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都尉,里面请!
孙坚一挥手,笑道。
直到这时,他还是没有确认张恒的身份,只是见张恒相貌斯文,心中有些诧异。
面对董卓大军能连战皆胜,在孙坚的想象中,张恒怎么也该是个和自己一样的猛人,谁曾想却是个文弱书生。
多谢文台兄!
张恒见孙坚举止客气却透露着疏离,竟恬不知耻地一把抓住了孙坚的手,准备玩一出把臂同游。
孙坚顿时眉头高皱,面露不悦之色。
这张子毅也太不知进退了。
正要发作之时,忽然听张恒笑道:去岁在雒阳时,常听伯父提起文台兄之勇,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这……孙坚皱眉道,敢问尊伯父是?
哦,文台兄居然不知!
张恒满脸惊讶,随后一拍脑袋,恍然大呼道:说来也怪我,竟忘了说。好叫文台兄知晓,在下伯父乃当朝太尉,张伯慎!
关键时刻,张恒再次扯起了张温的虎皮。
子毅竟是伯慎公之侄!
孙坚这次是真的震惊了,怪不得张毅说自己是南阳故人。
正是。
张恒笑得很开心。
如此说来,伯慎公也参与了讨董?孙坚赶忙问道,神色也多了几分亲近之意。
闻言,张恒摇头叹息起来。
伯父身为大汉忠良,与董贼势不两立,自然是想讨董的。但奈何如今雒阳为董贼所控,伯父不得脱身,这才命在下前往酸枣会盟。
原来如此。孙坚亦颇为唏嘘道。
在下本以为酸枣诸侯皆义士,必能攻灭雒阳,解救天子。谁知他们竟畏董如虎,不敢出兵。不得已之下,在下只好孤军深入,与董贼交战。
子毅之勇,我已有耳闻,在卷县、荥阳一代连战皆胜,大破贼军,可谓天下忠臣之楷模!
得知了张恒的身份后,孙坚便换了称呼,拍手夸赞道。
张恒摇头苦笑,文台兄谬赞了,在下兵微而将寡,如何能敌董贼百万之众。但忠臣死社稷,我辈若能为报效朝廷而战死沙场,以马革裹尸还,亦死而无憾。
子毅说得好,大丈夫处世,理当如此!
孙坚被张恒这番大义凛然的话深深感染,骨子里的热血也开始升温,情不自禁地高声赞叹道。
在下固然死不足惜,只可惜我死之后,却再无忠臣肯为国分忧,董贼必将祸乱朝纲,荼毒生灵,天下苍生何其无辜也。
说到动情处,张毅忍不住潸然泪下,作摇头叹息状。
耿直的汉子最听不得这个,这下不仅孙坚被感动了,连他手下的将领都个个义愤填膺。
张恒说这些,自然是劝孙坚出兵前的客套话。这也是古今中外,求人办事的标准流程。
第一,客客气气的拉关系,套近乎。
第二,抢先占据道德制高点,告诉他,咱们做的都是对的。
第三,分配利益,阐明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