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俗人一个,也没尝出那劳什子梅香、美妙之味来,方嫔故弄玄虚,不就一碗茶吗,看把他主子整的,都怀疑自己了。
莲花一下子愁上了,他们几人都一口喝完了,总得有一个能尝出来的吧?
这么想着,她眼珠子满怀希望的转到小林子方向,瞅了眼小林子。
小林子见她看过来,很耿直道:主子,就是茶味儿,没别的味道,比往常的难喝。
莲花大大松了口气,四个人都喝不出别的来,看来不是她的问题,可以回答方嫔了。
却不曾想,等她转回头看方嫔时,就见方嫔胸脯一起一伏,似被气的:你这小太监,莲妹妹的茶如何是你能懂的,竟说莲妹妹茶不好,你你你,牛嚼牡丹,不可理喻……说话间像是伤心极了。
这话不对啊,小林子挠了挠头,纠正道:娘娘,奴才不是牛,方才喝的是茶,不是牡丹。
小吉子亲眼目睹小林子克方嫔的操作,看得惊呆了,果然,只有小林子这呆子能治矫情病啊……
这话一出如火上浇油,方嫔看着像是气狠了,手中帕子用力揉了揉,最终忍了下来。
方嫔没搭理小林子,转过头来对着莲花道:莲妹妹,你的茶非一般人能懂,你不必伤心,还有姐姐懂你。
啊?哦……莲花想说她没有伤心啊,她觉得小林子说的是对的。
却见方嫔已是捏着帕子,捂着心口,十分动容地道:莲妹妹,不瞒你说,这些日子音讯不通,姐姐记挂你却不能来看你,一想到此,姐姐这心窝子便疼得紧。今日能见妹妹,得饮妹妹一杯…碗琼浆玉液,真如治病仙方一般,让姐姐一下子便好了,整个人心旷神怡,通体舒泰……
说到最后,已然是嘤嘤哭了起来。
莲花也不知方嫔为啥哭,这后头说的明明是好事啊,喝碗她的茶,这病就好了,这是喜事该笑啊……
她有些发懵,不过她瞧得出来方嫔是真心实意的在关心她,前面音讯不通这话,让她有些愧疚,有些不好意思。
她先前的病是瞒着外头的,养好病后,她也未曾想第一时间去知会方嫔一声,惹来担心一场,是她不对。
难怪看方嫔的诗词时,虽然她看不懂,但里头有好几个愁字她看懂了,原来是因她才愁的呀。
这么想着,她笨拙地安慰了几句,见方嫔还在哭,没得办法了,不由犯了走神的老毛病,托着下巴去看,忽然发现方嫔这么哭还挺好看的,梨花带雨美人泪,好看。
她这么想着就这么把心里话给说了出来。
便是这一句话,让方嫔止住了哭,她擦了擦眼角的湿濡,噗嗤一笑,掩着嘴道:莲妹妹真是我的灵丹妙药。
见她不哭了,莲花也跟着笑,一不小心瞅见小林子欲言又止的模样,她高兴地问道:小林子,你想说什么?
第911章 哎呀,头大呀
小林子立即一本正经纠正道:回主子的话,方才方嫔娘娘又说错了,主子做的是茶,不是琼浆玉液,里头没放药材,不能治病。
方嫔娘娘怎老说不对话,事关主子,需要纠正才可。
这话一出,殿中寂静无声。
小吉子急忙大声转移话题,提醒道:主子,您要的梅花我们采回来了,怕放久蔫儿了,如何处置?
刚小林子说了两句话,就引起方嫔后面那么大的反应,小吉子就怕方嫔要再被气哭,方嫔哭事小,让自家主子难受事大。
哎呀,差些忘了呢。莲花连忙起身装模作样地去看那篮梅花枝,跟小吉子极有默契。
满满的一篮梅花枝,她挑拣了几支,一支给方嫔的,一支给齐嬷嬷的偏殿送过去,一支放在寝室的花瓶里,最后大手一挥:都拿去灶上吧。
莲花几下间便将梅花安排好了去处,除了插花的几支,剩余的把花瓣儿薅下来做成点心,至于光杆花枝,晒干后当柴火。
最后让小青提去厨房吧,顺便瞅瞅锅子准备得如何,忽然想起小林子还在,她瞅了眼愣神中的方嫔,连忙支开小林子,让他去把剩余的梅花雪装好,留着给万岁爷煮茶。
小林子想起之前莲花说的,提醒到给德妃留吗?
哎呀,没滋没味的,姐姐才不会……咳,我是说先不留了,姐姐怪忙的,想来没有我这般闲情逸致去烹茶,等点心做好再给她送一份去吧。
莲花话说到一半,忽然反应过来,连忙改了口。
她觉得德妃的口味跟她应该是差不多的,应该喝不出这样的水泡的茶有什么不同来,她们喝茶如牛饮水,喝畅快最好,不像万岁爷和方嫔,爱一口一口喝,瞅着文绉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