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室里的莲花,大大的松了口气,好险,差那么一哆嗦就将衣裳做好了,若是这时候让万岁爷发现了,那就太可惜了,太白费心机了。
她忘了想为啥万岁爷这时候回来,也不记得为啥听不到小林子大声背诗的提示声了,全忙着收拾自己的手脚了。
齐嬷嬷看莲花又犯糊涂了,强忍着想笑出声的冲动,由着人欲盖弥彰。
她从内室里走出来,笑着对着门口的皇帝无声地行了个礼,往外走了几步,本想走,却看到了偏殿外等着的两个御医:太医署院正与那个炭头——黄医丞。
她这才想起来,今日是请平安脉的日子,可怎么皇帝也跟着回了?还有太医署院正也来了。
她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当即决定不走了,让胖丫将支开的那三人叫回来,尤其把小吉子喊来,燕窝的事还没办,得趁机检查,顺便再将那个叫夏柳的宫女支开。
皇帝看齐嬷嬷冷静的做了一系列的安排,又听内室里传来窸窸窣窣忙乱的声音,两边反差极大,不由得失笑。
就是因今日是循着惯例来请平安脉的日子,所以他回来了,提前让人截住了黄祖德,又请了太医院正,准备了准备。
尽管知道因由,黄医丞说他父亲觉得应无大碍,他却还是放心不下,依旧想让两人好好诊断一下他的小妃嫔,看看她有没有大碍。
若无大碍,他才能彻底放心的将她的族婶安排进宫,去见她,免得出问题。
他最怕的那便是,见到族婶,万一他的小妃嫔想起了什么呢,那就糟了。
族叔族婶那边,他已经派人去嘱咐过,按着从前他们说的欠了很多债的说法与囡囡,其他概说不知就好。
莲花身上的事,皇帝并没有和齐嬷嬷说,怕齐嬷嬷担心。
第419章 两个御医
那么大年纪的老人家,操心了一辈子,现下还是轻松些,别让人忧心为好。
便是此时被齐嬷嬷觉察出不对,他也并不担心,回头只说多个人多一层保证便好。
莲花在里头,终于藏好了关键之物,心头放松,不由得喜滋滋地出来迎接皇帝。
见到皇帝,她笑眯眯的走过去,娇俏地问道:万岁爷是刚下朝么?怎么回来了呀?
好早啊,身上很重的朝服都还在,算算时辰像刚下朝的样子。
无论何时,瞧见万岁爷穿朝服,她都觉得十分的好看,身上的气质与往常很不一般,自带一股威仪。
皇帝捏捏她的脸:嗯,刚下朝,朕想着今日是把平安脉的日子,便回来了,同你一起。
莲花笑容顿时凝固住了,她忙抓住皇帝的手,伸头瞧向他的身后,视线越过齐嬷嬷,才发现那黑黑的炭头背着个药箱低着头站在偏殿外。
她心里咯噔一下,最怕瞧见这炭头了,凶巴巴的,又爱吓唬人。
只是又到请平安脉的日子了吗?不是离上回没多久吗,怎么又到了?
这回万岁爷也回来了,那铁定是赖不掉了……
她视线略过黄祖德,忽然发现旁边还有一个慈眉善目老伯伯,头发花白,也背着药箱的?
她呆住了,脑袋慢慢转回去,满脑子问号地看向皇帝,眼神在询问怎么会有两个御医。
皇帝瞧着她呆呆愣愣的模样,很是可爱,呆愣中还有一丝抗拒与惊慌,不由得爱怜地摸摸她柔软的头发,解释道:朕今日也该请平安脉了。
哦,这样呢……莲花大松了一口气,以为她怎么了,要劳动两个御医瞧,吓死她了。
能让两个御医瞧的,定然是大事,一个断不准,还要另一个断,她想的明白着呢。
幸好幸好呢,那老伯伯是给万岁爷请平安脉的,不是给她,真是吓着她了。
她拍拍胸口,嗔皇帝一眼,嘴巴鼓鼓的:爷怎不早说嘛,我以为都是瞧我的呢。
嗯……他的小妃嫔还挺敏锐,只是现下万万不能让她那般想,否则能哭出来不可,那事儿就大了。
还得想想办法,取迂回之策。
皇帝牵着她走进去,不动声色地道:是朕的错,今日正好是朕请平安脉的日子,便想着与你一道,也可陪陪你与齐嬷嬷。
说着回头看了一眼,牵着莲花到一个角落站着,将她护在里面。
张庆意会,立即带着人进入厅里,开始搬凳子安排起来,座次安排地十分有讲究,按着先头演练的,定要马到功成。
莲花注意力都留在了皇帝身上,听这么说感到十分新鲜十分好奇:爷,您也要请平安脉的么?
她还从未见过呢。
万岁爷身体强壮,又不像她有身孕,也要请的啊?
哦是,她记起来了,以前就听说过,万岁爷龙体事关国家大事,需要好好保重,所以不管有事没事都需要请平安脉,只是听闻而已,却从未见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