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几日京中文人圈子就传遍了,有个姓田的寡廉鲜耻,写的诗词狗屎一坨,竟敢自比诗圣诗仙,于是文人纷纷出动,手持笔杆明嘲暗讽,甚至有人找田矬子挑战,击得田矬子节节败退,声名狼藉,自此后再也不敢参加诗会,去文人多的地方。
郑学子听后,畅快地大笑三声,心中对莲沐苏的崇拜之情更加滔滔不绝,又捶胸顿足当时被岔开了,不知道人会不会去文会宴。
这些都是后话了。
话说回来,莲沐苏好不容易摆脱一波人,到了一条僻静的胡同。
难得看见自家公子带上几分狼狈,五生出言调侃:二公子说得对,公子一出来,路都堵了几分,那群书生和那些小娘子望见您就走不动道,若不然您也学学小娘子带个帷帽吧。
莲沐苏笑着轻斥:莫学二弟那般胡说。等过阵子空一些,你需沉下心去专心读书才是。
五生顿时苦了脸:公子,这报应也来得太快了,若不然您戴斗笠吧,您的风华衬得日月无光,不戴我担心被那些书生和小娘子堵得咱们天黑都找不到老夫人,唉。
莲沐苏失笑摇头,大感无奈。
旁边传来噗嗤一声,莲沐苏和五生转头望去,便见一名头戴帷帽的小姐似在掩着嘴笑,微风吹拂薄纱,露出若隐若现的秀美脸庞,旁边有个同样带着帷帽的侍女相伴。
莲沐苏当即移开眼,作揖道:失礼了。转身便要带着五生离去。
第740章 巧舌如簧
公子风华无双,我这有多一顶帷帽,尽可拿去,急公子所难。那名头戴帷帽的小姐,声音宛若金玉相碰,悦耳动听,语中却带戏谑之意。
小姐话音未落,旁边侍女摘下头上帷帽,脸上挂着俏皮笑意,朝着他们走来,还未来得及转身的五生,只觉一阵香风袭来,那侍女样貌竟十分俏丽,一时看得有些发痴。
莲沐苏转回身去,微微低头垂眸,举止有礼,直接推却:多谢小姐美意,某不必了。
这次不管那名小姐的反应,他拉着发痴的五生直接走出胡同,消失在尽头。
那侍女不由噘嘴,道:好个不解风情的男子,既知是小姐美意,怎还推辞。不过确实是个正人君子,一眼也没有瞧奴婢呢。
帷帽小姐款款走近,帷帽下精致的面容浮起一丝笑意,嘴里喃喃:这便是爹说的连慕么?听爹说得千般好万般好,确不如一见……
也不知她的这一见是觉得人好还是人差。
侍女望向巷道口。语气充满遗憾:可惜有些跛脚。
想起了什么,她一跺脚:都什么时辰了,老崔头他们怎还不抬轿过来接小姐,哎,可急死奴婢了。
话音未落,胡同口尽头便出现了一顶精致的轿子,轿子上有个吕府的标记,这位小姐正是刑部尚书吕行之的千金。
当初善学广场重考时,刑部尚书也跟着吏部尚书去了,自知有范公在,自己抢不到这个门生,便动了其他的些许念头。
从那时起,他在家中总是不经意间谈到莲沐苏,训儿子时提起做比较,教导儿女时聊几句,与妻子闲谈时说几句,时不时谈一谈,有次甚至发出也不知谁有那般好的运气能得此子做女婿,引得吕家长女侧目不已。
在外铁面无私的刑部尚书,回到家中就拿自己女儿没办法了,他的女儿他清楚,别说什么婚姻大事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他女儿不点头,他下不了那个狠心,这才一拖拖到十九岁。
此刻,吕家千金扶着侍女的手,坐上了轿子,帷帽下朦胧的面容让人看不清神色。
四个轿夫抬着轿子朝吕府缓缓行去。
后宫之中。
莲花觉得贵妃似乎有什么不一样了,以前一见她便口口声声喊她莲妹妹,现在直接叫她莲美人了;以前一见她便是一副亲亲热热的模样,现在整个人对她十分冷淡,甚至不怎么掩饰眼底那抹憎恶。
这个样子,怎么说呢,别人觉得胆战心惊,她倒是觉得甚好,她最不耐烦应付笑里藏刀了。
她摸着小下巴将人端详来端详去,不其然碰见薛贵妃如利芒一般射来的视线,她当即露出八颗整整齐齐的洁白小贝齿,展颜对人一笑。
薛贵妃胸间一阵接一阵的气血翻腾,将视线挪开,阴冷地略过莲花的肚子,最终收回目光。
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恨煞人也!
得到消息前,贵妃从未想过人还好端端的,毕竟是小产大伤,怎么着也得养几个月才恢复过来,当年她就是如此。
听到消息后,贵妃惊得当下打翻了茶盏,捏着碎瓷片划伤了小指也没感觉到痛,只一脸震惊和不可置信,匆匆包扎了细小的伤口,直接坐上步撵亲自前来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