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了隋家,隋静门前的丫鬟说大小姐在花厅,晏然又穿过游廊,去往花厅,熟门熟路,如在自家一般。
静姐姐,这么好闲情,在这赏花?
是啊,今天心情好,来,先让我看看胳膊,怎么样了。
没事,涂了药膏,已经消红了,再过个三五天,就完全看不出了。
那就好,我那表哥看上去人五人六的,实则办起事来,没头没脑。
你别这么说他,他也是好心,晏然不由为温廷言说起好话,而且当日,他跟我说这事时,我也是愿意去的,若不是走这一遭,我估计这辈子也没机会进尚书府家瞧一瞧呢。
你能这么想也好,我还怕你怪罪我表哥,昨天你没仔细看他那脸色,都要杀人了一般。
晏然听了,心中更是得意,终究我也是有人在意的,而且你们都看出来,有人在意我了!
不说他了,我给你讲个好玩的事儿,上次魏小娘不是说要修缮房子吗?我就按照你说的,允了她所有的要求,开始我说我这派匠役去她园中修缮,她果然不同意,说是怕累着我,说监工是个体力活,整日和工匠对接,有失体面。
晏然笑道:她还挺会为你着想。
隋静撇嘴哼了一声,继续道:然后我说你们自己找人修园子也可以,但账目要清,要把收支明细一一记录下来,以及施工匠人的来历、住处,以备后续查找,魏小娘说这些事情她也不懂,只是包给了一个工头,我就把那工头叫过来,让他把所要修缮的地方和对应的费用全部写出来,签了字画了押,那工头看我年纪小,以为我好糊弄,胡乱写了一通,我也没理他,由着他去胡写。
然后呢?
等到结账的时候,我特意把给他的银票做了记号,然后派人跟着,果不其然,刚出了门,魏小娘的人就去跟他要银子去了,被我的人抓个正着。我父亲知道,大骂了她一顿,扣了她三个月的月钱,真是大快人心啊!
这就是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晏然笑问:那魏小娘现在如何?
在自己房间里装病呢,我父亲也没去看。
说话间,有丫鬟进来禀报,说是魏小娘身体有恙,要请大夫医治,晏然和隋静相视一笑,隋静说道:去请吧!
这魏小娘的戏还真多!
第75章 75修罗场
转眼腊尽春回,过了一鸡二狗三羊四猪五马六牛七人八谷的吉日,沈山回京的日子到了。
临行前,他邀同窗挚友温、蒋二人,午后来府赏梅话别。
恰巧,这日王氏也与沈姜氏约定小聚,早饭过后,姐妹二人收拾妥当,便陪同王氏出发了。
到了沈府,门口小厮进去禀报,姜氏亲自到二门上迎接。
大堂上,沈姜氏母子和王氏母女分宾落座,品茶聊天,无外乎说些此去一行,注意安全,保重身体,另外还有晏老爷最近身体安好,鼎香楼生意也不错,沈老爷在工部的事情也都很顺心之类的话,聊着聊着就八卦起隔壁隋家的妾室,隋夫人最近吃斋念佛,日子如何惨淡......
沈伯母,您这次还是陪沈山哥哥一起进京吗?晏然不愿意听母亲背后议论隋夫人,遂故意打断王氏的话。
王氏被扫了兴致,狠狠瞪了晏然一眼,然后又转头向沈姜氏陪笑。
沈姜氏拍着儿子的手,温柔答道:是啊,吾儿还小,自己远行我不放心,那头府里的事,我得帮他照看着,姜氏眼中闪着慈爱的光,通常人们称这种光是母性的光,是成熟善良的女人身上特有的品质,晏然与沈姜氏四目相对,心中忽有一种冲动,若不是晏晴的雷人之语惊醒了她,她早就扑到沈姜氏脚下认干亲了。
哦,沈伯父自己一人留在金陵,你不怕?一直没有说话的晏晴,突然说出惊人之语,把晏然吓了一跳,王氏倒不介意这个问题,一脸迫切地看向沈夫人。
怕什么?怕他纳姨娘?这种事,岂是你怕了,它就不发生了?那活着多累,沈姜氏说得云淡风轻,付之一笑。
几人正闲聊,下人来报,温公子和蒋公子来访,王氏欲告辞,沈山忙说:晏家姐妹可以留下一起赏梅花,晏晴已经戴上帏帽,屈身婉然谢绝,王氏轻蹙蛾眉,示意她可以留下,结果晏晴执意不肯。
沈夫人握着晏然手不放,你留下,李大厨今天做了莲子羹和冰乳酪,我想你一定爱吃,你若不爱跟他们赏梅花,可以留下来陪我说说话,我这明儿一走,最少一年,想跟你聊天都没机会了。
晏然并没打算征求王氏一件,爽快地答应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