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开缓缓归 第6章
高凌眼泪再也忍不住,从袁峥眼前滚落,啪答掉到榻上,迅速渗入床单,留下两个圆圆的水痕。失望地正想要站起来,却被袁峥抓住了手,微不可闻地轻叹了一口气:高凌,别哭,臣……我答应就是。
高凌破涕为笑:太好了。鼻音尚重。
不过,袁峥强调,人后朋友相称,人前却是君臣礼仪不可废。
好,一言为定!
高蕴也笑:袁峥,你们兄弟为我们兄弟舍命了一回,日后我定当报答。
高蕴,朋友之间没有报答一说,除非你也不当我们是朋友。
两人相视一笑。
高蕴说:我如今马术远不是你对手,不过将来可未必会输,袁峥你等着,我将来一定会来找你一决高下。
袁峥微微一笑:好,我等着你。心中佩服这个皇子的光明磊落、爽朗大方。
袁岳说起西北风光,边关明月,令长居宫中的兄弟俩无限向往。高凌与三三合作,即兴画了一幅画儿:四人四骑,策马奔驰于苍茫草原,神情生动,无拘无束,一派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景象跃然纸上。
多年以后,高蕴在这幅画上写下八个字:年少轻狂,幸福时光。
时辰不早了,袁峥重伤未愈,精神渐显不支,高蕴和高凌告辞回行宫。临走,高蕴从高凌捧进来的大盒子里拿了一大包东西出来,说是让御医院的大夫特地调配的上好金创药,对消炎止痛特别有效;高凌则红着脸拿出一罐雪花糖和一盒散发着菊花清香的糕点说:我没什么好东西送给你,御医们开的药能苦死人,你吃过药含一块糖解解苦味,糕也很好吃,我平时最喜欢吃了。高蕴附在袁峥耳边悄悄说:袁峥,这糖和糕是小凌专门叫御膳房的厨子做的,做糕的菊花也是小十亲手所种,你可不能嫌寒酸啊。袁峥伸手拈了块糕吃:恩,很是清香开胃,我喜欢吃。高凌兴奋地连耳朵都红了。
袁氏兄弟回赠他们一人一把镶嵌各色宝石的防身用小刀。高凌送给三三的是一套上好的湖笔,高蕴的礼物则是砚台和徽墨,看着就价值不扉。袁峥故意苦着脸说:你们好偏心啊……语气里是说不出的委屈,眼中却闪着促狭快乐的光。五官攒到一块的苦瓜脸逗得三人哈哈大笑。
高凌跑过去拍拍他:袁峥,你快点好起来,教我骑马射箭,我也要和你并肩驰骋。
袁峥笑得眉眼弯弯:好,一言为定!看高蕴还在细细欣赏自己回赠的波斯弯刀,一把拉下高凌身子,在他耳边轻轻说:高凌,你要快点学会保护自己,戒急用忍,万万不可锋芒毕露。
我会的,你放心。
两对兄弟依依不舍告辞,然而高凌却不知,这一别就是十年光阴;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再次相见竟是这样的情景;他更想不到的是袁峥竟会将自己视如仇人,弃如弊履!
7、第 7 章 ...
