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赵先生哼了一声:那林老是什么意思?
林老道:我的意思是......还是该用最保守也是最有效的办法,无需调动十万战兵,也无需一年时间,只需三万战兵,遣一良将,一月之内就能将疏勒夷为平地。
叶无坷闻言一愣。
他侧头问那书院弟子:保守派?
那弟子笑而不答。
赵先生冷哼一声后说道:灭了疏勒,那疏勒百万人口怎么安置?灭了疏勒,大宁就要对那百万人口负责,要管他们吃穿,管他们住行,本来每年卖出去的粗粮和其他商货都能为百姓带来收益,若疏勒人成了大宁的百姓,那就不得不从关内调拨粮草支援,且这不是一年两年的支援,而是每年都要如此调拨,这番消耗,又要钱粮几何?
林老道:你耳聋吗?我说的是......夷为平地。
赵先生闻言一愣,然后点了点头:那倒是可行。
叶无坷:......
林老道:做事不但要多考虑利,也要多考虑弊,甚至,弊应在利之前,多思多考,做事保守些不是什么坏处。
赵先生点头:林老说的在理,还是应该保守些。
听了半天的二奎越听越糊涂,他问大奎:那俩说的是什么?
大奎说:一个想把疏勒人饿的求饶,一个说不行,太狠了,这样做会招骂,不人道,还是把疏勒灭族吧。
二奎道:那个老人家说不能饿着疏勒人?
大奎点头:是。
二奎也点头:这老头儿是个好人嘞。
大奎:听起来像。
作为激进派,赵先生根据保守派林老的讲话总结道:若灭疏勒,我们还可以从北方诸道内分拨一批百姓过去屯田养马,大宁战马奇缺,我听闻疏勒那边的草场不太适合养出好的战马来,不过总是比没有好。
他看向叶无坷:是不是还可以在疏勒那驻军,如此就能遏制黑武人南下通道?
叶无坷笑道:那何止是扼住黑武人南下通道,那是把漠北十几个小国的脖子都锁死了。
赵先生问他:你在东北边疆那个叫无事村的地方,也知道漠北诸国之事?
叶无坷道:先生,我坐在这里听了一天了,以前不知道,现在我连疏勒可汗的老婆偷过几个人都能掰着手指头算出来。
赵先生哈哈大笑。
人群后边,有个负手而立的中年男人听到这话忍不住也笑了笑。
特意换了一身衣服,还戴了一顶大帽的张汤站在这中年男人身后,微微叹息道:果然还是得多读书,说话也太粗糙了些。
皇帝微笑道:让人爱听的话就没有什么粗不粗糙不糙的,你没发现他说的话书院的人都爱听?
张汤微微一怔,然后才恍然道:陛下的意思是,叶无坷这次是故意要和书院的人拉近关系?
皇帝语气平静但又压不住有些欣赏的说道:朕在宫里听说这事就想来看看热闹,本来也只是想看看热闹,现在,总算是看出些这热闹的门道来。
他转身离开:叶无坷不是想只在这求学两月,也不是只在这求学一次,他是想开先例......以后这样的事,可以常办。
张汤在皇帝身后跟着,一边走一边回应:陛下是说,叶无坷可能在找一种缓和文武关系的法子?
这法子缓和不了文武关系,也没法子缓和,若文武一心,那国必极端,要么一直干要么一直不干,文从武,天下难治,武从文,连天下都没了。
皇帝停顿一下后说道:但有点用。
他往大第楼高处看了看,然后说道:朕看,既然战兵可以来书院求学,那书院的读书人也可以匀出一些时间来习武......把书院分出一部分来,再建个武院如何?
皇帝自言自语似的说这些的时候,叶无坷恰好就往他这边看了一眼。
一看到,就立刻心中一紧,心中一紧,就下意识的捂住了身边的无事包。
他旁边的书院弟子有些好奇:你怎么了?
叶无坷摇头:没事,就想夹紧。
书院弟子愣了一下,抱拳道:我叫钱续程,希望以后能和无坷公子多见面,多聊天,与你相处,受益匪浅。
请收藏本站:www.bjzhongwen.com。笔尖中文手机版:www.bjzhongwen.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