用自己的灵魂,去救另外一个人的灵魂。婶娘若还醒着,也肯定不想看到你们这么折腾的。

太子懂了,他和顾乔互换的这事,至少在佛门之中是很难求到解决办法的,甚至慧根大师是很抵触这一套的。

我理解你想要救婶娘的心,我也想,但再急迫,也不能走错路。别学一线,他不是个好例子。

京中人人称赞活神仙的一线道长,在慧根大师口中却并没有什么好评价,他批评起他来一点情面都不留,但也就只有他可以这么说了。因为……一线道长也是武帝的族弟,和慧根大师是更加亲近的亲兄弟。

这俩兄弟很神奇,一道一佛,在天下大定之后,放着荣华富贵的宗亲不要,反而对当世外之人升起了无限的兴趣。

偏偏他们都是真正有本事的人,出了家也一样名扬四海。

这对兄弟一直观念不和,互相诋毁了不知道多少年,经常各种斗法,让武帝头疼。也让过去的太子无法理解他们的兄弟关系为什么还能继续维系。

不过如今的太子总算是有那么一点点能摸到边了。

有些时候,不斗才是斗,斗反而是不斗。

小朋友,慧根大师双手猛地搭在了太子肩上,一脸见猎心喜的模样,我看你很有慧根啊,要不要来跟我学佛法?包教包会,还能家财万贯!

被武帝派来给慧根大师送东西的王识文,听到这话差点在门外急疯了。

大师,手下留情啊!

第五十三章

闻道成自然是不可能答应他族叔的。

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拒绝了:不行, 我将来是要和喜欢的人在一起的。

我们教派可以成婚啊。六台山上现在主流的是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有四大教派,除了黄教不能成婚以外,其他都是可以娶妻生子的。

慧根大师当年出家时, 特意选择了藏传佛教,就是因为这样一来他便可以不负如来不负卿了。他在出家之前就已成婚多年, 妻子贤惠守礼,跟着他吃过很多苦, 他是无论如何都舍不下他的发妻的。选择藏传佛教,正好两全其美。

慧根大师的妻子就常年居住在六台山行宫外围的某处宫殿里,这回因为武帝和诸皇子来了, 她才暂时避退到了别处。

太子可疑地沉默片刻:我这个喜欢, 可能和常人不太一样。

其实太子也不能确定自己心里的喜欢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喜欢,他才十四,懂什么情爱与未来?但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 他就更不敢草率做下糊涂事了, 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他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衡量,才能做出不让以后的自己后悔的决定。

慧根大师也不知道听没听懂,只是口念了一句法号,自此罢了, 没有对任何人谈过太子这一日到底与他说了什么。

彼时王识文已经一挥拂尘, 带着干儿子疯狂跑回去给武帝报信了,并没有听到太子后面的拒绝。

武帝在得知自家族弟不厚道的挖墙脚行为后, 在当天二次约谈了慧根大师,他觉得他很是有些话要和他的几个脑回路不正常的族弟谈一谈。一线道长当年就说过太子适合当道士,要不是太子上面的嫡亲兄弟在同年就去了,说不得太子会有怎么样的一番境遇。如今慧根大师又来舞锄头了,武帝是真的不能忍!

我是真的觉得太子与我佛有缘。

滚蛋吧,你看谁都和佛有缘!慧根大师不知道用这一句与我佛有缘和武帝要去过多少奇奇怪怪的东西。

兄弟俩不欢而散。

慧根大师是觉得跟武帝讲不通道理,他已经说了,他就是问问太子,太子已经拒绝了,这事就了了。但武帝却在随后的日子里,对慧根大师严防死守,隔绝了他和龙子凤女一切有可能的接触。

慧根大师出家一辈子,有个十分宝贵的经验就是,别和傻逼说话。

否则他很怕他让武帝当下就见识一下什么叫佛也有金刚怒目,他们六台山大和尚也不比少林寺的差!

