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79章峨眉山月照秦川(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端阳离开的时候,是傍晚,轻车简从。

她从车帘的缝隙瞟见秦异的身影越来越远,握紧了手里的清霜剑。

不知是不是因为身体还没好全,她重新抱起清霜剑,竟觉得有些重。

马车悠悠,来到城西角。

端阳戴好幕篱,扶着结因从马车上下来,抬头一看,是一家名叫空碧楼的酒家。

酒家老板娘四五十岁,已经等在门口,招待端阳上楼安顿,便准备离开。

多谢!端阳把剑挂在东墙,转身道谢,却见老板娘回头面无表情地看着她,方才想起秦异与她说,这儿的老板娘不太懂中原话,于是只点了点头致意。

房中的炭烧得尤其足,端阳在屋里呆了一会儿,觉得有点闷燥,于是推门出去准备走走。

走廊窗户上有绰绰的影子,端阳一时好奇,推开窗户,只见一团团飞絮。

雪。

咸城的初雪。

端阳伸手去接,雪花一下在她掌心融化成水,留下冰凉的感觉。

她低头看着掌心的水渍,连有人站到她旁边也没意识到。

天气寒冷,夫人身体还没好,不要对着窗户吹冷风了。说着,空碧楼的老板娘替她关上了窗。

端阳有点惊喜,原来您会讲中原话。

我在在咸城住了快五十年了,自然会讲,只是不爱说而已。

不爱说……

端阳若有所思。

老板娘十分爽快,一笑置之,夫人有什么想说的只管说。

是因为不喜欢秦国吗?

秦蜀之间,有灭国之恨。这好像是人们最能想到的理由。

我未曾去过蜀郡,听说那里的冬天,不会下雪,老板娘看着窗户上的雪影,慢慢说到,在蜀郡还是蜀国的时候,我爹娘就背井离乡来到咸城,做点小本生意。一切都很顺利。后来我娘怀了我,我爹也决定把生意做大点,还专门请了先生给取了个名字,就是这座空碧楼。我爹觉得这个名字很好,也给我取名叫空碧,大家都叫我碧娘。

我爹娘在这一呆就是五十多年,一直没回去过,偶尔会跟我讲点家乡的事。他们说,蜀地以前很穷,所以他们才会来咸城。谁能想到现在的蜀郡,竟成了天府之国。他们有想过回去看一眼,不过那个时候他们年纪都大了,只得不了了之,最后也没回成。我也从来没想过要替他们回去一趟。

说到底,蜀地于我而言,只是一个很远的地名。蜀国灭亡的时候,我甚至没有出生。这样的我,说对蜀地有什么特殊的感情,才是骗人的。我爹娘以前提到蜀国没了还会难过,我其实没什么感觉。

也许……你应该已经算秦国人?端阳说。

蜀国与秦国,于我没有什么意义。我所希望的,就是好好经营这家酒馆,碧娘却摇了摇头,摸着窗户的木痕,八百诸侯,到如今,只剩下寥寥几个,兼并之态,可想而知。秦国吞并了蜀国,楚国兼并了杞国,包括夫人的母国赵国,不是也灭了中山吗?

这是个乱世,朝夕就可巨变。今日之大国,明日之覆沙。说不定,秦国哪天也会为人所灭。失去家国、流离在外的人,数不胜数。夫人如果在这里多呆几天,就会知道,这些人为了活着,有多努力。我有这座酒家立身,已经算很好的了。

仗打了几百年,其实平头百姓只是想好好生活,在哪里,谁统治,其实不重要。如今的蜀郡人,大概也是感谢秦国的。

不重要?端阳不甚理解。

对你们当然重要,因为国家是你们的,你们也是这么觉得的。可对我们而言,不过换一个人供养而已。

她们毕竟不是同样的人,一个贵族,一个平民。面前的这位夫人,或许不能理解她的感情。

碧娘不欲多言,最后嘱咐了一句:夫人早点休息。

第一次听到完全不同的观念,端阳确实在思考,听见碧娘的叮咛,回过神来,嗯,多谢关心。

碧娘指了指隔壁房间,是有人让我转告夫人的。

相邻的房间住的,正是这段时间日常为端阳诊脉的那个白衣男子。听结因说,她昏迷那段时间,也多亏这位大夫。不过这位先生很古怪,一直带着帷帽,从不说话,看病时还不许多余的人在场,每次终南都会带结因离开。结因不曾睹过他的真容,连名字也不知道。

端阳也不曾见他摘过斗笠、听他说话,他只沉默切脉。

望闻问切,只依靠其中两项,也能救她于水火,医术想必高超,这让她想起了另一个人。

说起来,他们身形也有几分相似,都爱穿白衣,衣服上沾着一点污渍。这就是医者的共性吗?

端阳上前,敲响了门,先生?

门内传来了一声闷响,意味着有人。端阳继续说:这段时间承蒙先生关心,不知能否一见,当面道谢?

话毕良久,里面没再传出一点声音。

端阳心想

↑返回顶部↑

可能是冒犯了,正想告别,门缝里挤出一张纸。

端阳抽出来一看,只有八个字:面容丑陋,不想示人。

端阳低眉,十分抱歉,是我唐突了,先生莫怪。

门缝里又递出来一张纸,上面写着:天气寒冷,夫人保重身体。

谢先生关心,敢问先生尊姓大名?想起来,她竟然连救命恩人的名字也不知道。

覃某。

端阳拿到写着名字的纸,念了出来,觉得挺有趣。

名为某人,姓与秦异同音。

↑返回顶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