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工厂?你这哪里来的名词,工厂都是国营的,哪里有私人这一回事?
谢燕秋叹了口气:
这个时代,老百姓日子真的太难了
李继刚奇怪地看了她一眼,
她这话说的,仿佛自己置身于这个时代之外似的。
我们要相信,政策越来宽松,老百姓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李继刚不由自主出来了一句官话。
说话间,到了郑冠成的古董店,古董大街南门09号。
抬头一看店铺名字,两个人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郑钱文玩商行!
醒目的招牌上这几个字格外厚重,古典的字体与这个有点搞笑的名字形成一定的反差感。
李继刚:
这个店名也够别致。挣钱!
谢燕秋笑着说:
你只知道店名别致,却不知道名字的意义。
什么意义?
老板姓郑,他爱人姓钱。
哦原来如此,真够有意思的。
李继刚恍然大悟,这两夫妻取店名是这么随便的吗?
两个人进了店铺,却见只有一个上了年纪的掌柜在,看样子,也是一个行家,老板郑冠成并不在。
你好,请问郑老板在吗?
你们稍候,郑老板刚刚到,就被人喊走了。大概一个小时左右回来。
掌柜给两位客人泡茶。
李继刚看着这店铺的陈设,古色古香,确实有不少好货。
他一个穷孩子出身,虽然在官场上混了几年,也是依然没有摆脱一身穷酸,只是喜欢看看欣赏欣赏罢了。
掌柜明知道这两位并不是有意向的顾客,还是热情地向他们介绍各种商品。
主打就是不放过一丁点的希望。真是优秀的生意人。
不到一个小时,郑冠成回来了,看到谢燕秋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都快惊掉了。
没想到这姑娘这么快就找来了。
欢迎欢迎!
谢燕秋落落在大方:
郑大叔,这是我的……朋友。
介绍时,谢燕秋犹豫了一下。
之前她是没有把李继刚纳入朋友的范围的,但当着他的面,说人家一个熟人,又觉得不太礼貌。
她一时无法准确定义李继刚在她生活中的位置,他帮了她大忙,她很感恩。
要说恩人,有点过分了,说朋友,两人相处真不算多。
谢燕秋当着郑冠成的面,又一次讲述了自己的大胆想象,关于在大马镇手包工厂分厂的设想。
同时也简单转述了李继刚的不以为然。
当郑冠成知道李继刚就是大马镇镇长时,他稍微吃了一小惊。
随后一副洞悉一切的笑容:
原来是李镇长。
难怪你对谢燕秋的想法如此觉得荒诞。
毕竟咱们几十年来的政策确实如此,没有私人办企业这回事,国营工厂的批复繁杂无度。
我这两年去米国,见了人家那到处都是私人企业,咱们这两年和人家关系越来越好,相信咱们的政策也会逐渐地宽松。
但一定不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