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210章 送上门的双保(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杜峰信誓旦旦的跟林朝阳保证了一番,然后高高兴兴的离开。

陶玉书问:怎么回事?

林朝阳便把杜峰的请求说了一下,她说道:你就不怕他弄出什么幺蛾子?

你弟弟你还不放心?再说了,这院子空着确实不太好,有人住着好歹有点人气,他还能帮着打扫打扫院子。

陶玉书打趣道:你想的倒是挺好。

互惠互利嘛。

数日后,林朝阳下班后回到家就看到章德宁坐在客厅里,他本以为章德宁是来催稿的,没想到章德宁见了他只是简单打了个招呼,却对稿子只字不提,反倒是跟陶玉书聊得火热。

林朝阳仔细听了一下,发现两人正在讨论的是这个月发表在《当代》上的《芙蓉镇》。

按照正常的历史轨迹,《芙蓉镇》应该是在今年一月发表,但因为多了林朝阳这个变数,今年《当代》的第一期变成了《梵高之死》的专号,《芙蓉镇》被推到了五月份发表。

这部小说的初稿送到《当代》之时立刻便引起了编辑部的重视,被编辑部寄予厚望。

本月发表之后,《芙蓉镇》也很快在文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这部小说寓政治风云于民俗风情之中,通过一个偏僻山区古镇的变化,呈现出一幅南国农村社会在时代浪潮中的画卷,获得了众多读者的好评。

陶玉书这几年一直在坚持写文学评论,最近《芙蓉镇》正火,她打算为这部小说写一篇评论,跟章德宁讨论的正欢。

见两人聊的投入,林朝阳先去做饭。

朝阳,晚上加个菜啊!章德宁突然说了一句。

林朝阳揶揄道:我就没见过蹭吃蹭喝像你这么心安理得的客人。

章德宁不屑与林朝阳争辩,她现在已经抱上了陶玉书的大腿。

晚饭时,她和陶玉书还在讨论《芙蓉镇》这部小说,陶玉书看向林朝阳,问:朝阳,你对这部小说是什么看法?

写的挺好。林朝阳夹着菜说道。

章德宁问道:就‘挺好’?

‘挺好’还不够?那应该有多好?林朝阳反问。

那你详细说说,它为什么只是‘挺好’,而不是很好?

林朝阳沉吟着说道:不管你们说它是伤痕文学,还是说它是反思文学,归根结底它的主旨还是对嗡嗡嗡的清算。

在故事结构上并无新意,依旧是在二元对立的模式中进行。

一边是坚持错误和荒谬路线、极端教条化的王秋赦们,一边是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生活却备受磨难的胡玉音们,顶多加上好d员谷燕山和苦中作乐的秦书田。

把复杂的社会和生活简单化,将一些人物类型化和丑角化处理,这些都是它的毛病。

当然了,瑕不掩瑜。总体来说这部小说的水平是不错的,而且非常契合如今很多人的经历,反映出了那个错乱荒诞年代的光怪离奇。

林朝阳的总结并不长,但句句都在点上,章德宁心中对他的文学触感感到佩服,对陶玉书说道:你们家这位大作家现在眼光是越来越毒辣了。

他阅读量比一般人大多了,要是写小说也有看小说这么勤快就好了。

听出陶玉书是在变相给他上强度,林朝阳说道:看小说也是学习的过程。

是是是,你说的都对。陶玉书笑着说道。

章德宁顺嘴问道:诶,你小说写的怎么样了?

快写完了!

我半个月之前来,你就是这么说的。

最近不是忙嘛!

林朝阳这不是敷衍,小说他确实快写完了,最近也确实是因为四合院的事浪费了不少时间。

章德宁催了两句没有继续说,反正小说现在已经是她的囊中之物,再说还有陶玉书在呢。

朝阳,过两个月我们杂志要搞个笔会。章德宁说。

笔会?林朝阳下意识的就想拒绝,他今年没少请假,笔会又不是什么非参加不可的事,我就不去了,还得上班。

上班可以请假嘛!正好我们举办笔会的时候是暑假,你可以带着玉书一起去。我们打算去青岛那边举办笔会,环境很好的,你们夫妻俩一起去,就当是度假了,多好啊!

还能带家属呢?

别人不行,你可以。章德宁笑眯眯的说道,一脸的算计。

林朝阳心生警惕,你们编辑部有这么好心?

瞧你这话说的!我们编辑部能有什么坏心思?笔会嘛,就是去游山玩水的,是给你们这些作家的福利。

林朝阳感觉被章德宁抓住了要害,她要是只邀请自己,他肯定一口就回绝掉了,现在她把陶玉书也捎上了,林朝阳还真不好拒绝。

笔会我就不去了,大热天的我可不想折腾。陶玉书怕林朝阳为难,主动说道。

可她越是这么说,林朝阳越是不能拒绝这个邀请,他现在才明白章德宁这招的高明之处。

没事。反正那时候你也没事了,咱们俩一起去。结婚好几年了,咱们俩还没出去旅游过呢。林朝阳柔声说道。

章德宁笑的有些得意,就是嘛!我们编辑部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林朝阳瞥了她一眼,吹牛都不打草稿了是吧?

陶玉书问道:不过……我去合适吗?

章德宁一扬脖子,怎么不合适?你也是我们《燕京文学》的作者好不好?

陶玉书一直写文学评论,也在《燕京文学》发表过一篇文章,她这么说牵强是牵强了点,但也没毛病。

大家都是作者,参加个笔会很合理,不是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