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着捏起帕子擦起眼角来,哀叹若不是她身子太弱,受不得风寒,她也愿同寒梅一般,傲立在漫天的冰雪之中,风吹不落雪压不垮,只为人世绽放一缕清香。
小吉子在方嫔让别剪花枝时候,就留意上了,看小林子似乎没注意方嫔说的话,他心里暗笑,却被方嫔后面几句矫情的话给恶寒到了。
旁边的几个小太监看看方嫔,有些不知所措,他挥挥手,低声催促道:采雪,快快快……
趁着方嫔还没注意他们,早采完早跑路,至于呆子,他并不担心,便是方嫔再拦着呆子剪花,呆子也不会听的,一是呆子听不懂方嫔的矫情,二是呆子一根筋只听万岁爷和自家主子的吩咐。
咔嚓一声传来,将哀怜中的方嫔惊醒,她顺着声音来源望去,顿时气红了脸。
第906章 眼熟
原来是小林子已爬到三角架梯上头,一剪刀下去,将那开得最高最艳的梅枝剪落,此时已经拿在手上,放到梯子边挂着的篮子里,正准备拿剪子接着再剪。
金喜本想提醒,但自家主子陷入自我感动不可自拔,她唤了一声见人没反应,也就见惯不怪的站在一旁没有吭声。
方嫔再也顾不得哀叹,手中揉着帕子,似是气得有些狠了,这呆子太监不会听人言,若不是莲妹妹的人,她定不会忍的。
她几步走过去,走到小林子剪梅花的那棵树下,语气有些发硬地说:住手,谁让你剪的?
小林子正要朝着另一支梅花下手,冷不丁听到树下有人对他说话,他愣了愣,向下看去,很老实地答道:主子让的。
谁?方嫔有些不敢相信地问。
主子。小林子答完,见方嫔好像没什么事了,接着一剪刀下去,咔嚓一声,另一支花枝应声而落。
方嫔还在怔愣中,见状下意识想训斥,可这是莲花吩咐的,她又犹豫了……
她想了想,也好,若是不剪,这些开得正盛的寒梅,不久后也是要零落成泥碾作尘的,既是莲妹妹要剪的,定然是为了高雅的意趣,那当然是可以的。
这么一想,方嫔完全想通了,看着小林子一枝枝的往下剪,把好好的一棵梅树剪得七零八落的,她也毫不可惜,反而还给人挑哪支最好。
不过方嫔对小林子这边是毫不可惜了,却转而对小吉子他们抖雪这边,开始心疼起那些寒梅来。
力气小一些,将花瓣摇落便不美了……
哎,压皱那朵花了,小心些……
本三下五除二就能把剩余两棵梅树的积雪采完的小吉子们,在方嫔指挥下痛苦不堪,力气轻了摇不落雪,重了方嫔不答应,实在矫情,一会儿的事被生生拖了两刻钟才完事。
等回去路上,小吉子心累得慌,都懒得跟方嫔讲话了,被垂问时,他只简洁的应个一两句,不想多说,免得让人发病。
却没想到就算是这样,方嫔还不放过他们,定要让他们回去后,找文雅能入眼的瓷罐用来装雪,最好上头是岁寒三友图,若是没有,典雅的兰草瓷罐也行,总之方嫔连说了几种,直到小吉子他们听明白了才肯罢休……
苍澜院哪有跟文雅扯上干系的物拾啊,呜呼哀哉,小吉子愁出了一肚子苦水。
与此同时,苍澜院主殿外有几道身影在忙碌,其中一人大大的杏眼,弯弯的眉毛,双颊白里透红,此刻正笑得见牙不见眼,呼哧呼哧指挥人堆雪,玩得不亦乐乎。
花房里,齐嬷嬷眯着眼睛做小鞋子,听着外头传来阵阵银铃般的笑声,时不时透过窗子看外头一眼,看到人乖乖的,才算安心。
昨夜北风呼啸,今日一早起床,莲花走出门一瞧,整个天地都被银装素裹,看得双眼冒出精光。
她匆匆将早膳扒完,在齐嬷嬷不赞同的目光之中,又坐了一小会儿,终于按捺不住出动,带着人在院子中转悠,看得心情美美的。
这还不够,她想起了好几条好点子,开始一一吩咐起来,其一便是找个地儿升个炉子,弄个汤水滚滚的锅子,将羊肉片得薄薄的,放进去一涮捞出,蘸着酱吃。
下雪天与锅子很搭,这便是齐嬷嬷和她的午膳了,她派人去问皇帝午膳回不回来吃,得知皇帝很忙,临近年关万事忙,不由大为可惜,想着等往后有机会再说。
不过她想到了别的法子补偿,那就是趁着下雪,试试那劳什子煮雪烹茶的法子,等皇帝回来给他泡一壶尝尝,至于她嘛,和齐嬷嬷先行尝尝再说,她只尝一小口是无碍的,这便是第二个点子了。
这第三个点子嘛,那就是堆雪人呀,多好玩啊!
说干就干,她把人分成几波派了出去,能用的人都用上,自己则跟小青和两三个铲雪的小太监,开始弄起了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