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这里,她忍不住抬头看看皇帝,可怜兮兮的,她好怕说了就要喝药……
听她这么说,几人顿时紧张起来。
皇帝握着她的手,温声道:囡囡乖,有哪不舒服,和黄医丞说一说。
齐嬷嬷也神色焦急地道:小闺女,快说,别怕。
黄祖德心里一咯噔,他一直隐隐觉得这位主子身上有处不对,却又说不好。
他回去和他爹说了,他爹捻着胡须想了片刻,说若人能吃能喝,又不甚不适,那便没什么大碍,不必去管,内里如何还得他看过才算。
不会是发作了吧?
莲花紧紧抓着皇帝的手,乖乖地道:那便是脑瓜子晕晕的,眼皮子想打架……
这是什么症状?皇帝和齐嬷嬷都给整蒙了,总觉得不对。
黄祖德第一个听明白,他脸一板,训道:莲主子这是困倦了,您身怀六甲嗜睡实属正常,平日里定要注意歇息,不可太过闹腾了。
心中默默补了一句,这个主子还有个缺点,那便是很贪睡,引得他差点怀疑自己医术。
莲花不服,又不敢大声辩驳,只好自己跟自己嘀嘀咕咕:不是问反常么,这个时辰还早,往常都还不困的,现下却有些困了,那不就是反常么……
齐嬷嬷提起的心又放下了,这一惊一乍的,她的心脏受不了啊。
皇帝则没好气地捏捏她的手:今日在华英殿,不曾午歇?
莲花摇了摇头,昭仪姐姐说书实在太好笑了,一点也不困。
几人都明白了过来。
后头黄祖德又陆续问了几个问题,望闻切问总算是完成了。
他心里早已有数,只是还是怕自己漏了,此时终于能确定,他站起来,朝着皇帝和齐嬷嬷分别一拜:万岁爷、齐嬷嬷,莲主子身体康健,不必担忧。
脉象有力没什么事,今日也不是请平安脉的日子,问了半天也没问出什么来,不知请他来做什么。
不过能见到万岁爷,他还是很高兴的。
莲花闻言笑开了怀,十分高兴地说:哎呀,爷,奶奶,你们瞧,我好着呢!
不用吃药,真好。
方才吐的是谁?齐嬷嬷瞪了她一眼,瞪得她心虚地噤声了。
齐嬷嬷又严肃地道:有哪不舒服一定要说,莫让人担心,可知晓了?
小闺女有多怕看御医,她可是亲身体会过的,这闺女有时候糊涂得很,遇到想做的事却又很精明,上回借口拖延不把平安脉,她可看的清清楚楚的。
故而便是知道她只是害喜,齐嬷嬷也得斥一两句,就算像方才那般她说不到点上,也好过她讳疾忌医,往后不舒服也不敢说。
知道了,奶奶……莲花乖乖地点点头,不敢说什么了。
皇帝总算真真正正松了口气,如此看来真是害喜了,只是这害喜是不是有些迟了?
他不放心地又朝着黄祖德问道:黄医丞,方才人吐得厉害,恐会吐伤了身子,不知可有法子止吐?
等以后想吐了就用上。
虽然黄祖德入太医署没多久,可皇帝对他已经信任起来。
自上次曹德将黄祖德抓回后,黄祖德的家底被查得清清楚楚,家中世代行医,先祖曾用医术救过不少人,立过不少功,是真正的悬壶济世之家。
第251章 黄家家世
父亲更是隐世名医,在二三十年前惊才绝绝,有神医之名,后隐退不知所踪,这些都是曹德让人查出来的。
黄家一家家风甚好,黄祖德的父亲为人正直、淡泊名利,只潜心医术救人,传闻这位神医隐退前是因被人逼迫,不愿同流合污,直接隐退,消失于权力中心、达官贵人的眼前。
为了锻炼黄祖德的医术,这位神医更是在黄祖德小时,便常带着他出门走街串巷行医救人,像游医一般,保定府、延庆府、开封县一带都被走遍了。
黄祖德本身是个医痴,十几岁后他自己便独自出门行医,在进入太医署前,都一直在外游医。
这些都是皇帝对他放心的原因。
黄祖德压抑着崇拜之情,努力想让自己沉稳一些:回禀万岁爷,妇人有了身孕,害喜乃难免之事,若用药止吐反而易伤了身子,不到万不得已不可用。若往后害喜太重,臣再开药不迟,平日里避开让莲主子不适之气、味,害喜之症可减轻一二。
皇帝踏实了,遂不再问了。
黄祖德退下后,张庆引着他,让他一一看过方才的膳食,都没什么问题。
张庆安心了,又吩咐人一定要当心莲主子膳食,一般人等不得靠近,若是发现可疑之人可疑之举,无论是谁,一律抓来盘问。
小心驶得万年船,多此一举好过疏忽大意,他大内总管的名头只是暂时的,若是再不仔细一些,那就保不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