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元若有所思:该不会她救出来的那个叫小石头的小孩,就是谢司宇吧?
刚说完,他又自我反驳:不对,年龄对不上,这谢司宇的年纪比卫扶苏还要大,那男孩怎么也得是要比姑娘小好多。
谢林:我不知道小石头是谁,而谢司宇其实是天水街事件中放火的那个人,嗯……他本来是卫扶苏的一个保镖。
呦!黎元眼睛一亮。
一听这话,他就来了兴趣,就按这个初始设定,怎么也得是一个古早起点小说,妥妥的是一大盆狗血啊。
嘿嘿,这不就是现实版的《大小姐和她的私家保镖》?
谢林无奈扶额,这家伙这是看小说疯魔了?
他笑了笑,说:小说是浪漫的、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充满悲剧的,他们最后是在一起了,但并不幸福。
说到这里,谢林叹了一声:你永远不知道一个男人能在婚后变化得有多快。
这话里,满满的都是辛酸,估计这事情在幼小的谢林心里扎根,怕是都要恐婚恐育了。
这真是,造孽啊。
黎元为了照顾谢林的心情,打算不谈感情,只做理智分析:从天水街事件能看出,,卫扶苏是一个独立的女性,她会肯维护一个并不幸福的婚姻?
谢林敛眸:因为我。
黎元:……
那么狠的一个女人,就算是有了孩子,也是不可能会被比自己地位低的男人胁迫的,除非她是个恋爱脑。
谢林看他的表情就知道,对面的那人误会了,笑了笑,道:当初他们是奉子成婚,其他有什么内情我并不知道,但有一件事很奇怪。
我的母亲与传闻中似乎有些不一样,她……
谢林顿了顿,皱着眉寻找一个合适的形容词,她像一具没有思想的人偶。
人偶……黎元喃喃着重复了一遍,三十年前卫扶苏敢一人住进天水街,还能在一场针对她的杀人聚会中逃脱,足以证明那是一个多么勇敢,多么意气风发的姑娘。
这怎么可能会和人偶这种没有自主意识的物品搭上关系呢?
一个人性情大变,有三种猜测:第一,心理上的催眠;第二,生理上的药物;第三,玄学上的鬼魂。
所有可能都列举出来了然后再用排除法。
结合现实情况,首先排除灵异选项,剩下两点,催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以谢司宇丈夫的身份是可以的,但卫扶苏是婚后性情大变,所以第一种也可以排除了。
就只剩下最后一种——药物!
而刚刚好谢氏是药企,谢司宇完全可以假公济私研制一种新的药物。
黎元眸色渐深,药物,最近有几例案子都涉及新型毒品,这也可以说是一种药物,而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致幻。
如果早在二十多年前,这种药品就已经有了出现的痕迹,那卫扶苏就是第一个受害者。
黎元提出了自己的猜测。
谢林说:我也是这么想的,于是在接手谢氏的时候有特意调查过,我没有找到任何有关类似药物的资料,可能是他早就销毁了吧。
不过,谢氏的资金流动有一点问题,谢司宇有几个很固定的投资,而且都是亏本投资,像泥沉大海地投进了皮包公司,这笔投资一直持续到谢司宇死亡前一个月。
黎元听明白了,道:所以你的意思是,有可能,但并不绝对,是吧?
事实证明,黎元真的很懂谢林,他们两个聊天从来不用把事情说的太明白,说个大概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
谢林点头,说:这件事情没有证据,我们先按下不表,三十年前天水街事件我们都不甚了解,这个需要查档案资料。
时间回到二十年前的玫瑰花流血事件,第七起案子发生,卫扶苏自杀,才五岁的谢林直面母亲的尸体,选择了报案。
因为卫扶苏身份的特殊性,警察那边虽然一开始就认为这是一起毋庸置疑的自杀案件,却还是用心地多查了几分。
于是当年负责这个案子的警察就不可避免地,和谢林产生了交集。
黎元自己在二十年前也才八岁,那个时候他待在京都,对上阳市的情况并不了解,之后从京都调任到上阳也才几年。
对于谢家这些血雨腥风,他还真没去了解,毕竟又不是什么悬案大案,只不过是个豪门怨妇自杀的案子。
他问:你当时,对卫扶苏的自杀,是个什么感觉?
谢林敛眸,掩下所有情绪,道:惊讶和惶恐吧。
黎元心头一跳,看向谢林的眼神有些复杂,他算是知道,为什么温阑会说谢林是一个犯罪天才了。
他太冷静,以至于达到了冷漠的地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