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吃了一会儿,莲花喝了口水,站起来道:奶奶,算算时辰,那个大月饼应当好了,我去瞧瞧,您要一起去么?
齐嬷嬷想了想道:一起去吧,走。
跟着起身,她不放心,又不想拦着小闺女,扫了兴致,便决定跟着一起。
莲花眼前一亮,忍不住挽着齐嬷嬷的手:太好了,奶奶,那您可就有眼福了,可以第一眼瞧到那个月饼子。您不晓得那个月饼有多大,那可是小青和胖丫合力做的呢,一直烤到现下,很费功夫。
齐嬷嬷和莲花走到门前,她留了大半的空地儿给莲花,一起踏出偏殿门口,顺嘴问道:那是多大?
小闺女说着喜庆,她也爱听,这才是过节的气氛,以前在懿祥宫冷冷清清的,中秋日不过也就吃顿好些的罢了。
莲花松开挽着齐嬷嬷的手,在一旁比划了比划:这么大,跟个脸盆似的。
说着又重新挽回齐嬷嬷的手道:我都想好了,这个大月饼,明晚等月上柳梢便拿出来供月,还要放上好多水果,等宫宴回来便吃。
说到这里,她想起来问道:奶奶您明日去宫宴么?
齐嬷嬷摆了摆手:你们去吧,老奴年纪大了,就不去凑热闹了。人老了,那些逢场作戏的场合她就不去了。
莲花觉得齐嬷嬷有些孤单,却也不劝,便道:那我早些回来陪您。
齐嬷嬷停下脚步,欣慰地拍了拍她的手:玩尽兴再回也不迟,明日的中秋宴,宫里头必定热闹非凡,有太乐署编排的歌舞雅乐,你玩耍尽兴再回,不必顾及我这个老婆子。
莲花忍不住瞪大眼睛,歌舞雅乐,她有些想看,以前都没去过这么大的宫宴,只听闻过宴上有节目,终于她要见着宫里的歌舞了吗?
只是嬷嬷怎么办,她去了,万岁爷明夜宴请朝臣,定然也很晚才回的。
她想了想,摇了摇头:奶奶,到时我就看一看,看完就回来和您一起祭月,就这么说定了。
想通了这点,莲花又高高兴兴起来,带着人一起热热闹闹去将大月饼起出来。
直到午膳时分,众人才一一散去。
莲花照例让大壮给皇帝送午膳,她特地挑了几个好看的月饼,写了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附过去。
不知为何,这句诗她看到时很有感触,尤其是在中秋将至时分,便想写给万岁爷。
每年到中秋前后,她都有些低落,她很想爹娘很想哥哥,她怕自己太低落了,所以她要热热闹闹地过。
星辰殿这头。
大壮高高兴兴地将食盒送来星辰殿,却被告知万岁爷在忙,让他将食盒放到一边。
大壮没有多想什么,以为万岁爷在与人议事,将装有莲主子纸条的荷包交给张总管后,便去苍澜院复命了。
只有张庆知道事情似有些不妙,不知胡淼淼给万岁爷禀报了什么,万岁爷很反常,先是让他去找宫女奴才的进宫典籍,后一个人在殿中坐着,不让人进去,坐了有些时候了。
他方才借着通禀莲主子送来的膳食的事,进去了一趟,万岁爷也只是看了他一眼,让他候着。
第262章 杞人忧天
张庆心头沉重,又未免莲主子多想,便先让大壮回去复命,说万岁爷在忙,晚些再用膳。
他心里一直在咒骂,这该死的胡淼淼,到底说了什么让万岁爷如此,连莲主子的膳食和纸条也不着急看了。
殿中,皇帝一人静静坐着,无心处理诸多事宜。
他脑中一直回想着莲花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思绪纷飞,心神俱乱。
心中彷徨不安,又夹着一丝恐惧。
无论是胡淼淼的折子,还是典籍档案记载,无一不在表明,莲花和他说的身世有出入。
她说她不知爹娘在何处,她说她有三个哥哥,她说她家乡在南面,可查出来的却一样都不是。
她父亲在延庆府,快马加鞭,来回一日日程足矣,如此近的距离,她怎能不知道她的爹娘在何处?
她也没有哥哥,家中只有亲姐一个,她的叔叔家里倒是有两个儿子,只是一个年纪比她大,一个比她小,那她的三个哥哥在何处?
没有一丝一毫可以对得上。
他怕胡淼淼弄错,特地找了典籍,两相印证之下,不会有错的。
那便是他的小妃嫔有问题,要么是她撒了谎,要么便是她为了进宫做了手脚。
无论是哪一条,都是他不想看到的。
联想到几次看到她冷漠的神情,与她平日言行大相径庭,她当初又不是正常被封的采女,每每想到这些,他便控制不住往最糟之处想。
若是他看到的这一切都是虚假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