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204页(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这冰冷仿佛渗入了他的心里,男子那双如玄玉般黑亮的眼眸也渐渐失去了光彩。

清醒后的绝望,无比真实,亦无比残忍。

多日以来堆积在心头的感情,好似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如滚烫的岩浆一般汹涌而上,那些累积的悲伤,痛苦,绝望等情愫都随着这股猩甜之气冲上他的喉头。

灵堂内,众人眼睁睁瞧着太子猛然咳出一口鲜血。

那点点殷红的鲜血洒在洁白的骨灰瓮上,仿若凋零的红梅落入雪地,鲜红夺目。

男子全身的力气似乎在一瞬间消散,他宽阔的肩膀塌了下去,支撑在棺沿的手臂缓缓垂落,就这样直直跌进了棺材里,发出一声沉重的闷响。

太子殿下!

姜慎和殷氏二人距离太子最近,看到他咳出一口血后栽进棺材里,皆是吓了一大跳,急忙上前查看。

几乎是与此同时,屏围后响起苓英惊慌的喊声:夫人老爷,不好了,小姐她晕过去了!

———

姜玉竹睁开眼时,发现自己躺在闺房的床榻上,

她不知自己昏睡了多久,只觉脑袋里乱哄哄的,一时记不起来她为何睡着了。

她摇摇晃晃撑起身子,抬手撩开藕荷色纱幔,一道明亮的烛光落在脸上,晃得她眯起了眼。

暖阁中,隐约传来殷氏和姜墨竹低声争论的声音。

要不咱们今夜收拾好行囊细软,趁着太子还未苏醒,赶紧逃离京城罢。

殷氏的声音里透着慌张:司天监不是推算说太子的命格最硬,怎么被我这三言两语就气得咳血晕过去了?

姜墨竹懒洋洋的声音响起:堂母大人,您那三言两语可是句句往太子心窝里搅,我当时明眼瞧见了,太子听到您说肩膀上胎记那段时,那脸色蹭地一下就白了!哎...话说太子怎么会知道妹妹肩上的胎记...

啪地一声脆响,又听姜墨竹哎呦了一声:母亲,您干嘛打我后脑勺啊!

你现在马后炮有什么用,当时为何不劝着我些!

儿子看母亲入戏太深,不忍打扰,再说父亲他拦您了,不是也没拦住嘛...

姜玉竹微微侧头听着母亲和兄长的谈话,脑中渐渐浮现出她昏倒前的画面。

男子绝望的眼神,点点雪梅般的鲜血,以及那轰然倒下的身影。

一想起这些,她的心又开始抽抽着疼了,抬手捂住心口,吃痛地低吟了一声。

似是听到房中的响动,暖阁里的二人停止了争论。

下一刻,殷氏撩开水晶珠链走进来,看到女儿神色怔怔坐在床榻上,她脸上露出欢喜的笑容:

玉儿,你可终于醒了!

言罢,她端来一碗红花汁血燕羹坐到床边的木几上,舀起一勺汤羹吹了吹热气,放到女儿毫无血色的唇边。

姜玉竹看着勺子里红呼呼的羹汤,她不由想起太子咳出的那口殷红鲜血,皱起了眉心。

怎么了,可是刚醒,觉得没胃口?

殷氏柔声哄着:大夫给你诊过脉,说你近日忧思过多,郁结于心,一时受到惊吓,才会突然间晕倒。这红花汁和血燕最为补血,快乖乖听话喝了。

姜玉竹只好闭上眼,一鼓作气喝掉这碗羹汤。

喝完汤后,她用丝帕擦了擦唇角,试探着问道:母亲,太子他如何了?

殷氏见女儿刚醒来就询问太子的情况,加之今日太子在灵堂上黯然神伤的模样,她心里更加确定二人的关系非比寻常。

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当时灵堂里乱作一团,听苓英说你晕倒了,我吓得心都快跳出来了,还好前来吊唁的宾客中有宫里的赵御医,赵御医先是诊断你,又去看过太子,最后说你二人都无大碍,一个是郁结于心,一个是悲思过度。

殷氏忽然想起来什么,拧起细眉又道:

只不过太子昏迷前抱着那瓶子骨灰瓮,临被太子府的管事接走时,仍死死攥着不放手,你说咱们要不要差人去太子府,将那个骨灰瓮要回来?

那骨灰瓮里装着的,是从乱葬岗寻来的死囚尸身,此人犯得还是谋逆重罪,若是被太子当作恩师日日供奉起来悼念,想来也是够荒唐的!

得知太子没有大碍,姜玉竹松下口气:女儿让母亲担心了。

她略略思虑了下当前的状况,又道:母亲当然要差人去太子府寻要,就说您和父亲请来的风水大师在江陵找到一处风水宝地,准备带着骨灰瓮回到老宅安葬,如此一来,咱们亦有动身离京的理由。

听女儿这么一说,殷氏心里踏实了不少。

就算太子和女儿之前有过一段露水情缘,终究是女儿拿得起放得下。

至于那高高在上的太子妃之位,殷氏更是连想都没想过,她只盼着女儿能够平安顺遂,日后寻个踏实可靠的郎君,最好像她夫君这样老实本分又知道疼人的...',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