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07页(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男子缓缓眯起凤眸,指腹摩挲着丝滑的缎料,就好像拂过那人白腻的肌肤。

这销魂蚀骨的滋味,一经沾染上,便是剔除不净了。

———

淋了一身冷雨的姜玉竹病了。

听说小少傅染上风寒的消息,太子只命余管事传来一句好好养病。

师生之情冰清水冷,让外人听了都要感慨一声龙子高傲,学子无情。

不过在姜玉竹养病期间,竹意轩每日都会迎来一位访客——此人就是被她勾起棋瘾的冯弘彦。

为了不把病气染给冯弘彦,姜玉竹让苓英把棋桌移动至屋外的支摘窗下,这样她和冯弘彦一人在室内一人在室外,二人隔着一张摘窗下棋,既不会沾上病气,又不会阻挡棋盘上的视线。

这日,天朗气清,微风和煦。

廊下支摘窗外,冯弘彦看向胜负已定的棋局,眉眼中闪过一丝赞叹之色。

与太子挥剑成河的棋风大不一样,他同姜少傅对弈时几乎察觉不到杀气,少年的棋风宛若潺潺溪水,温柔无害,可当他察觉出危险时,蓦然发现那溪水已然漫到脖颈,已是回天乏术了。

姜少傅棋风稳扎稳打,难怪让李孔雀破了这辈子不收徒弟的誓言。

闲谈中,姜玉竹得知冯弘彦与她的师傅李楷屏曾是昔日同窗。

不仅如此,当年华庭书院的院长颇有独见之名,愿收官家女子入院授课,这一点让姜玉竹极为羡慕,只可惜这位院长故去以后,此项章程就被新院长废除。

姜某心里一直不解,冯少师为何会叫师尊...李孔雀?

姜玉竹拾起棋盘上的棋子,好奇问道。

雕花摘窗外传来冯少师清朗的笑声:这个戏称并非是我给他所起,而是琳琅,她是华庭书院的女学生,与我和你师傅同在书院授学。

虽然看不见窗外冯少师的神色,但提起琳琅这个名字时,男子的声音放轻了许多,透着无尽的温柔。

当年李楷屏容貌俊秀,棋艺出众,年纪轻轻就在京城的围棋大赛上一举夺魁,难免心高气傲,他放言棋艺之道不同于琴、书、画,自古女子多情善感,而男子心志坚毅,唯有男子方能砥志研思,精谙此道。琳琅听过他的话后很不服气,便同你师傅立下赌约,二人对弈一场,若是她赢了,李楷屏就要承认女子在棋道上的天赋与男子一样,他之所以轻视女子,是因自己是个见识短浅的开屏孔雀。

姜玉竹听了,忍不住扑哧笑出声:如此看来,最后是我师尊输了,这位琳琅女学生真乃女中豪杰。

琳琅寓意精美的玉石,单听名字,就能想像出她应是一位聪慧自信,美丽洒脱的女子。

不知这位琳琅夫人姓什么?如今可否还在京城里?

按年龄说,冯少师口中的琳琅女学子早应嫁人生子,可姜玉竹在京城三年,好似从未听说过名叫琳琅的贵妇人。

雕花摘窗外的冯弘彦陷入沉默,男子低垂的眉眼染上一丝伤感,一头白发在阳光下泛着银色的光。

良久,他缓缓开口道:

琳琅姓卓。

姜玉竹眉心一跳,大燕姓卓的权贵世家,又与冯少师有过交情,算起来只有一人,便是太子的生母——淑文皇后。

民间百姓口中的淑文皇后端庄秀丽,蕙质兰心,吏官笔下的淑文皇后雍容华贵,母仪天下。今日听少师提起先皇后年轻时候的故事,倒是让我看到了淑文皇后不为人知的一面。

少年声音清澈,低回婉转,好似潺潺流动的小溪,冲走河底的泥沙。

冯弘彦扬唇笑了笑,肯定道:她的每一面,都很美好。

犹记得那年盛夏,女子一袭紫衣,脸如白玉,颜若朝华,纤指执白子,勾唇浅笑。

李孔雀,你可输得心服口服?

女子笑靥如花,眸底清光流盼,那一瞬不知成为多少男子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惊鸿一瞥。

说来有趣,姜少傅下棋的风格和琳琅很像,落子平静如水,破局惊涛骇浪,这恐怕便是李孔雀宁愿第二次打自己的脸,亦要收下少年为徒的原因。

廊下,二人再次开了一局,话题转为北凉的风土人情。

下至一半时,余管事匆匆赶来,在窗外弯下身对冯少师耳语几句。

姜少傅且等片刻,我去去就回,此局我已有谋算,你莫要在我回来前收了棋盘。

姜玉竹莞尔一笑:冯少师放心,除非天上雷公劈下一道惊雷落在这棋盘上,不然盘上的棋子定不会在你回来移动分毫。

冯少师随余管事离去后,姜玉竹伸了个懒腰,起身踱步至书架前抽出一本地方志,用来消磨时光。

翻动没几页,她听到摘窗后传来脚步声,转头看去,一道颀长身后在窗后坐下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