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一章诸葛亮的羽扇(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诸葛玄说完,赶紧挥手叫来了家仆,命他去后宅将诸葛亮叫过来。

片刻之后,九岁的诸葛亮带着四岁的弟弟诸葛均,恭恭敬敬地走了进来。

见兄弟俩都来了,张恒微微瞥了诸葛玄一眼,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东汉后期,在党锢之祸的大背景下,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与为伍。

读书人这个群体,逐渐衍生出了一些奇怪的风潮,名义上是品评人物,实则是相互吹捧。

俗称:清议!

也就是说,一个读书人,只要取得了清议名号,那他就能拥有巨大的声望,比如什么凉州三明,荀氏八龙之类的。

为此,甚至衍生出了一些专门品评人物的名士,比如出品《月旦评》的南阳人许劭。

甚至雄才大略如曹操,也不得不挖空心思,甚至拿刀威胁许劭,最终才得到了一个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的评语。

以张恒如今的身份地位,懂不懂相面之术已经不重要了,只要他肯给出一个好的评价,对诸葛亮和诸葛均都是巨大的帮助,这才是诸葛玄把兄弟二人都叫过来的原因。

这波啊,看似是张恒忽悠住了诸葛玄,但实则却被诸葛玄给套路了。

而且这还是他主动要求的,自然也就没办法推辞。

眼看两个侄儿来到,诸葛玄起身向张恒介绍道:长史,这便是老朽那两位侄儿,还请长史品评一番!

张恒招了招手,兄弟二人乖乖地走了上来。

诸葛均年方四岁,虽说早慧,但在张恒面前却极为拘谨,一直低着头,神情也有些紧张。

这小娃娃倒是颇为可爱。

张恒笑着摸了摸诸葛均的头,随即开口道:此子慈柔仁和,长大必为一方名士,或可治学于经典。

听到这番评价,诸葛玄大喜。

多谢长史夸奖!

张恒点了点头,又把目光望向了诸葛亮,但谁知诸葛亮却也正在打量张恒,目光清澈见底,神情不卑不亢。

哈哈哈……

张恒当即仰天大笑,声音中充满了欣赏与喜悦。

不愧是名流千古的诸葛丞相,小小年纪就这般沉稳。

笑完之后,张恒却从怀中拿出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道具,正是一把羽扇。

来,小孔明,你且拿着。

诸葛亮却是一脸茫然,任他如何聪慧,却也不明白张恒的举动有何深意,只能木然接过羽扇。

见状,张恒又是一阵大笑,同时示意诸葛亮扇两下。

没有扇子的诸葛亮,那还是诸葛亮吗!

诸葛亮不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心中开始吐槽张恒的无厘头,奈何兄长和叔父都在旁边看着,他只好勉强扇了两下,立刻引来了张恒的赞叹。

像,简直太像了!

不错,甚好!

满足了自己那点恶趣味之后,张恒开口夸赞道。

只恨手中没有相机,不能把这历史性的一刻给拍下来。

长史……

诸葛玄被张恒一系列的举动弄得有些摸不着头脑,刚准备开口发问时,却被张恒挥袖打断。

诸葛公、子瑜……

张恒收敛了笑意,满脸严肃且郑重地向二人道:若张某没有看错,此子堪为数百年未见之奇才,将来必能出将入相!

听到如此之高的评价,诸葛玄叔侄不禁改容动色。

这可不是单纯的吹捧了!

长史此言当真?诸葛玄连忙问道。

这是自然。张恒正色道,只是幼苗虽好,还需精心灌溉。此子固然天资聪颖,也得有良师教导,方能成才,诸葛公以为如何?

诸葛玄是何等人精,如何听不出张恒的弦外之音,当即拱手道:若长史不弃,便请收此子为徒!

张恒却把目光看向了诸葛亮。

孔明意下如何?

诸葛亮其实是不怎么想拜张恒为师的,一者张恒刚才的举动实在太过离奇,让他无法接受。二者,张恒实在太年轻了,他表示很怀疑张恒的才学。

但是吧……

逆子,能得长史垂青,乃是你十辈子修来的福分,还不快磕头行礼,莫非要气死老夫不成!

诸葛亮这边稍有犹豫,立刻迎来了诸葛玄的怒骂。

我就知道……

诸葛亮心中叹息一声,只得正了正衣冠,对着张恒大礼参拜。

弟子拜见老师!

好,好!

张恒笑得嘴角都合不拢了,连忙起身将诸葛亮搀扶起来。

诸葛公,今日权且定下名分,他日孔明随我回到郯县,再行拜师之礼。

好歹是我张某人的大弟子,怎么也得隆重些。

全凭长史处置!诸葛玄拱手道。

诸葛公放心,孔明既已入我门墙,我必然倾囊相授。张恒笑道,且我方才所说,也并非虚言。以孔明之聪慧,他日必有出将入相,青史留名之时!

小亮仔啊,你可得快点长大,这样我才能提前退休。

你这么勤劳,这么能干,这么完美的工具人,要是不好好利用,可是会遭天谴的。

请收藏本站:www.bjzhongwen.com。笔尖中文手机版:www.bjzhongwen.com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