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39页(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殿下如果不会好好说话,就从我的营帐出去。

王桓的话似乎完全在司马绍的意料之中,他将扶在帘子上的手放下来,站直了身体,我来知会你一声。

转身出了营帐。

司马绍快马加鞭地赶过来,确实也不是为了王桓。

在荆州北面平叛的时候,正好路过南阳,与苏峻见了一面。此人确如调查所说,虽有智谋却并无太大野心,只期一处安身之所。

但其手下有两人野心不小,自从发现司马绍与苏峻联络后,便几次递话想要见司马绍一面,想攀上司马皇室这棵树。到底心术不正,稍微有了点势力便迫不及待地想要攫取更多,贪婪成性。

司马绍这次正好借着平叛的机会,替苏峻平了这一桩麻烦,耽搁了些时间。为了不让王桓觉察他与苏峻私下接触,所以才星夜赶来。

不过他进主帐也并非要和王桓论军事,他就像一颗执棋人,不仅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还知道,自己手上的哪一颗棋子,能帮他达成目的,真是天生适合坐那人上的位子。

他广博,敏锐,但从不在军营,喧宾夺主。

王桓重新低头看向自己面前的舆图,明明刚才还清晰地印在脑子里的线路,现在却成了一团无序地细线,缠绕纠结,难舍难分。

她的脑海里,闪过司马绍的眼睛。

沉沉心,又叫王洋进来添了杯浓茶。

次日一早,林彪带着土匪寨子里的百姓下了山,看见军营里的士兵,他们还有些畏缩,习惯性地靠在林彪身侧,像是刚出生的小鸡仔,挤在鸡妈妈左右。

来得只有几个男人,很显然,尽管有林彪带着,他们还没有完全地信任王桓。

接纳流民这种小事王桓并不打算露面,交给军队里几个后勤兵前去处理,自己呆在营帐。

整整一天,军队里都因为多了这些流民而有些吵闹。

司马绍也一整天没见人影,直到大军开拔前往武陵,他才露面。

走山路,避开所有城镇。

王洋又仔细确认了路线,带着先锋探路小队先行上路了。

王桓和司马绍带着其余人紧随其后。

两匹骏马并行在大军的最前方,王桓穿着行军的甲胄,司马绍换了一身利落的骑装。

殿下在荆州等消息就行,何必非要过来。

前几日司马绍确实是连日奔袭,星夜赶来义阳,如今又要跟着大军风餐露宿地前往武陵,何苦来这一遭,平白受罪。

提前看看本殿的江山,有何不可?

王桓对他的回答有些意外,转过头看向他,殿下倒是有自信。

我只是对你,有信心。

司马绍眼睛一眨,又变得嬉皮笑脸,让人一时分不清真假,随意地又将话题糊弄过去。

此行武陵,一千人马怕是有些难,将军有何打算?

以身诱敌。王桓说得轻松,语气丝毫没有起伏。

好办法,如果有需要我的地方,我暂时屈尊,供将军驱策。

用不着。

王桓双腿一夹,掉转马头,和司马绍拉开了距离。

司马绍也不恼,悠闲地随着马背起伏,像是来郊游。

武陵与义阳相距不远,不过半天时间,他们就到了武陵城外。为了不惊动土匪,王桓选择在城外五里外的扎营。

武陵郡守早早地收了消息,王桓一到,就见他乘车马已经等在城外了。

整个荆州大半的郡守都是由王顿任命,除了少数几个郡县,大部分都算是王氏的扈从。武陵郡守刘连也不例外。

武陵相比义阳这样的地方要富庶许多,就连刘连的官服,看着都崭新得体,腰间的玉佩通透,鞋底更是不染尘灰,可见是惯乘车马的。

见过少将军,不知刺史大人近来可好?

刘连此人颇受王顿信任爱重,年年每逢年节,总能投其所好。在官场可谓是左右逢源,很会来事。

都好。刘大人,我们这次来的目的你也清楚,兵马就不问你要了,衙门里借几个得力的人应该没问题吧。

王桓翻身下马,刘连也算是她的老熟人了,这人专擅溜须拍马,靠他办点事就别想了。他若但凡出点力气,武陵也不会成为一个大匪窝。

是是,当然没问题。您能过来剿匪,那是大功德。要不是您不打算入城,百姓们都得来夹道欢迎......

王桓不爱听这些,出言打断了他,给我找几个仵作,听说衙门里有些擅长追踪术的,也给我找两个来。

您放心,包在下官身上,一会儿就把人给您带过来。对了,下官还略略备了些薄礼,算是代武陵百姓感谢您出兵剿匪,还有些给刺史大人的东西,您看什么时候方便,我着人给您送过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