武帝却坚持觉得自己的行为才是对的。

武帝并不会阻止别人信仰什么,如今满京城的人喜欢请高僧去讲经,他说过什么了?他只是不太看好自己的孩子出家,就没有父母会希望看到这一幕的。喜欢佛法,可以,直接抛去凡尘俗事,那就有点挑战家长的神经了。

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慧根大师还是和七皇子暗通款曲地搭上了线。

两人就和地下党接头似的,每天神神秘秘地接触,神神秘秘地论道,还整出了只有他们能看得懂的暗号密码。知道的明白他们这是在躲避发疯的封建家长武帝,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在准备搞什么见不得人的邪教活动呢。

在围猎的时候从不忍杀生的七皇子,是真的很喜欢佛法,年纪不大,却颇有想法。

急得他亲哥三皇子来回地在屋子里乱转,不断地说:可不能让小七去当什么劳什子的和尚。七皇子本身就已经够佛的了,真的没必要再去深入了解。

但三皇子从小长在太后身边,七皇子长在母妃身边,两人虽然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三皇子总还是难免会觉得在教育弟弟的时候有些施展不开,重话不能说,语气轻了又明显起不到效果,说多了又怕七皇子觉得烦了,但要是真这么任由七皇子发展下去,出京的时候还是个正常的皇子,回去了就是个有戒疤的小光头了,他母妃还不得疯。

长乐王把三皇子的焦躁看在眼里,也很想帮忙,但是,连三皇子都没有立场劝说的事情,他又有什么立场呢?

最近武帝的大部队都暂时停下了,在行宫休整,皇子们隐约知道是为了准备什么祈福仪式后,就谁也没敢去催促武帝的行程。但是大家待在行宫也确实挺闲的,要不然七皇子能和慧根大师搅在一起嘛。

也因此,长乐王很轻易地就巧遇了同样很闲的顾乔。

彼时顾乔正在周叔辩的帮助下,学习骑射和武艺。太子之前在穿到顾乔的身体里时,给顾乔的底子打得很好,也让顾乔文武双全的形象深入人心,要是顾乔不努力,那就太丢脸了。哪怕顾乔很想偷懒,还是不得不坚持练了起来。

顾乔为此主动和周叔辩搭成了互助小组,周叔辩教他骑射,他教周叔辩做学问。

在他们都觉得很简单的领域里,他们看到了彼此奋力挣扎的苦逼背影,并对此同时充满了不可思议。

这么简单的事情还需要反复学?

人类真的很难达成互相理解。

他们一边觉得震惊,一边又不得不这么互相折磨下去,顾乔是为了面子,周叔辩是为了假期结束后的考试结果不会太差,他真的不想再被全家教训了。一群学渣,也不知道哪里那么大的脸来和他说,他们曾经多么勤勉好学。

顾乔严重怀疑,哪怕他再会说话,就这么和周叔辩死磕下去,这段友谊迟早药丸。

他们都已经处在了危险的崩溃边缘,不是他先忍不了周叔辩的魔鬼训练,就是周叔辩想先搞死一遍遍让周叔辩背书的他。就在这个时候,长乐王到了,如雨后甘露,缓解了弥漫在两人之间的火药味,挽救了他们岌岌可危的友谊。

两人同时都松了一口气,好大的一口气,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世界都变得美好了。

只不过顾乔是松在了心里,周叔辩则直接地表现了出来,就差唇角上扬,欢呼出声音了。他的脸上明确写着一行字——老子终于从这些可怕的文字里解脱了!

今天就先到这里吧?你有事忙着,我先走了!

