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怡双目低垂,胸有成竹道:我已将萧洪妥善安置,不管她接下来做什么,圣上都会如期见到他的舅舅。
恭喜殿下。晁灵云笑了笑,低头揉着自己的裙带,语气莫名低落下去,我已帮殿下达成目的,接下来就该做自己的事了……
李怡看着她低垂的侧脸,心中有种不着边际的惆怅,便像宽慰自己一般宽慰她:我曾答应不过问你的私事,但以你的身手资质来看,你要做的事必定很重要,并且非做不可。愿你一切平安顺遂、早日成功,若有可能……
他说到此处忽然顿住,迟疑了片刻,才再度开口:……到那时我们再合作。
晁灵云一直竖着耳朵听李怡说话,这时略微失望地点点头,接过他递来的茶碗,抿了一小口:好喝,殿下真是烹茶高手。
李怡淡淡一笑:我常在寺中坐禅,烹茶之事,自是熟稔。
说话间,门外忽然响起王宗实的声音:殿下,土已取到。
进来吧。李怡应了一声。
只见王宗实跨进门来,虽然帽歪衫乱,却笑得一脸得意,手里还拎着一个沉甸甸的口袋。
这满满一袋也太多了!晁灵云表示自己受到了惊吓,这得是碗大的肚脐,才用得掉那么多土啊!
多多益善,有备无患嘛。王宗实带着胜利者的骄傲,将战利品往晁灵云怀里一投,娘子只管拿回去,送亲戚分朋友,都是极好的!
晁灵云哭笑不得地接住土袋,红着脸瞄了李怡一眼,小声道:殿下,我得走了,姊妹们还在外面等着我呢。
我送你。李怡随她一同起身,陪着她一路走回大雄宝殿前,却遍寻不见宝珞等人的身影。
晁灵云刚有些着急,就见一位知客僧走到他们面前禀告:殿下,有位姓王的女施主托贫僧捎话,说她们不耐烦枯等,先去别处玩耍,请晁娘子安心回教坊碰头。
真不讲义气!晁灵云顿时不满地咕哝。
李怡含笑不语,王宗实不动声色地心想:傻丫头,这才是够义气啊!
旁人已经煽了风,自己岂有不点火之理?王宗实立刻撺掇:既然天色还早,殿下与娘子何不再逛逛?
真不愧是自己的心腹,李怡满意地点点头,顺手取过晁灵云抱在怀里的土袋,递给了王宗实。
晁灵云暗暗高兴,知道李怡在人前要当哑巴王,便主动问:殿下想去哪里?
李怡今日不便出寺,也不便多解释,想了想问道:去放生,可否?
荐福寺原本就是长安的一处名胜,寺院里遍地是美景,何况自己真想看的也不是什么花花草草嘛,晁灵云当然毫无异议,只顾盯着李怡点点头。
今日荐福寺人山人海,放生池边亦不例外,好在李怡是寺中常客,众沙门处处为他行方便,特意在放生池边清出一块僻静之地,供李怡放生。
晁灵云跟着李怡,从放生池围栏旁的台阶拾级而下,来到池边时,王宗实已经为他们备好了一盆柳叶般细长的红鱼,还有一盆巴掌大的乌龟。
晁灵云蹲在池边,望着眼前绿汪汪的水潭,托着腮问李怡:殿下,放生可有讲究?
李怡摇摇头:天地之大德曰生。既是大德,何须繁文缛节?
王宗实也在一旁帮腔:放生戒杀,可以消减杀孽,为来世积德。今日又是七月十五,娘子在中元节放生,还可以为已逝的亲人积福呢。
真的吗?晁灵云眼睛一亮,问王宗实,为过世的亲人放生积福,要多少数目才作准呢?
这……王宗实被这个问题难倒,为难地推测,所谓‘一命换一命’,每个人至少得有一条吧?
原来如此。晁灵云数了数眼前的鱼和龟,将一盆鱼哗啦啦倒进放生池,又准备去倒那一盆乌龟。
王宗实被她的动作惊了一跳,脱口问道:娘子这是有多少亲人?
三百多个吧。晁灵云看了看乌龟,遗憾地说,好像不够。
他们全过世了?王宗实难以置信,扭头与李怡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后叹息,小人明白了,请娘子稍候。
说着他转身拾级而上,只留下李怡与晁灵云在原地。李怡蹙眉凝视着晁灵云,最终还是打破了沉默:我依然不能问吗?
请殿下恕罪,若要我重提此事,除非到了伸冤之日,或者将死之时。晁灵云轻轻摇头,眼神哀伤却坚决。
李怡第一次在她脸上看到如此凝重的神情,心口如堵着一块磐石,哑声道:我还帮不了你……是吗?很抱歉。
殿下不必如此。晁灵云为了缓和气氛,揉着脸扯出一抹笑,其实我还好,就是有点害怕。说好了同生共死却害我落单,按照当年的誓言,我的下场可惨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