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是商量的语气,决定却是不容置疑。
陈卫能这般以礼相待,在内卫司来说,已属罕见,全因他知道曹德很欣赏莲宝,想吸纳莲宝进内卫司,故而以礼相待,没有在这些小事上怠慢。
好,多谢大人。莲宝一拱手,应得也干脆。
这次来内卫司,他主要的目的便是救出马叔,看见马叔,他才真正感受到马叔伤得多重,心又痛又担忧,便是内卫司不留他,他也放心不下马叔。
与陈卫的相处,远没有内卫司的祖师爷压力那般大,从字里行间,他一瞬便猜出了内卫司的祖师爷未回,还有郭家不是因为粮食辎重之事而被抄。
同时也证实了他的猜测,他和马叔提供的线索牵连甚大,所以内卫司的祖师爷才亲自出动,至今未归。
自然的,为了防止泄露,陈卫将他和马叔留在内卫司,才会更放心。
莲宝干脆应下后,又开口道:能否请求大人,派人去清风搂说一声,说我与马叔一切安好,以便让家中安心。
陈卫一顿,诧异地看着他,这是主动交代,让内卫司查他的底细了?
这十分难得,先头内卫司的人苦于不知人从何来,查不清楚来历,如今有了清风楼这个线索,就好办了。
陈卫心中不由多了几分好感,点了点头,算是应下了。
走出牢房,走出内卫司,他大步地朝着星辰殿而去。
到了星辰殿,他在里面待了足足两个时辰,才出来,出来时还带了敬仰和激动之色。
回到了内卫司,他依着吩咐,写了一张纸条,绑在了信鸽腿上,往天上一抛,朝着北边抛去……
星辰殿内。
皇帝心情大好,私兵之事,他已将旨意传递出去,剩下的便是沈石和曹德之事了。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至于如何完成任务,该是沈石操心之事,他只管等着捷报。
沈石并非迂腐之人,只稍提点几句,想来便能举一反三,灵活用之,他对此人有信心。
喝了一口茶,皇帝想起一事,也是时候了。
他沉吟片刻,大手一挥,将太原府解元连慕的考卷发回礼部,由礼部尚书带人亲自阅卷,将结果呈上,择日放榜。
待做完此事,他唤来人问道:掌刑司那边情况如何?
张庆弯着腰,一五一十的并报道:回万岁爷的话,珍妃口供与华宁殿的两个奴才,还有苍澜院齐嬷嬷名下宫女冬雪、掌刑司的小顺子等人皆对上了,矛头全部指向从前在尚宫局当差、如今瓷器库副总管一职的夏雷,德妃娘娘从未与他有过接触,此人倒是去过华庆殿。
第623章 德妃受惊了
张庆说的这些话,其实超过九成是真的,只有不到一成假的掺在里头。
却正是这一成假的,在里头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将矛头瞬间从德妃转移到了贵妃。
冬雪招供的人是德妃,不是贵妃,新的口供却看不到这一点,只提起了与夏雷的接触。
珍妃也从未听到过采华和文嬷嬷的秘密交谈,她只是隐约知道这两个奴才得了谁的指使,却不确定是贵妃的。
她的自首,是皇帝的安排。
当初皇帝让张庆给珍妃两个选择,一个是让她在和泰庙,了却残生,另一个是要她做一件事,事后可帮她改名换姓,放她出宫。
对于她曾有意给莲花送过活血的熏香和香炉,她的奴才已招认,张庆说这些与她时,珍妃冷汗淋漓,她知道她没得选,皇帝给她的选择已仁至义尽。
最后,她选择了第二个,她要出宫,她要自由。
这些事都是张庆经手的,他心里很清楚,此时这一场对话,不过是走过场罢了。
皇帝淡淡地道:嗯,将此事传出去吧,尽快传到那位耳中,今日放出的那些爱卿也别落下。
吩咐完这一句,他话未停,接着吩咐:派个人去御兽园,将德妃放了,她受惊了,去朕私库中挑些物件送过去。告诉她,如今宫中没个人管事,不成样子,让她尽快回来。
张庆恭恭敬敬道:喳。
皇帝又道:算算时日,徐爱卿闭门思过已有一段日子,想来下次不敢再殿前失仪,那便将守在徐府的禁军撤回吧。
是。张庆头垂得越发低,心里越发仰望,当初禁足徐大将军时,万岁爷用的殿前失仪的罪名,想来当时已算好了今日。
徐爱卿乃武将出身,底下的人又不好管教,平日里管着这些人已心力交瘁,又闷了这些时日,莫闷出病来,你去带褚院正一同前往徐府,替他诊治一二。
张庆怔了怔,不待多想,立即道:是。
嗯,去办吧。
张庆当即行了告退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