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之间的小动作,邵青燕毫无察觉。
“我的老祖爷爷是个种地的农户。”
“老祖奶奶就比较厉害了,在当地挺出名的一个大户人家做厨娘,每个月都能分到精米和细面。”
“老祖爷爷天天下地干活,老祖奶奶就给他做一褡裢馒头、饼子、米锅巴。”
“可总吃馒头饼子米锅巴也腻,她就将老祖爷爷种在田边耐旱耐贫的花生、芝麻和成不同口味的馅,再用家里石炉蒸烤好做成糕饼。”
“这些糕饼是做给老祖爷爷解嘴馋的,可老祖爷爷呢,一想显摆老祖奶奶的手艺,二想显摆俩人之间的感情,拿着糕饼在田地里给这个瞧给那个看。”
“结果那天糕饼都落进了别人肚子,饿着肚子回到家的老祖爷爷却特别开心,告诉老祖奶奶大家都喜欢吃她做的糕饼。”
“老祖奶奶笑他傻,老祖爷爷连续请人吃了三天糕饼也察觉出不对劲了儿。”
“自己媳妇儿做的糕饼怎么就让那些庄稼汉子白白吃了。”
“『五文钱一个』老祖爷爷再下地的时候冲庄稼汉们伸出手……”
跟想象中的不一样,程大树以为这四个小时邵青燕会紧赶慢赶做糕饼。
可戴着防雾透明口罩的人手上动作熟练迅速碾磨芝麻,声音却不急不缓,娓娓讲述着他老祖爷爷和老祖奶奶的故事。
时间在邵青燕周身呈现出两种流速,有着说不出来的割裂美。
“庄稼汉兜里钱挣得差不多了,正好又赶上休农,老祖爷爷就开始挑着扁担走街串巷卖糕饼。”
“前扁担里装着糖白糕,后扁担里是咸酥饼。”
“依旧是五文钱一个,一个月过去了,祖爷爷攒够了六两银子。”
“然后…”邵青燕忽地笑了一声。
“然后什么?”程大树追问。
邵青燕眨了眨眼:“让我先卖个关子吧。”
“………”程大树。
“因为每个人的口味不同,糖白糕里的内馅可以自行适当调整配料比例,荣祥斋的比例是:白糖、白芝麻、猪油1.5:1:0.5。”
把碾碎的芝麻加少量猪油和白糖混合在一起后递给程大树,邵青燕:“冷藏室静置20分钟的时间用来做米糕部分。”
“粘米粉150g、糯米粉50g、水或者牛奶70。”
操作的时候,邵青燕将装有粘米粉的袋子随意往容器里倒了一些。
程大树没察觉出什么,可邵青燕自己停了下来。
犹豫了几秒,他把容器往操作台边推了推。
“150g的粘米粉。”
程大树连忙跟着重复一遍:“150g粘米粉。”
“……”邵青燕。
又将操作台一角很久不用的厨房秤拿过来,邵青燕:“你称一下,容器重210g。”
程大树有些迷糊,还是把容器放在厨房秤上。
“360g”
“嗯。”邵青燕:“粘米粉150g。”
“?……!”总算反应过来的程大树一脸震惊:“150g!”
他低头再次看了眼厨房秤上展示的360:“减去容器真是150g!!”
“嗯。”邵青燕拿起容器又往里倒了点糯米粉:“50g糯米粉。”
等他将量杯再次放到归零的厨房秤上时,上面的克数不多不少正好50g。
“我靠!”程大树两眼瞪大:“我靠了…我天,我去!”
他先是抬头看了看邵青燕,又再次低头看了看厨房秤,紧接着猛地冲坐在一边的张洛宁和站在角落的小刘喊道:“你…你们看到了吗?50g,真是50g。”
张洛宁已经从切换的副机位上看到了厨房秤上的克数,但还是起身走到操作台边跟着一脸震惊:“我去,邵二你怎么做到了。”
“燕哥,燕哥你再倒一点。”程大树。
耳根有些红,邵青燕拿了一个空的容器:“要多少?”
“177g。”程大树。
当厨房秤上的克数在176,177间来回跳转了两下最后定格在177上时,除了程大树和张洛宁,跟着围过来的小刘、导播,还有张洛宁公司的一个主播齐齐爆发出响亮的喝彩声。
特别是程大树,他兴奋地掏出手机对着那177g连续拍了四五张照片。
“燕哥,你也太牛了。燕哥,你怎么做到的。”
邵青燕耳尖已经快要渗出血了:“做得多了心中自然就有个度。咳咳,我们继续吧。”
等其他人都回到原位,程大树依然拿着手机对着厨房秤:“水也有度吗?”
“嗯。”邵青燕。
“等等等等,先别倒,我录像。”程大树:“好了,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