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晏然只觉眼前一亮,仰头望向天空,一块写着寿芝堂三个大字的牌匾悬于头顶。
牌匾后面,筑有一窝喜鹊,小喜鹊探头向下望,正迎上晏然向上看的目光,喜鹊叽叽喳喳,晏然舒心一笑。
晏庭海坐在正中间,右首的梨花圈椅上,晏晴正喝饭前茶。
然儿来啦!正好,陪爷一起用膳!
下人在饭桌前添了一张高腿的小孩椅,晏然爬上高腿椅,两条小腿悬在空中,得意地晃着。
晏庭海盯了一会她不安分的小腿,又看了眼她头上别扭松散的发鬏,蹙眉问道:你娘给你安排了哪个丫头?
晏然不明所以,只说昨晚有个叫夏景的姐姐送她回房,她现在住在……晏然转身用手指向门外,又扭头指向南边,然后摸摸头,憨憨笑道:昨晚回房时,没看清方向。
刘武笑着补充道:二小姐现住西边外书房,应该时间紧,少奶奶还没安排使唤丫头,先由夏景姑娘照看着。
晏庭海拈髯点头,叫跟着晏晴的丫鬟绮霜先去带晏然洗漱,重新梳头。
当晏然焕然一新回到寿芝堂,饭桌上已经摆好六盘三盏,有蜜腌的冬笋片,酒制的黄姑鱼,蒸笼蒸的鸡松肉,糖饼,碧粳粥,芙蓉豆腐等,但最吸引晏然的是盛放食物的器皿,实在是精美!
晏然看着这些细腻的,反射出玉一般光泽的盘盏出神。
虽然外祖父家也颇殷实,但吃饭用的碗盘都是一些普通的粗瓷或者陶器,摔碎了也不甚可惜,可眼前这些,随便拿一个出去,都能换回一个孩子。
晏庭海两手拍膝,这些盘盏很漂亮是吧?
晏然连忙点头,表示自己很喜爱。
同样的食物,不同器皿盛放,用餐者体验是不同的,晏庭海又道:古语有云:美食不如美器,就是这个道理。
晏然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心里嘀咕:盘子虽好看,但也不能吃啊?
姜还是老的辣,小姑娘的心思,晏庭海哪能看不出,你有想不明白的,就问。
既然是同样的食物,为何放在不同的器皿中,入口后感觉不同?这只是看着好看些罢了…..鱼还是那个鱼,肉还是那个肉……
晏然声音怯怯,她怕这个问题太幼稚,或者太唐突,再或者什么原因,而让祖父嫌弃她愚蠢,可转念一想,长辈们不是都喜欢好学上进的孩子吗?于是,她用坚定的求知的眼神,盯着晏庭海,紧张地抿着小嘴。
饮食,讲色香味,这个色,要让人赏心悦目,不只食物本身要赏心悦目,盛放的器皿也要赏心悦目,如果你看着舒服,吃到的饭菜自然会更香,这就好比,你穿旧衣服和穿新衣服,是不是心情也不一样?
晏然好像明白了,使劲地点着头。
当然,食器的选择,适中就好,不必过分华丽,免得落了俗套。你看眼前这些小菜......
晏庭海伸手,指着远处白瓷莲花高足盘,耐心介绍道:如果放在那样的盘子里,就不如放在你眼前这种汝窑青瓷盏上,大抵上,物贵者器宜大,物贱者器宜小。晏庭海拈髯笑道:这里的学问多着哩!
晏晴伸手将远处的白瓷莲花高足盘递到晏然眼前,补充说:你看,这个放‘玉兰片’就不好看。
晏然正津津有味听祖父说食器,晏晴略显张扬的插话,让她心中不悦,可见晏晴指着冬笋片,称其为玉兰片,又瞬间长了精神,这是冬笋片,不是玉兰片,晏然得意,这玩意谷兰庄的山上很多,我还能不认识?
晏晴闻听,双眸笑成弯月,细声道:妹妹不知,这虽是冬笋片,但因外形色泽有如玉兰之花,故这道菜的名字玉兰片,还有这个黄姑鱼叫小金鱼,这鸡松肉叫富贵花。
哦,晏然夹起一块富贵花塞进嘴里,内心说开心也不开心,说服气也不服气。
晏晴今日穿了一件粉蓝色的百褶绣花镶珠拖地裙,阳光下,亮晶晶的,晏然低头看着自己的蓝布小衫和长裤,用小手拽了拽衣襟,抻了抻衣角,然后挺直自己的小身板,微含下颌,照猫画虎地学着晏晴的坐姿。
这一切,晏庭海都看在眼里,拈髯不语。
老爷,二位孙小姐,刘武笑道:今日的早餐是改成‘耳餐目食’了吗?都快快动筷吧,二位孙小姐好学,以后慢慢学,说罢,他特意面向晏然说:然小姐,老爷肚子里不单有这些学问,还有一肚子故事呢!以后他都会慢慢讲给你听。
晏然咧着小嘴,忍不住笑,她又觉得晏家没有想象那么糟糕。
自打鼎香楼交给儿媳负责后,晏庭海现在心思都在培养下一代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