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姬面和心不和地说冒犯,端阳却知道是实话。
她确实失职,只想着自己眼不见心不烦。同住一个屋檐下,怎么可能至死不往来。未来,她还要面对很多事,逃避是没有用的。
她要重新树立威信,这本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没想到第二天请安,所有人都到了,包括武姬。
后来端阳听结因说,秦异惩罚了武姬,才明白她们何以如此。
王上怎么知道那天的事,你们说的?端阳问。
结因拼命摇头,她根本不知道清凉台内发生了什么,还是后来听说武姬被罚,才猜到是武姬冒犯公主。
清凉台平时去的人并不多,只有公主日日下午在那里避暑。不知道武姬为什么突然来了,强占了清凉台不说,就新鲜了一天,害得公主也不想去了。
一想起这件事,结因心里就不舒服,武美人那样跋扈。听说前几天一回去还砸了您赏的玉佩,您也该教训教训她才是。
你怎么这么多听说,打哪儿听的?
就是大家闲聊的时候听的。
看来武美人的人缘不太行,想看她受罚的大有人在。她在自己宫里摔东西,传到兰池宫。
然一而再再而叁的惩罚,并不能立威,反而会让人觉得严苛。
既然已经是她的东西了,她怎么处置都可以。端阳说。
也不怪武姬那样横眉冷对,肯定以为是她吹的枕旁风。
那也要她这口气够长,能从兰池吹到章台。
端阳望着门外,远处是章台的屋顶,淡淡地说:陪我出去走走吧。
秦王宫里只有一条河,是渭水支流,从西北角流进宫内,向南,再向东,时隐时现,或宽或窄,最后与东南角外的护城河相通。九曲回肠,故名曲水。
她们沿着曲水散步,水边弱柳招风,好不惬意。
遥遥的,端阳听见丝竹管弦之声,才发现已经到乐府舞坊附近。
结因你听,好像有乐声,端阳仔细听了一会儿,他们弹的是什么?
是《飞天曲》。一个声音回答道。
数月不闻,陌生,却熟悉到骨子的声音。
端阳没有回头,也没有接话。
《飞天》是迎宾的曲子,舞乐司突然排这个干什么?
过几天蔡且回来,会在上阳宫设宴,他好像能猜到她心中所问,边说边从她身边经过,下到青石台阶,没有听到脚步声,回头望着她,陪我坐一会儿吧。
下了这个坡,就可以到清凉台。居高临下,站在这里,可以清清楚楚看见清凉台,但是在清凉台却不容易发现这里。
端阳缓步跟上去,觉得自己应该说点什么,又不知该说什么,憋出一句:蔡且是谁?
魏国来的谋士,秦异微微扬眉,如遇知音,才妙绝伦。
怎样的能臣名士,才堪秦异这样的夸赞,不枉他大告天下。
端阳却有点担心,秦国连年征战,此时修渠,是不是太耗人力?
修渠,不急。
此时的秦异,却没有他之前表现的那么急切。
端阳奇怪,突然想起秦异的诏书:凡天下有能之人。
他不是要修渠,而是借此大揽人才。
朝中之人,只知王凘华绾,王权太弱。他亲自主持辩会,一步一步扶持自己的力量。
能一开始就看透秦异的意图,千里迢迢入秦,与秦异相谈甚欢,蔡且此人,必定不凡。
端阳出神,不小心踩空。旁侧的秦异眼疾手快扶住端阳,顺势握住了她的手,带着她走下石梯,进了前面的清凉台。
端阳任由牵着,也没挣扎。
说起回朝,端阳顺嘴问:去赵国的使者,回来了吧。
嗯,秦异放开端阳的手,坐到石凳上,倚着凭栏,背对着端阳,低头看着水面,问,阴曼怎么样了?听说这么大的孩子最难带了。
都是奶娘辛苦,我没有什么。端阳也坐了过去,以为秦异在看鱼,屋檐上的水,滴滴答答地落到水里,根本就没有鱼,也不知道他盯着在想什么。
前段时间阴曼病了,听说你没日没夜地看着,你记得注意一下自己的身体。秦异道。
那都是两个月前的事了。
是呀,两个多月了……古人云,一日不见如叁秋兮。二月便是叁甲子。秦异已经不知时间是过得慢还是快。
批阅政务时过得快,独坐时过得慢。
外面的水幕,像雨一样,应着远处传来的《飞天曲》,格外使人静心。
秦异闭上眼睛,慢慢地说:今年要守孝,事情也多,所以不能去钟山避暑,你若是嫌热,多来清凉台坐坐。
往年我也没去几次。
听起来好像颇为怨怼,秦异却微不可察地笑了。
', '>')('轻轻笑声隐没在水声中,端阳听得不甚清楚,抬头一看,秦异已经闭目睡去。端阳在他眼前招了招手,一点反应也没有。
端阳瞥见终南站在台外,起身过去,眼神示意秦异已经睡了,放低声音问:最近朝务很多吗?
