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25页(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两手指错劲儿,扇柄唰的一声滑开,雪般冰绫扇面展在眼前,拿近鼻前闻,淡淡竹香隐隐袭来,再举起背着阳光看,扇面两侧写着书法字画,一面是远山、流水、人家,一面是晋人陶潜的诗句: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嗯,不错!晏然嘴角一扬,这二十个字,她虽认不全,但鸡狗两字,她认得。

王家老宅是一座依山傍水的三进式合院,已有百年历史,王家祖上买下它后,没几年就修整一番,如今青砖黛瓦,高门粉墙,在谷兰庄算是顶好的宅子。

此时前院明堂上,王老翁正和赵大马闲谈。

铁力木打造的圆形饭桌上,几盘时令蔬菜已经备好,庄户人午饭简单,一盘腊肉炒笋干,一碗肉糜羹汤,一碟酱瓜,用素色没有图案的陶碗、陶盘装着。

王伯的浑家贾氏从厨房把饭菜放到托盘中,再一一的端至堂上,这些规矩,是蔓娘从晏家学会,特意教她的,起初王氏以为她会抗拒,没想到贾氏因学到豪门内宅的规矩,兴奋好几天,每日都等着有人喊她端茶送水。

小四、小五互架胳膊从后院迤逦过来,俩人有说有笑,王秀儿像跟屁虫似的紧随其后。

这天,五姑娘身着水青色软屯绢裙,外套崭新的梅花暗纹褙子,雾鬓云鬟,肤白胜雪,头插银制桃花簪,一步一摇,远远望去,宛如画中美人走了出来,可惜美人看见赵老三,眉头一蹙,愁罩娇靥。

四姑娘心情好,叽叽呱呱说不停。

王老翁的小儿子王兆生,也就是晏然的小舅舅,今年才十岁,长得小鼻子小眼,一脸淘气模样,平时负责教小晏然识字,这是王婆子临死时,留给王兆生的任务,故而,小晏然在拾到赵大马扇子时,能轻松认得上面几个字。

小男孩食欲好,王兆生听见开饭,扔下手中《论语》,像脱缰野马从房里奔出来。

一家人围桌而坐,赵大马以准女婿的心态坐在王老翁身旁,激动又恭敬。

闲谈间,王老翁说起自己是土埋脖梗子的人,最大心愿就是看到子女都各有归宿,赵大马忙开口恭维:伯父身子骨儿硬朗,一定能享受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

王兆生摇头笑道:爹爹,你若想长寿,就要多抻拉人中,他伸出食指按在自己人中上,书上有记载,汉武帝时,曾善面者,对武帝进言:‘人中长一寸,寿当百岁’。

你看就这样,王兆生放下碗箸,腾出一只小胖手,拉扯人中,示范给王老翁,王蓁见状,扑哧笑道:按你这个说法,赵家公子岂不是能活三百岁?

众人闻听,纷纷去看赵大马的大长脸,捧腹大笑不已,赵大马是好脾气之人,且这话又出自五姑娘之口,更是不介怀,也跟着一起笑。

大家一边吃一边聊,气氛和谐如同一家人。

这时,王管院急匆匆跑进来,站在赵大马身后。

赵舍人,这是您的吧?我刚拾到,就给您送来,这么精贵的东西,您可要收好。王管院毕恭毕敬,把从袖笼里掏出的东西,递到赵大马手里。

赵大马先是一愣,再摸腰间,扑了个空,立刻傻呼呼站起身,冲着王管院一躬到底,憨笑道:正是小可的,有劳王伯!

众人好奇,纷纷扬脖望去,王蓁虽嫌赵大马呆头呆脑,但还是忍不住多瞥了两眼他手中的扇子。

再坐下后,赵大马喜眉笑眼地对五姑娘说:蓁妹妹,你看这扇子如何?我前日进城在‘一香阁’扇子店买的,你看这纹路,这叫这斑竹,关于它还有一段不朽故事......

说着,他左手用力,把扇面推开,誓要给王蓁凉爽一番,赵大马心里谋算妥妥当当,这一两银子购置的时髦扇子,一定能博得美人一笑。

阳光总在风雨后,意外总是在开心时。

就在大家充满期待地看向赵大马,一股浓浓怪味迎面扑来,什么味道啊?大家纷纷掩鼻,失声惊呼。

四姑娘王芷是个朴实姑娘,见这场面,笑得前仰后合,花枝乱颤;

王老翁下意识把椅子向身后挪了一步,为掩住自己口鼻,差点没站住;

站在梁柱前等吩咐的王秀儿亦掩嘴偷笑。

王兆生探身抢过纸扇,指着扇面上的鸡鸣桑树颠五个字大声笑道:这上面有一块鸡屎!

说罢,还淘气地把扇子在五姐姐王蓁面前扇了一扇。

快拿开,快拿开,王芷连忙挥手对弟弟说:不许淘气。

屋内骤然的吵闹声,把躺在石矶上晒太阳的花猫惊醒,在门口执勤的大黄匆匆跑来凑热闹,冲堂上人汪汪汪叫个不停。',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