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张恒的讲述后,荀攸沉默片刻,而后忽然抬头。
先生此来雒阳,恐怕不仅仅只是为了救出张太尉吧?
荀攸开口问道,但语气中却充满了肯定。
不然呢?张恒笑道。
荀攸摇了摇头,若只是为了救出太尉,先生恐怕早已离开了,又何必救在下出来。
公达果然快人快语!张恒拍手道,董贼身率大军在前线负隅顽抗,我想请教公达,雒阳可有可乘之机?
告诉我,能不能搞事?
有!
张恒话音刚落,荀攸立刻斩钉截铁道。
如此干脆的语气,连张恒都忍不住一愣。
这家伙,这么干脆的嘛。
在何处,公达可否明言?
荀攸摇了摇头,尚不清楚,不过绝对有。
既然不清楚,公达何以如此肯定?陈宫有些好奇道。
荀攸冲张恒一拱手道:空口无凭,可否给在下两日时间,在下必然能找到可乘之机。我知先生时间紧迫,但想必也不差这一两日。
给我点时间,就算没有,我也会把他变成有!
这一刻,荀攸脸上满是自信,眼中闪烁着刺痛人心的炽热光芒,哪里还有半分痴傻的气息。
望着展露锋芒的荀攸,张恒微微点了点头。
这才是当今天下顶流谋士该有的气场!
莫说两日,就算三五日也行,公达尽可放手施为便是。
不敢多求,两日足矣!
荀攸一挥袖道。
好。张恒点了点头道,子义,这两日劳烦你随行保护公达。
遵命!
太史慈连忙抱拳道。
荀攸冲张恒和陈宫一拱手道:在下告退!
言罢,带着太史慈转身而出。
张恒却扭头看向了陈宫,笑道:公台,你说荀公达要这两日时间做什么?
自然是收集情报,推演局势。陈宫答道,都尉难道不知,颍川荀氏当代家主荀慈明,正是当朝司空!
这点张恒自然知道,不过他问陈宫的目的并不在此。
那你说两日的时间,荀公达能找到机会吗?
陈宫摇了摇头,荀公达此人,在下知之甚少。风闻他生性木讷,却聪慧内敛,在家族中也是顶尖人才,名声仅次于荀氏三若。至于他能否成事,在下却是不得而知。
所谓荀氏三若,指的是荀文若、荀休若,荀友若三人。
桓灵以来,宦官外戚轮流当道,又爆发了两次党锢之祸,士人儒生被牵连极广,再加上皇帝卖官鬻爵,有识之士大多不能为官,或不愿为官。
如此一来,朝廷的公信力自然大不如前。然后士林中忽然兴起了一股品评人物的风潮,是为清议。
一个读书人如果因对抗宦官被罢官流放,就能获得在野乡谣的称赞,清议界也会随之为你加一个称号。有了称号,你就能获得地位。
这种清议品评的模式,一度爆发出了比朝廷更强的公信力。
前有天下规矩房伯武,天下楷模李元礼,这中天下级别的巨星。
中间有凉州三明,荆襄八俊,这些州郡级的偶像。
后有荀氏八龙,荀氏三若,这种家族级的爱豆。
荀彧三兄弟因其表字中都有一个‘若’字,所以并称三若,也算是拿到了清议界名号,随时准备抱团出道的小鲜肉了。
至于荀攸,却是吃了长相的亏,没有得到称号。
听了陈宫的话,张恒又笑着点了点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且不管他荀公达能否成事,让他放手去做就是。只是……公台这几天一直待在房中,难道就没有所谋划?
张恒把话说到这里,陈宫才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