说完,周叔辩生怕顾乔反悔似的就跑了,窜得比兔子都快。

转眼间,顾乔和长乐王就只能一起目送周叔辩伟岸的身影消失在行宫的朱墙碧瓦之下了。

见笑了。顾乔对长乐王笑了笑。

顾乔害怕未来的姐夫温篆出事,就在这段日子里努力和长乐王打好了关系。刚巧长乐王也有意与顾乔多些牵扯,在双方不断释放善意地共同努力下,长乐王如今已经超过六皇子,成为了和顾乔关系最好的王爷。

不过,在长乐王面前,顾乔还是要维护一下他的伴读小伙伴的:我大概不是一个好老师,对叔辩太严格了。

周三公子还是活得这么真实啊。长乐王表示,不用解释了,我都懂。他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形容周叔辩,只能这么道,因为他万分能够理解周叔辩不想背书的心情,他当年上学的时候也是这样,但他肯定不会像周叔辩这样表现出来。

有时候真的很羡慕周叔辩的肆意,他可以称得上是宫中第一自在人了。

然后,长乐王就正好顺着这个话题,和顾乔讨论起了三皇子的烦恼,纵使是三皇子,也并不可以心想事成。长乐王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这个事情,虽然他也不觉得同为臣子的顾乔能有什么办法对付皇子,但好歹能多一个出主意的人。

顾乔还真的有办法。

对啊,你怎么会有办法呢……嗯?长乐王顺着自己的传统思路感慨了一句后才发现,顾乔说的不是他没有办法,而是他有办法!

长乐王赶忙追问:你怎么会有办法?

前后两句是一模一样的句子,却被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前者感慨,后者惊愕。

也是碰巧了,可以试一试。顾乔没把话说满,只是想尽量帮一帮朋友。

长乐王和三皇子有一样的习惯,当下就拱手道:若真的成了,我和三皇子欠你一个人情。现在这个社会,其实大家最怕的就是欠人情了,能用钱解决的事情,绝不会轻易许诺人情,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还完这一笔人情债,又搭钱又浪费时间。

换言之,一旦长乐王和三皇子这么说了,就足够展现他们的认真与重视。

顾乔也没拒绝,他现在大部分时间的外交,都是建立在为太子铺路的基础上。说实话,这样的交际少了不少与太子伴读们相处时的真诚,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这就是长大后的世界。

哪怕顾乔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长大。

顾乔的主意其实挺简单的,就是借着太子的名义,去找四皇子谈了谈。

四皇子如今已经算是半个太子党了,之所以说是半个,是因为他很想归于太子门下,但太子却很冷酷地拒绝承认他。但四皇子也是个神奇的人,完全没有因为太子的冷淡拒绝而气馁,反而更加上赶着了。

他还特别会自我安慰——过去给十皇子当出头鸟,那么针对太子,太子能很容易看他气顺了才奇怪呢,他会继续努力的!

大有一副为了得到太子的认可而奋斗终生的架势。

顾乔也没有给四皇子什么承诺,只是给了四皇子一个可能:如果您能帮忙解决七皇子的问题,那就等于三皇子殿下欠了太子殿下一个人情,想必太子殿下会很高兴的。

我也很乐意去做一件大家都会快乐的事情,四皇子也很会说话,他一口答应了下来,然后才继续问顾乔,他该怎么做,他是真的不懂,只是我怎么能说服老七?你不会不知道我和七皇子的关系不好吧?

我知道。全皇宫都知道,所以才说此事非您不可。

顾乔胸有成竹。

四皇子和七皇子的孽缘谁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反正如今的情况就是,墙头草的四皇子宁可拼着被三皇子收拾的可能,也要坚持讨厌七皇子,而那么佛系几乎从不与人发生争执的七皇子,也是一看见四皇子就会爆炸。

实在是很不可思议的兄弟关系。

顾乔希望四皇子去做的,就是不断地刺激七皇子,恭喜七皇子喜提慧根法师这么一个好老师啊什么的。

这事对于四皇子来说一点都不难办,他堪称业务熟练,也很享受这个刺激七皇子的过程。七皇子果然不能忍:你才老师呢,我只是和族叔进行合理的论道,你这样的俗人这辈子也不会明白!

没啊,七弟,四哥这回是真心祝福你能够超脱物外的,你怎么能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