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没地儿说理去!
他也曾让小厮仆从拦住这些人,普通百姓还拦得住,却哪里挡得住那些身强体壮的莽夫无赖,最后人没拦住,得了个指使恶奴欺压百姓的名声,不仅如此,那日的砸在身上的烂菜格外的疼……
想起这些,薛平就青筋暴跳,日日在府中暴怒发脾气,可没用,出了府还是这样。
徐虎那人,铁了心要在府中装死不出面,没了他的管束,那帮莽夫跟疯狗一般,见人就咬,让那些愚昧百姓也跟咬,这绝对是故意的,谁说武将老实?真是岂有此理!
而他却不能像徐虎一样在府中装死,否则真就成了心虚,坐实了流言里那些名头。
只是即便他光明正大出门,坦坦荡荡上朝,依旧止不住这些人的行径,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势头。
他有时候想想,他的坚持是不是错了?是不是也该请病休?
薛平咬着牙告诫自己千万要冷静,自家的车夫早就被他告诫过了,一到下衙时辰立即赶过来,千万别耽搁,此时已在不远处。
他还有二十来步便到马车上,万万克制住,小不忍则乱大谋,不可与这些愚昧之人计较,气坏的是自己。
他越走越快,几乎比小跑还快。
身后传来各种嘈杂的声音,却也越来越大:
那日路过将军府,一片死气沉沉,隐约还传来哀乐,大将军恐怕时日不多了,这样的大奸臣,怎么还能留着!
都别瞎说,大将军才不会死……
这位大人,知你伤心大将军,无法接受,只是俺们都听说了,你节哀,呜呜呜……
身后各种嘈杂的声音传来,说着说着有人竟然哭了起来。
那些武将发现自己有嘴也说不清,每次遇到人诅咒大将军,他们就解释,但没人肯信,久而久之,他们也就辩驳一两句,不听就算。
反正大将军命硬,不怕咒,命不硬的也当不了将军,他们这些人天生是不怕咒的。
这些百姓终归是为了大将军出头,是好心,说就说吧。
正是他们也行也不行的态度,让百姓越发觉得大将军真快死了,他们只是不想接受而已,甚至都有人去将军府外嚎丧了。
嚎得在府中喝酒听小曲的徐虎头疼,这些日子来徐府外头嚎丧的人越来越多了,都在说他死了,让他摸不清头脑,想出去澄清又不能,头疼得很。
日日都有烧纸香烛的味传入府中,熏得他精神头都丢了几分,最后索性破罐破摔,反正盼着他死的人不少,嚎就嚎吧,他没儿子,女儿又嫁入了帝王家,百年之后谁给他当孝子哭丧,还不定呢,这么想着,那些嚎丧的声音瞬间悦耳了。
不过这些除了徐府的人,都没人知晓。
此时,薛平趁这些人嚎哭瞎耽搁功夫之际,一个箭步,赶到了马车,被马夫一把扯上了马车,身手利落掀开车帘,钻入了车厢。
驾!马夫一扬鞭子,当场就走。
不知谁反应过来,喊了一句:快,那狗贼跑了,快将手里的家伙丢出去!
话音刚落,马车外一阵噼里啪啦声传来,此起彼伏,声声不绝。
薛平捂着胸口,大口大口喘气,如劫后余生一般。
马车行使越来越快,渐渐的,那嘈杂的声音消失在身后。
但薛平知道还没完,果然,刚这么想着,马车后有骑马声音传来,马上之人生怕没人知道他在马车里一样,边骑马边大骂,比两军对战的还起劲儿,此乃单方的屠杀,怎不起劲儿?
正是那群阴魂不散的武将,跟狗皮膏药似的,走哪黏哪!
薛平低声狠狠骂道:竖子!莽夫!无赖之徒!若是当年……
第635章 撞到人了
他青筋暴跳,却没有将话说完。
若是当年,这些人敢这般对他,分分钟被调出京城,死在沙场上,落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可惜今非昔比,昔日荣光已是不在。
薛平闭上眼睛忍了忍,慢慢将戾气平复下来。
沈明一案中,回来陈辩的将领,已到京中了。
只是他这一脑门官司,日日焦头烂额的,压根不敢去联系,有那群武将盯着,他能将赵忠之事悄无声息处理了,已算十分高明了,再做多余之事容易被发现。
那些陈辩的将领,见情况不对,也不会蠢到联系他。
互相当做不认识。
不过很快,这样的境地就该结束了,等赵忠那蠢货伏诛的消息传出去,这些武将和百姓,应当就不会再针对他了。
他手里一直捏有赵忠的把柄,否则他也不敢用这样的人。
同时做此事前他也留了一手,他留手的人,在他的安排之下,今日去揭发赵忠,拿出种种证据,证明谋害皇嗣是赵忠所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