天际泛起鱼肚白,新房内,蜡炬已成灰。
高凌原本是单手托腮撑在桌上打盹的,不知什么时候已变成趴在桌上了。突来的一阵寒风把他冻醒,打了个寒噤坐直,才发现房门已经大开,一个大丫鬟正在收拾床铺,对于王爷和殿下的奇怪情景只是微微诧异,面上倒也并无大惊小怪之色,眼见是个见过风浪的。
抬头看袁峥,安疆王爷正捧着一把雪在搓脸,看着倒已是精神抖擞,只是面上戾气并未褪去多少。
梳洗完毕,袁峥拎了剑便自去院中,一眼都未曾扫过高凌。
丫鬟过来提醒:王爷练功去了,请殿下洗漱更衣。说完径自走开收拾桌椅。高凌看看架上,一盆雪,一盆水,还有擦牙的青盐之类,没有人服侍,便自行取了布巾浸入水中。袁峥在西北冻惯了,他曾说过经常在冬天还拿雪擦身健体,自己可吃不消那寒气。
谁知那盆里的并非热水,而是刚从缸里舀出的冷水,比雪也好不了多少!冻得高凌一激灵,险些打翻铜盆。那丫鬟只当没看见,兀自忙着手里的活。连漱口水都是冷的,看来是故意的,高凌咬牙将冰凉的布巾捂到面上,迅速擦净。本来并未睡足,这一冻反倒把高凌的精神吊起来了。
自己换好衣衫,院中叮叮铛铛刀剑相击的声音已经响了好一阵了,高凌站在门口看袁峥和司擅的对练。雪地中两个矫健的身影闪转腾挪,刀来剑去煞是精彩。小四站在一边目不转睛看着,不时照着他们的招式比比划划,对两人的功夫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待见到高凌出现在房门口,立刻跑过来请安:主子,您起来啦?怎么鼻子通红,脸色也不好。凑近了压低嗓门问:王爷对你不好?
高凌摇摇头正要开口,忽见石小四被拎着后脖领子甩到一边。小四正要发作,回头看到了人却只好硬生生把怒火咽下,袁峥一手持剑,冷冷地盯了自己一眼,然后一把推了高凌进屋,把门砰地一声重重砸上。小四直觉高凌要吃亏,正要闯进去,面前却被司擅的刀拦住去路:石小四,你只是个侍卫,王爷和王妃的事,还是不要管的好。你昨晚就想试我身手了吧,现在来吧!挑衅似地扬了扬手中刀。石小四哼了一声:来就来,我怕你不成!拔剑迎战。
袁峥进房,换了一身织锦礼服,拿了桌上丫鬟晾好的一壶茶,仰脖咕嘟咕嘟灌了一气,抹抹嘴,回头见高凌呆立的样子不由得火往上窜,恶声恶气道:还傻站着干什么,去给我娘请安敬茶,莫非还要我八抬大轿来请你十皇子上路吗?
哦……哦。高凌清醒过来,委屈地看了一眼这个与记忆中温和可亲的袁峥全无相似之处的良人,去架上抱起两个早已准备好的礼盒,跟在袁峥身后向外走去。袁峥到得院中,喝止了司擅与小四的比斗,走过小四身边时丢下一句:不自量力!
小四和司擅身为侍卫,不能随便进入都是女眷的后院,袁峥不发话,下人们没人敢多说多做,高凌只能自己捧着礼盒,深一脚浅一脚地跟在后面走。刚进袁母所住的梅苑,便见一位着淡蓝袍子的少女,在院中折梅花准备插瓶,见二人进来,赶紧上前见礼:奴婢给王爷和殿下请安,祝王爷和殿下百年好合,白头偕老。盈盈下拜。
袁峥虚扶一下:悠然不必多礼。我娘起身了吗?语气温和得像换了个人,而不是刚才冷语伤人的安疆王爷。高凌不由得诧异地看了他一眼,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滋味。
老夫人已经起来了。外面冷,王爷和殿下快请进去吧。抬头看了看高凌,抿嘴一笑:哟,殿下怎么亲自拿东西呀?下人们都到哪去了,让奴婢拿吧。说着便想接过高凌手里的盒子。
袁峥一摆手:王妃不喜欢别人碰他的东西,是不是啊王妃殿下?
