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婳想到了一直跟在身边的玉筝,如果有个人能心甘情愿假扮她去涉险,玉筝就是绝佳人选。
秦婳揉了揉因为睡太久有些头疼的太阳穴:太子把我迷晕送回来,我都不知道他想干什么,现在外面什么情况?
程襄在军中,这种时候消息该是最灵通的。
程襄坐下:也是你来得及时,不然我明日就会去跟随大军出征了。
不用想,程襄就是为了去救她的。
神都这边的消息是鲁王藏兵谷暴露,穷途匕现,囚禁了太子和太子妃,杀了三城郡守,自陇川起兵,割据陇川、南州肃阳,现在直逼连州。
大皇子和三皇子驻守西川,隔江对峙,暂时战火还未波及瀛洲。
也亏得秦婳当时果断弄死了梁骏,不然梁骏里应外合,现在瀛洲怕已经落入鲁王手中,秦家在黑龙关腹背受敌,绝对是灭顶之灾。
这鲁王……势力也太大了些。
势力渗透这么多地方,要是再给他一些时日,怕是整个夏国都在他手中了宣帝才知道。
皇帝什么态度?
程襄嘲讽一笑:能有什么态度?发怒、暴跳如雷呗,同母所生的亲弟弟造反,已经不仅仅是挑战权威,还是打脸。
现在朝中都吵疯了,甚至还弄出了主战、主和还有中立三个派系,可鲁王那边打得厉害,根本不给他们时间去争论出一个结果,现在只能先派兵镇压,然后再好好商议劝说。
秦婳觉得好笑:鲁王都造反了,还主和?咋滴,最后还能握手言和,当做什么都没发生?
程襄:皇帝就算想杀了这个弟弟,那不还有太后呢?太后最是疼爱鲁王,自鲁王犯错被强制发配到封地之后她就一直跟皇帝冷战,这次虽然是鲁王的错,可在这偏心太后的眼里怕是觉得鲁王就是被皇帝逼得不得不造反,她不闹着让皇位换个人就不错了,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皇帝杀鲁王?
就……荒唐。
这皇帝当得也太憋屈了些。
这场战争你不能参加。秦婳难得表情凝重。
清官难断家务事,鲁王赢了,他不会善待这些敌对的将领,尤其是出了头的;而鲁王若是输了,皇帝论功封赏,那怕是就上了太后的死亡名单。
你身上不缺战功,他日抵御外族,总有封侯拜将的时候,这一次不要参与了。
程襄本来是为了救秦婳才准备去的,现在看到她完好,自然也没争那战功的心思,不过现在事情不是他能决定的。
点将名单已经送上去了,临阵不可更改,终究还是要去一趟,不过你别担心,我并非主将,背锅也轮不到我。
秦婳想想也是,遂点头:说得也是,你自己小心些。
秦婳不是个安分的主儿,其实刚刚她还想着自己要不要扳作小将跟随程襄一起去,但念头一起,突然就觉得没必要。
从军辛苦,尤其是当小兵,虽说跟在程襄身边有他照顾吃不了太多苦,但特殊的存在总是容易迎来祸端。
况且她没有必须要跟去的理由。
她是担心太子,可这一局就是太子弄出来的,她跑到现在太子敌对的一边,到时候打起来,她都不知道该杀哪边的人了。
秦婳把这些日子南州瀛洲发生的事情跟程襄说了,虽然他起不了决定作用,但去到那里也不至于摸黑,万一战火蔓延到瀛洲,那就得靠程襄了。
第149章 技不如人,死得不冤
咕咕。
秦婳摸了摸信鸽的羽毛,轻轻将它放飞。
手中纸条展开,这是程襄送来的消息,比八百里加急的战报慢不了多少。
‘三皇子身亡、大皇子重伤,命悬一线。’
秦婳一直知道太子不是什么好人,那天太子也表明了,他要打破的是几方的平衡,破而后立,寻求生机。
鲁王造反必然有太子手笔,如今西、南两地水深火热,朝中也乱了起来。
现在……轮到他那些兄弟了吗?
秦婳蹙眉,她并不同情那些皇子,也不觉得太子不该杀自己兄弟。
寻常人家手足相残是不可饶恕的大罪,可帝王之位,从来都伴着鲜血杀戮,哪个帝王脚下没有踩着兄弟至亲的尸骨?
太子手上沾染的鲜血太多,不差这两个人,况且他们本来就想对太子出手,技不如人,死得不冤。
太子……他经历了太多,心中有着坚定的目标,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为此不择手段,哪怕将无数百姓置于水深火热之中。
秦婳并非心怀天下之人,虽为将,却并未想过以血肉之驱守护天下太平什么的。
但她只是人情冷漠,并非邪恶,若是换了她,她做不出这般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