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31页(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客官,您问我可就问对人了,这荆州啊地处咱晋南边境,年年都有大批从北方逃过来的难民。

这与我生意可有影响?

当然了,您想,这流民里好多吃不上饭,都占山为王当土匪去了。

可我听闻刺史大人已经出兵剿灭了土匪,难道还有残余势力?

什么残余势力,那被剿灭的根本都不是主力军。也就是看您有眼缘我才跟您说。说到这儿,小儿俯下身子,小声说道,这土匪好多都和咱们这儿良民沾亲带故,互通有无的,有消息说要剿匪,大批的早都跑了,就剩些小喽啰当替罪羊。

王桓闻言,放在桌子上的手慢慢用力握紧了茶杯,怪不得,次次剿灭,次次又冒头。

您呀,要做生意还是去别处,咱这儿怕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那边又在叫人,小二赶紧地跑过去。

小二的回答在司马绍的意料之中,他一点儿也不惊讶。王桓却生气得很,一把捏碎了杯子,茶水撒了一地。

我只知那些土匪多半是逃命的流民,却没想到他们和当地的居民还有牵扯,说不定,还和军中的人有关系,怪不得,这土匪一年比一年猖狂。

我倒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司马绍生于皇室,自小就见那些阴谋手段,学的是帝王术,有些事站在高处看,其实道理很简单。

荆州地处中原之下,长江流域,按道理说是农业繁盛的地方,农民自然也占多数。

可这些年战事频频,人口锐减,耕地荒废,从北边逃难过来的人正缺这一口粮食,自然要与当地的农民建立关系。

如今晋南的土地政策延续占田令,即按照王公勋爵由国家封田地,官员按照品级领取,平民则按照每户人口领取,其中,为了扩大耕种面积,还鼓励平民自发开垦。

当地居民有户口,却不一定有足够的人手去耕地,而流民没有田地,却有劳动力去耕种,正好两向互补各取所需了。

所以我们要剿匪,却不能仅仅只是关注匪寇。

王桓很快就想明白了这背后的弯弯绕绕,她这些年大都在战场上,很少关注政事,但并不代表她对政事一无所知,只是不如司马绍那么敏锐罢了。

要想彻底拔除匪患,就要有针对性的策略,与行军打仗一样。

王桓经司马绍点拨,豁然开朗,调笑道:那殿下是要做我的谋士了?

不,是你要做我的将军。

司马绍的眼神突然变得认真起来,盯视着王桓。

茶馆吃了茶,他们又走过市集的每一家小店和摊位,四处探听,一路从街头逛到街尾。

也许是为了报复司马绍那句做他的将军,王桓走到哪儿问完消息,就要买点东西。三全将手上抱不下的东西堆上了马车,抬眼看见自家公子还在挑。

那位殿下也实在是好脾气,一路跟着付钱,没半点怨言。

王桓走了一路,问了一路,这匪寇之事仿佛在这汉寿县无人不知,除了她这个带兵剿匪的将军。

她心情有些低落,一路上除了问话和买东西几乎没再开口说什么。她这些年,到底都在干什么!

日落时分才回到刺史府,王桓没搭理司马绍,回了自己院子。

这一晚,王桓俯首在书案,将这些年荆州剿匪,还有民事调动,流民安置等等的所有卷宗全部拿出来整理了一遍,果然,其中漏洞不少。

上报的流民数仅仅以百为单位,荆州四面的耕地却越扩越大。

光是一个四口之家的农户就拥有近三百亩地,几乎是府衙配给土地的三倍,这数字简直不敢想象。

月亮高悬,直到所有的人声全部消失,院子四周除了蝉鸣,蛙声还有风和树叶的声音,一切都归于寂静,云景起夜时,还能看见王桓屋子里透出来的光。

好不容易将一切卷宗整理了七七八八,烛台上的蜡烛也快燃尽了。王桓无心睡眠,拿了一壶酒来到院中的石椅上。

一起喝点?

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司马绍拎着一壶酒,身影逐渐明朗,坐在了王桓对面的石凳上。

殿下在我这儿安了眼线?

司马绍没回答,端起酒壶和王桓碰了一杯,自顾自地喝上了。

也许是今天司马绍实实在在地帮了她一把,王桓觉得他看起来顺眼不少,拿起酒壶与他对饮。

半壶烈酒入喉,王桓的意识渐渐被情绪包裹,像是一层层绷带缠绕着,让人感到恍惚。

你说为什么,所有人都知道的事,一个将军却不知道呢?

这位将军的心,从没落在这件事上罢了。

是啊!

她的心,从没落在这些事上。',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