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619页(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啊,我……梁起醒过神来,赶忙作揖致歉:失礼了。

无妨。莲沐苏温和一笑,问道:梁兄可是有何困惑?若是方便,可与连某说说,当局者迷,连某为旁观者,或能帮到梁兄一二。

这两日见到梁起,他便觉得人似乎是有心事,却不好过问,现下见人眼神中的困惑越发浓重,他终究是问出来了。

梁兄以诚待他,他以诚相还。

梁起闻言,张了张嘴复又闭上,内心挣扎起来,连兄明日就要考了,他现下却拖人后腿……

第488章 意义

莲沐苏鼓励地看着他:梁兄但讲无妨,连某受梁兄帮助良多,也希望能帮到梁兄,否则心有不安。

这样吗?

梁起看着莲沐苏眼里的真诚和鼓励,他终于鼓起勇气问出心底一直的疑惑:连兄是为何要考科举?

读书人走仕途之路是为了出人头地,只是仅仅是为了出人头地吗?除了出人头地之外呢?

他这两日想了许久自己为何考科举,除了为祖父外,自己是为了什么。

莲沐苏讶异,一眼就瞧清了梁起眼底的迷茫。

能问出这样的问题也实属不易,梁兄应当是个有情怀的人,不想跟其他人那样吧。

他笑笑,神情化去了几分温和,带上了肃穆之感,十分坚定地说:为了一个‘公’字。

梁起一愣,以为是因为这次重考的事:连兄是觉此次不公?

莲沐苏摇头:非也,科举上的公道公允公平,以学识才干论之,从来便是自己去争的,若连某才能不足考不过去,终身不得踏入仕途无可厚非,这是给天下读书人的公,连某无甚怨言。

那是?梁起不明白了。

莲沐苏眼神熠熠生辉,面容坚定,对着他道:连某之公,是国之昌盛,四海安平,百姓皆温饱,有衣可穿,有饭可食,人人无不平之鸣,愿穷尽毕生之力以求之,为天下人争公。

梁起心头一震,脱口而出:可是如今四海…四海……

他想说如今四海皆安,所见百姓尽皆丰衣足食……

在莲沐苏的注视之下,话说一半,他声音渐渐低下去,却是说不出来了。

梁兄想说的是如今四海安定了?莲沐苏面上满是肃穆,未等答话,他紧接着发问:梁兄哪里人?

洛阳人士。梁起忽然不敢直视莲沐苏的目光,只觉得里头的光照得他无所遁形。

洛阳如何?

甚好。

梁兄看这天下如何?

天下太平,国泰民安。

京中如何?

车水龙马,百姓富庶。

两人一问一答,几个问题之间,莲沐苏就搞明白了梁起为什么会觉得四海安定了。

他看着梁起,接着问道:洛阳与京城之外,梁兄此生到过何地?

梁起面上开始发热:梁某,梁某进京之时,经过邯郸城,保定府……

除此之外?

在莲沐苏的注视之下,梁起不敢直视,羞愧摇头:梁某二十余载专心读书,进京也是为了考入国子监,除此之外,还未曾因去过别处。

在洛阳时,他日日困在家中读书,连门都很少踏出,祖父也不许人扰他读书。

而进京途中乘坐的是马车,除了落脚入住驿站、客栈之外,便是在马车上他也是读书,很少看外头风光,其余事都不必他理会,自有仆人书童帮他料理。

到了国子监后,不能带仆人书童了,他才学会了自己洗衣叠被,生活自理,就算是这样,他也很少出去。

他身上承载着祖父的期望,他一刻也不敢松懈,故而出去看看这样的念头,几乎少有。

看着眼前这个热忱心性纯良的人,莲沐苏长叹一口气,放缓语气:梁兄,连某曾迫不得已背井离乡,从南到北,从不毛之处到富饶之地,都见过,见的便比你多了几分。

他负手而立,抬头看向远处:当今圣上圣明,自登基以来任人唯贤,励精图治,平内乱,复民生,年前更是平了关西之乱,震慑番邦,如今天下无战,百姓日子蒸蒸日上,说是四海安定也不为过。

当今圣上未登基时民不聊生,他也是见过的,他们莲家所在镇落还算富足,百姓还算安定,可是走出那一片之后,满目疮痍,目不忍视。

相比那时,如今已经好太多太多了,只是还不够,远不够,若是足够了,他们一家怎会无故落难,又怎会与小妹不得团聚,身上冤屈又怎会至今尚未洗清,作恶之人还怎能逍遥法外?

那连兄方才……梁起抬眼望去,眼前之人面貌清俊,目似朗星,眼神中有他看不明的情绪所在,他停下了疑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