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伯父在金陵安家,想必家里下人不多,与其从外面买一些不认识的,不如雇了李胜夫妻俩,男的可以下厨,女的可以洗补衣裳。晏然建议道。
你这主意倒是不错,沈夫人也问过我买下人的事,只是这拐来的妾室,以后肯定要添很多麻烦,我想想吧,我想想......王氏这话很敷衍,她想快掉打发走这个惹事精。
这不用费心想,晏然道:沈夫人愿不愿意要还不一定呢,娘只需要做个好人,把话递过去,最终决定权在沈夫人手里,娘做这事,只会落个两边好,没人会有怨言的。
晏然看出王氏被说动了,决定趁热打铁,她拉着王氏的手,笑道:娘,我们去找沈夫人聊聊天,您看您今日这件洒金的褙子多漂亮,咱给她看看去。
王氏低头正了正衣襟,好吧!临出门前,她特意从妆奁盒里取出一条玛瑙六凌珠项链,这是晏承恩给她买的,是舶来品,王氏戴上项链,跨着两个漂亮女儿,径奔沈姜氏的房间。
沈姜氏正倚榻上看书,见王氏母女来了,忙趿着绣花鞋,亲自将三人迎进屋内。
王氏也不寒暄,直接进入正题,夫人,不知贵府的厨房人手可找妥了?我这正好有个人给你推荐。
还没呢,我正犯愁此事,妹妹有推荐的人,可又帮了我大忙!
王氏见沈姜氏说得客气,心里舒坦,她摇着团扇,敛着笑容道:我说的这人,之前是鼎香楼大厨,我家老爷一手栽培出来的。
沈姜氏闻听是鼎香楼的前大厨,惊讶地啊了一声。
只是吧......王氏怕沈姜氏欣喜之后会大失所望,连忙补充道:这人现在,有点麻烦,不能去酒楼里做,所以想找个靠谱的大户人家,讨口饭吃。
是什么麻烦事?沈姜氏清醒了,她知道好事与麻烦总是同行的。
王氏让晏然把李胜拐妾的事情又说了一遍。
这样啊,能为一女子,甘心卖身五年,这也是世间少有的重情重义的男人,姜氏发出和王氏一样的感慨。
是啊!大家都若有所思的点头,只有晏晴没有出声,她在看墙上的《月下垂钓图》
沈姜氏对晏晴说:我前几日的拙作,画的不好,让姑娘见笑了。
夫人太谦虚了,晏晴道:我不擅丹青,要说画画,隋夫人更擅此道,以后你俩可以切磋切磋,隋夫人擅长花鸟,还送了我妹妹一幅《兰花图》呢。
你喜欢画画?沈姜氏欣喜地看向晏然,晏然点头默认,一直都有跟隋夫人学习。
晏然心里惦记李胜的事情,眼见话题跑了,偷偷推了推王氏的臂肘,笔墨丹青,琴曲舞乐,王氏统统不会,这是她一生的遗憾,也是她最讨厌的话题。
沈姜氏留意到晏然的小动作,她笑道:妹妹刚才说的事,并不难办。
晏然瞪大了眼睛,怎么办?
沈姜氏莞然笑道:既然万掌柜允诺五年后把常玉儿赠与李胜,李胜只要有书面凭证,找个中人到官府重新写张契约就行了,也没什么可愁的。
我怕八宝楼的万掌柜不会就此善罢甘休。晏然急急道。
之前不同意,是仗着李胜人微言轻,万家财大气粗,即使告官,也有九成胜算,如今李胜是要入我府为仆的人,他想蛮横也蛮横不起来呢,所以……沈姜氏看向晏然,以一种慈母的语气对她说:与人交涉财物,一定记得索要文书凭据,我朝以礼法立国,礼,表也,法,里也,礼讲规矩,法讲证据。
沈姜氏问晏然:若此事,李胜没有书面凭证,你觉得应该如何出豁?
第43章 43梅花胜雪
嗯……若没有文书证据……晏然低头思索答案,再抬头,见王氏正睁着牛羚大眼瞪她。晏然顿时紧张了,她怕说错话,让沈姜氏失望,让王氏丢人,想了半晌后,嗫嚅道:没有书证,还有人证、物证,或其它间接凭证,飞鸿踏雪,雁过留痕,这世上,从来不会有一件事,发生了,又凭空消失了。
怎么讲?沈姜氏摆手让晏然靠前说话。
晏然道:比如,当初万老板允诺李胜时,是否有第三人在场作证?此事中他和常玉单方人证肯定是不做数的,应想办法找到其他人证,比如万老板的正妻......
万老板的正妻自然会向着万老板说话,怎么会作证?晏晴坐回椅子上,也加入讨论中。
晏然料道有人会这么说,不紧不慢道:这只是办法之一,若此路走不通,还可从常礼上入手,办法总是比问题多!
晏然扬着嘴角,越说越得意,但凡酒楼聘请,府里买人、雇人,都有文书凭据,每月人工开支,都记录清清楚楚,李胜在万宝楼,报酬只有鼎香楼三成,这与常礼不合,我想这个漏洞,万老板不好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