高凌不能说是又不敢说不是,只好不吭声,脸涨得通红。悠然看看情形不对,笑笑说:原来是王爷嫌奴婢粗手笨脚碰坏东西,惹殿下生气,奴婢只好干跑腿的活儿。说完略一蹲身,转身进内室通报老王妃了。
袁母穿戴着正式的王妃服饰,静坐堂上,满脸微笑却难掩不安之色。高凌以前没见过袁母,只觉得她与自己母妃完全不同,没有母妃的艳丽和凌人气势,投向儿子的目光满是慈祥和关爱,但看向自己的眼神中却充满着不安与戒备之色,似乎还有一些诚惶诚恐的味道在里面。
刚刚站定,忽然从屏风后窜出一物,猛地扑向高凌怀里。高凌一惊之下,差点把手捧的礼盒摔了,脚下趔趄两步,撞到身旁的袁峥才站稳。袁峥皱皱眉头,一脸嫌恶之色。
悠然示意小丫鬟接过礼盒放在一旁,自己则俯身抱起差点闯祸的罪魁——一只背部长着粉红色桃心图案的白色波斯猫,躬身向高凌歉意地笑笑:红桃顽皮,让殿下受惊了。猫在悠然怀里蹭了两下,找了个舒服姿势趴好,伸了伸舌头,半眯着眼打量眼前的陌生人。高凌微微摇头,表示不介意。悠然抱着猫退回老王妃身边。
袁峥和高凌正要请安,却见袁母起身走到高凌面前,身子一低,看样子竟似要跪拜。袁峥一把拦住:娘,你这是要干什么?
别拦着,我要给十殿下见礼。
娘,高凌是来给您敬茶的,您怎么反过来行礼?快去坐好。说着便要扶母亲上座。
袁母拍开他的手:君臣之礼不可废,就算皇家与我袁家联姻,殿下也是君家之子,你再怎么样也是臣子,岂可目无君上?
娘,这是在家里,行的是家礼不是国礼!您是长辈,岂可给晚辈行礼?这世上哪有婆婆跪拜儿媳的道理!说着还拿眼剜高凌。
袁峥!老王妃生气了,君臣之礼大于一切,就算殿下是嫁入我袁家的,他也是君,我等也是臣,这是无法改变的!
不论以前何种身份,嫁了人便要讲究三从四德。娘,下午我让戏班子唱一出打金枝,看看皇帝是怎样教训不知礼仪的公主的。您现在请上座受礼。
高凌在一边听他们母子争论,直听得手脚冰冷,心中拔凉拔凉的,忽然卜通跪倒:娘,您请上座,高凌给您敬茶来了,您若不受,我……我便长跪不起。
老王妃吓了一跳,欲扶起高凌,却被袁峥强行架回椅子上坐下:娘,在家里没有什么王爷殿下的,您是长辈,高凌是晚辈,您安心受礼就是。
早有丫鬟端了茶盘过来,高凌端起一盏,看了袁峥一眼,竟膝行至袁母座前,双手奉上:娘,请喝茶。
袁母如坐针毡,却被儿子按得站不起来,只得接了,快快喝了一口,待袁峥一放松手,赶紧亲手搀起高凌,眼中惶恐的神色更浓。悠然捧了一个早准备好的锦盒过来:殿下,老夫人赏您的如意和玉佩。
谢谢娘。高凌接过,再次躬身行礼。
袁母紧张得有些手足无措,悠然笑道:恭喜老夫人,贺喜老夫人,又得了殿下这样神仙似的晚辈,真正玉树临风,把这美玉如意都比下去了呢。红桃猫在她脚边喵了一声,似在赞同一般,逗得袁母一乐,气氛顿时缓和下来。高凌接过如意放在一边,亲手揭开自己带来的礼盒盖子,奉到袁母面前:娘,听说您信佛,这尊金佛和檀香手串是请相国寺住持高僧开过光的,这轴观音像是我自己画的,天寒地冻,这貂皮袍子也算轻暖舒适,请您笑纳。袁母很高兴:有劳殿下费心了。
袁峥眉头一皱,高凌赶紧说:娘,刚才王爷都说了,在家里没什么王爷殿下的,您叫我高凌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