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林朝阳还知道,香江电影向来不重视编剧,直到八十年代中后期,一部名编的剧本也就值个五六万港元。
李翰祥给他开出的这个价格,可以说是诚意十足。
李导,我们来谈谈剧本吧。林朝阳满脸和煦的说道。
有了钱,一切都好说。
李翰祥拍过不少历史片,对清史尤其了解,有着极其扎实的史学基础。
之前他想拍《茶馆》、拍《末代皇帝》,其实都是因为内心有着一股情结在,那就是对于清末民初的那段丧权辱国的历史的一股强烈的愤怒。
我要系统的、深刻的反应出满清晚期政治上的腐败、当权者的昏庸,把那段惨痛的历史真实的反映在大银幕上。
说到最后,李翰祥总结道。
林朝阳消化着他的想法,过了好一会儿,问道:那从慈禧这个人物入手怎么样?
慈禧?李翰祥眼前一亮,我之前也有这个念头,我们想到一块了。
李翰祥的语气迫不及待,林朝阳却说道:我回去先写个剧本提纲,回头请您过目。
大约什么时间能写出来?李翰祥追问。
应该很快,这事很急吗?
李翰祥说道:过两个月我要去濠江见何先生,跟他敲定投资的事,剧本必须在这两个月之内完成,能行吗?
林朝阳胸有成竹的点点头,问题不大。
他的自信让李翰祥很高兴,但又有些担忧,真能拿出来?
这个你不用担心,我写《天下第一楼》的剧本只用了一个月时间。
李翰祥并不了解《天下第一楼》剧本诞生的内情,听说剧本只用了一个月时间,他忍不住惊诧道:一个月?
他的惊诧并不奇怪,不管是电影剧本还是话剧剧本,字数都比同等体量的小说少了很多,但其信息含量却一点也不少。
这就要求剧本的内容必须是精炼再精炼的,一部剧本写出来可能花不了多长时间,但改个三五稿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一来二去,耗费的时间丝毫不比写一部长篇小说来的短。
《天下第一楼》这样成熟、精巧的剧本,如果真的只花了一个月时间就创作完成,证明林朝阳在戏剧创作方面无疑是有着强大的实力和天赋的。
有了这种实力保证,李翰祥放下了心,温言道:那剧本的事,我就交给你了。
从燕京饭店回到家里,已经是晚上八点多的事了。
除了上午聊了些杂事,下午和晚上林朝阳和李翰祥一直在讨论剧本的问题。
到了家,陶玉书问他吃饭了没有,林朝阳说吃过了,然后跟她说起了给李翰祥写剧本的事。
李翰祥的名字在如今的内地并不算广为人知,但陶玉书之前看了不少内参片,对李翰祥的名字并不陌生。
林朝阳前段时间才给谢靳写完剧本,现在又要给李翰祥写剧本,陶玉书问道:你不会以后转行当编剧吧?
赚点外快而已,你知道我写这部剧本给多少稿费吗?林朝阳跟她卖起了关子。
陶玉书很配合他,大眼睛一眨一眨的,泛着朦朦的疑问和好奇,勾得林朝阳心里痒痒的。
他伸了个手指头,三万块!
三万块?陶玉书惊呼一声,俏脸上写满了不可置信。
香江人也太有钱了,这不够你写十几部长篇小说了?
十几部?
林朝阳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他刚才没说币种。
是港元。他补充道。
港元?那是不是更值钱?
这年头老百姓没人关心汇率,陶玉书也不清楚港元和人民币之间的汇率关系。
没有。人民币更值钱一点,一块钱顶三块三港元。
陶玉书心里默算了一下,那就是九千多人民币。
刚才她听到三万块这个数字时内心高兴归高兴,但忍不住会生出一股忐忑之感,因为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如今大部分普通老百姓的认知。
等她自己默算完,发现是九千多块钱,她反而安下了心。
九千多块钱,那也够多的了。咱们这房子才一万出头,你一部剧本竟然赚到了买房子的钱!
陶玉书情不自禁的投入林朝阳的怀里,朝阳,你可真棒!
感受着怀中的温香软玉和女人的崇拜,林朝阳心猿意马。
我还有更棒的!他的一只手不老实的游走于婀娜的曲线上。
陶玉书的呼吸急促,眼神迷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