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越来越深,奏折快要批完时,外头门外传来轻轻的呼唤声,是张庆的声音。
皇帝抬眼看过去,便见张庆躬着身子走了厅外头等他,似是有事要禀报。
他放下朱笔,知晓定是有事,否则张庆不会轻易进来。
披上披风,走到外头,张庆低声禀报,说是曹德求见,有要事禀报。
他精神一振,看来事情有进展了。
见到曹德的第一眼,他肩头上绑着的白布十分醒目扎眼,人也蔫蔫的,像是伤势过重。
曹德似忍耐了极大的痛楚,面色惨然,微微颤颤开始行礼: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臣,不负众望,终于活着回来了……
皇帝一挑眉,微微皱眉,语含关心道:伤了?有无大碍?说着伸出手要去翻看那包扎的白布。
曹德一个利落的动作起身,躲闪避开,嚷嚷道:喂喂喂,尉迟昭,你这也太没良心了,居心何在,见我伤这么重还来碰我伤口,莫不是想让我伤上加伤吧?
又被看穿了,曹德气恼,他这伤是真的,只是没表现那么重,此时又黑灯瞎火的,就一盏宫灯,怎么一下子又被发现了。
皇帝放下心来,确定人是装的。
这厮他也算十分了解,伤越重越若无其事,伤得轻了反而咋咋呼呼的要讨赏。
将伤口绑带包扎在外衣上,就差昭告天下伤得很重了,这厮越来越敷衍了。
不过此番任务不轻,又是深入军中,定然凶险。
他略一点头:近日内卫司辛苦,赏。
吾皇英明!曹德顿时喜笑颜开,尉迟昭腹黑是真的,大方也是真的,虽被识破,可殊途同归,该要的赏也要到了。
皇帝笑了笑,正经说道:回去后传黄祖德帮你包扎一二,不必担心泄露,人可信。
曹德心中泛起暖意,狐狸眼扬起一抹笑意,低头笑了笑,尉迟昭眼睛还是那么毒,就知自己这伤瞒不过他。
他道:一点小伤,不碍事。先容臣禀报此次出京之事,臣此番出去,可是大有收获!
提到此番出去,曹德眼中绽放着异样的光芒。
内卫司已淡出朝堂视线多年,只暗中行事,从未像如今这般复出,如此高调。
这段时日,内卫司一明一暗分派两拨人。
一拨在明,借着当初吴御史之事整肃朝中风纪,查有牵涉之人,总之是半真半假地查,今日查到这个朝臣亲属强抢民女,明日查那个权贵家奴霸占百姓良地,引来百姓一片叫好声。
被查之人都不怎么干净,经不起查,且或多或少都与薛平有干系,弄得这些人鸡飞狗跳,却敢怒不敢言,也不敢问,也不敢说,查到什么就是什么。
第323章 今夜烧了
也有糊涂虫试图想贿赂放了自家兄弟,一下就被逮个正着审都不用审,直接下了狱,隶属皇帝管制的内卫司,岂是能贿赂得了的;也有人没见识过当年内卫司的厉害,想要蛮横抗拒,直接被端了,要比横,内卫司比谁都横;还有人想通过弹劾内卫司残害忠良,想让这股风消停下来,直接被皇帝让人拉去面对那些被害的百姓,受尽百姓唾弃,同时被训斥要么眼瞎耳盲,要么是想包庇,让内卫司狠狠去查,随即弹劾之人果然被查出了问题,被下了狱。
至此无人敢置喙。
这拨人在京中搞得心中有鬼之人,人心惶惶,却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
皇帝真正想办的事,是交给了在暗中曹德带队出京这拨。
曹德带着人马出京,根据徐榕英所述,去找沈明当年出事有关之人。
当年薛平明面上为沈明说了话,不追究沈明的族人,暗地里却对贪功冒领做了支持,将军功安到与他关系匪浅之人身上,那些得了好处之人,与他有莫大关系。
而这些人,就是他此行的真正目的。
不止如此,他还要将薛平种在军中的其他钉子查清,以便一一拔除。
他能懂皇帝此举的打算,要办了薛平一流,那么就得先确保其无反扑之力,一击即中,置于死地。
朝中薛平的势力经过皇帝这么些年的布置,已然大大降低,从先帝时期的近乎把持朝政,到如今被一一削弱分化,皇帝的布局卓有成效。
如今已到收网的关键时刻,此时要动,朝中已然不会伤筋动骨。
按他原本的想法,薛平一流现在不过是砧板上的鱼肉,只等皇帝挥刀而下,找个时机将罪证一一抛出,将人查抄下狱就可,剩余的虾兵蟹将秋后算账也来得及。
可皇帝并没有当即就办,初初他还想不通,这些年罪证收集了如此多,多加几条也难逃一死,何必浪费余力?
等出了京城,却越查越是惊心,这才想明白皇帝真正的用意,果然狡兔有三窟,破船也有三根钉,在先帝时期能坐到高位之人,真不是那么简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