已经熬了好几个晚上了,终南点点头,也就每天这个时候会来这里逛一圈。
端阳没听出终南的弦外之音,皱了皱眉,他眼睛不好,你稍微劝着点。
王后又不是不知道,奴哪里劝得住。终南说。
旁人以为巧遇,实际是必然。
一个常来清凉台避暑,一个常从坡上经过,不然哪有那么巧就刚好看见武姬对王后无礼。
身和心,有一个苦就够了。
终南有点虚地劝道:王后得空可以去去章台。
宫中那么多美人,何苦我去呢?端阳嘀咕了一句。
突然,有人一路高呼着寻来,王后!
嘘!端阳连忙比了个噤声的动作,还是吵醒了秦异。
秦异捏了捏眼角,什么事?
来人看了一眼秦异,又看了一眼端阳,回道:武美人压着蒲美人到兰池宫,说要王后去治罪。
端阳皱眉,发生了什么事?
不知。
去你那儿看看吧。秦异想了想,拍拍袖子起身,牵起端阳,往兰池宫去。
去看蒲姬吗?
端阳反应过来他的话,挣了挣,没挣开。
兰池宫,武姬坐在一边喝茶,见到人影进来,起身却见是两个人,一名年轻男子牵着赵氏。武姬当即行了跪拜大礼,妾参见王上。
说。秦异携端阳坐下,淡淡开口。
武姬没有料到秦王会来,怕秦王对她的印象更坏一层,但现在之势,也容不得她收场了,何况她也是秉公办事,妾看到蒲姬与侍卫私相授受。
武姬直接抓了个人赃并获,蒲姬和那个侍卫俱跪在一边。
蒲姬一个劲磕头认错,王上恕罪,马上就是端午了,妾只是托人带点东西回去,报个平安。
秦异慢条斯理地喝了口茶,不为所动,后宫的事,王后做主。
一旁的端阳手指扣在案上,来来回回,心下烦躁。
蒲姬是秦异要的人,武姬一贯向着太后,突然要她处理,无非是想挑拨。
秦异也是,一听到蒲姬的事,忙不迭往这里来,来了又不管。
他以为她想帮他管女人?
罚重了,显得她没气度,罚轻了,又让人觉得她偏私。偏偏轻重之间,都在人心。
宫中严禁私相往来,不罚不足以明法纪。但端午将近,思乡也是人之常情。法理不外乎人情,又念蒲姬是初犯,罚俸两月,抄写宫则叁遍,端阳喝了口茶润了润喉咙,目不斜视,把决定权交给秦异,王上以为如何?
王后通情明理,孤以为甚妥,秦异摆了摆手,示意在场众人,你们都下去吧。
蒲姬叩头谢恩,眼眶哭得通红,倒别样惹人怜爱。
众人一走,端阳一下把手里的杯子放在案上,杯盖与杯身擦出刺耳的声音,刚才跪着的,就是蒲姬。
秦异愣在一边,不知又哪里惹端阳不快。
他不知道她有什么好不快的,这些女人明明是她让选的,反过来生他的气。
两个月还不够长吗?
她何时这么愚笨,他借口来兰池宫,还不能算过去?枉他夸她通情明理,应和她是后宫之主。
蒲姬,名字倒是有点耳熟,但这些美人的名字他大多过了一眼,觉得熟悉也正常。
你点名要的人。端阳又说。
秦异豁然开朗,轻笑,原来如此,原来是她。
就是她。瞧他笑得。
我看过一眼她的画像……
众里寻他,一见钟情?
那天太后让我去,我不想。若只是推诿有事,太后必然以为敷衍,可能推延。我若嘱咐她留心一人,她便不会这么觉得了。秦异一边喝茶,一边慢慢诉道。
端阳不知道秦异说这个干什么,突然醒悟,话术!
秦异真的只是看了一眼,看了一眼名字!
秦异但笑不语,起身把空茶杯放到端阳头顶,马上要端午了,我的好王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