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莲花则拉着皇帝回到东侧殿,嘴里叽叽喳喳夸赞着小祐祐:……现下爬得快极了,掉头也快极了。奶奶说祐祐学东西学得很快,把东西给他瞧一眼他就认得了,今日他还蹦了个字出来呢,听着像‘父’‘父’,兴许是白日想父皇了……
爷,您不晓得,今日上称,小祐祐又沉了一斤二两呢,褚院正给把了平安脉,说他现下很康健,辅食可以多添一些。您瞧了么,他长了一点点乳牙,得仔细瞧才能瞧得出来,等他笑的时候您再看……
白日皇帝忙很少在苍澜院,故而每日莲花都会将小祐祐的事挑拣一些分享给皇帝,让皇帝知晓都发生了什么,有参与感。
皇帝每到这时便安静听着,时不时出言发问几句,心里窝心得很。
莲花说得高兴,一脚踏入东侧殿,瞅见桌椅摆得乱糟糟的寝殿,顿时话头断了,心里咯噔一下,这是她今日翻乱时嫌碍事,把碍手碍脚的遮挡物都给搬开,还没让人复原,没她发话,下头的人也不敢收拾。
书房、主殿她都扒拉了一遍,就寝室的忘了收,哎呀,坏了。
莲花反应过来后,第一时间抬头去看皇帝的反应。
皇帝先是一怔,看见她的反应便了然过来,却装作不知:这是……
莲花顿时心虚地放开皇帝的手,别开眼睛看向别处:哎呀,这个,这个,今日……找什么借口好呢?
看她迟迟疑疑的模样,皇帝过去随手扶正一张椅子,若无其事道:莫非囡囡今日不顺利?
啊,什么不顺利?莲花下意识地想到找书的事,那可真不顺利,相当不顺利。
皇帝装作惊奇的样子:除了宫务,难不成还有其他?
莲花连忙否认:没有!是宫务不大顺利。书丢了,找书是正当理由,她也不知心虚什么,总有点怂,兴许是以往习惯了,下意识便心虚。
皇帝点点头:如此,若宫务有难处,要不要朕派人……
莲花一口拒绝:不用,当然不用呀。爷,我可是您钦点的皇后,那些宫务哪能难得倒我呀,上午就处置完啦。
待说完发现前后矛盾了,她又找补了两句:哎呀,是今日有桩难事,不过已经解决了,后来闲着无事,便搞了搞别的,殿中才乱的。
怕被追问,她赶紧大声招呼人进来收拾,看皇帝没继续深究,她才松了口气。
莲花处置宫务的效率不是说着玩的,那叫一个得心应手啊。
宫里主子少,事儿少,而且现下宫里的人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积极,三下两下就将事儿办好了,她只用最后过目一眼就好,不必事无巨细去管,抓大放小,既让下头的人有余地施展,又不会累着自己。
她也不怕下头的人糊弄自己,齐嬷嬷将当年掌事的班底都继承给了她,给她召回了好几个老嬷嬷,个个都是能手,每项事物这些老嬷嬷都会核查一遍,有什么问题都逃不过老嬷嬷们的火眼金睛。
另外她会不定时随机抽查,若被她查出问题的,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这招她是跟从前的先生学的,布置的功课只随机抽查,但所有的同窗都不敢不完成。
皇帝一直在关注莲花,自然知道莲花处置宫务没什么问题,他那么问更多的是为了逗她罢了。
待殿中收拾的差不多了,皇帝便不经意间问起:听闻囡囡今日一直在找什么,可找到了?
莲花没想到这事传到皇帝耳朵里了,她先是支吾了一下,再一想,不对呀,她怕什么啊,反正万岁爷也知道她今天找书了,不如直接求证求证。
要不是爷拿的书,那她怎么胡扯,万岁爷都不会知道那本是什么书;要是爷拿的书,那肯定已经知晓是什么书了,她再怎么挣扎都没用,还不如破罐子破摔。
这么一想,莲花一下子就想通了,直接摇了摇头,目光灼灼地看着皇帝,试探性问道:爷,您有没有见过一本书呀?
皇帝看她表情发生转变,心里感到好笑,走到摆好的桌前坐下,慢条斯理地给自己倒了一杯茶,问道:囡囡说说,是什么样的书,兴许朕见过也说不准。
莲花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皇帝,却什么也看不出来,于是跟着坐到旁边,具体描述了描述:就是一本这么大的,这么厚的,呃,就是一本诗集。
她拿手比划了比划,这么说应当无碍,既没有骗万岁爷,毕竟那本书真叫诗集,也没有泄露是什么样的书,两全其美!
她不禁有些得意,她可太聪明了,却不等她得意完,皇帝便接着问了:诗集?什么样的诗集。
莲花只好含糊敷衍:就诗集呀,书封上写着诗集的,上头的字我写的。万岁爷咋那么多问题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