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病弱太子后成了团宠 第149章
首领扭头就走,却未听到身后有脚步声,他奇怪地看了过去,只见墙边上有个黑影蹲着,一动不动。
快走啊!
首领又小声招呼了一声,可那黑影依旧一动不动,他犹豫片刻,便走了过去,一靠近就闻到了血腥味,伸手推了推掌柜的身子,谁知他的身子一歪,便倒在了地上。
首领明白他死了,不再耽搁转身离开,刚刚离开客栈所在的巷子,突然眼前一亮,他下意识地闭了闭眼睛,随即反应过来,慌忙睁开眼睛看了过去,只见面前站着许多身穿盔甲的士兵,他们手中拿着火把和兵刃,正虎视眈眈地盯着他。
身穿盔甲的李昊大声喝道:杀!
话音落在,他身先士卒,朝着首领就冲了过来,而其他人也不例外,如饿狼般朝着其他黑衣人扑了过去。
两方人马短兵相接,喊杀声打破夜的静谧,周围的百姓急忙用桌椅挡住门户,忐忑地听着外面的动静,直到半个时辰后,声音才渐渐平息下来。
杨潇从墙头上跳了下来,走到李昊身边,道:可有漏网之鱼?
李昊眉头微蹙,直言道:黑灯瞎火的,难免有漏网之鱼。
让人把院墙外的柴火收拾了吧,以免走水,殃及周围的百姓。
李昊点点头,随即下达了命令,感慨道:太子殿下才智过人,真是让人佩服!
从兰州出来后,他们便兵分两路,一路是杨潇和三名锦衣卫,分别做林西等人的打扮,一路慢悠悠地走着。
一路是林西.焦战和花海棠,他们乔装改扮,以最快的速度回京都。
杨潇等人是靶子,吸引着那些人的注意力,林西他们就能顺顺利利地回京。当然,为了以防万一,林西还故意绕了道,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到达京都。
待回宫后,林西便让人盯着西城的宅子,一旦有动静,立即回报,而焦战回府后,也对影卫下达了同样的命令。所以在这些人出动后不久,李昊也接到了出兵的命令,于是才有了现在的局面。
这些人与殿下为敌,注定是命丧黄泉的下场。杨潇顿了顿,接着说道:杨某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京都,以便殿下召唤,就不与侯爷一起了,告辞。
杨指挥使请自便,待处理好自己的事,李某再回去。
杨潇朝李昊抱了抱拳,转身就走,很快便消失在黑暗中。
上午,林西一觉睡到自然醒,接连一个月的赶路,好不容易养回来的肉又掉了下去,连精神也感觉有些透支,昨日回宫连澡都没洗,便上床睡了过去,直接睡饱了才起。
听到殿内的动静,春喜走了进来,道:主子,您醒了。
林西伸了个懒腰,道:在外呆了四个多月,最想念的是父皇,然后就是这张床,睡起来就是比别的床舒服。
春喜闻言瘪了瘪嘴,道:主子一出去就是四个月,奴才日日想,夜夜想,想的茶饭不思,可您怕是连奴才都给忘了。
林西看他一副幽怨的模样,不禁有些好笑,道:我这才出去多久,你怎么变得如此油嘴滑舌?
春喜忙说道:奴才说的可都是实话,主子出去多久,奴才这提心吊胆多久,尤其是听说肖王举旗造反的时候,奴才恨不能立刻赶去甘肃。
行行行,我知道你一片忠心。林西连忙打断春喜的滔滔不绝,道:不说这个,去让人准备水,我要泡澡。
是,奴才这就去。
林西舒舒服服地泡了个澡,换上干干净净的衣服,这才清清爽爽地坐下用膳。
这四个月我不在宫中,都有谁来过,你们如何应对,宫中可太平?
回主子,这四个月每隔几日汪院正都会来东宫看诊,还有皇上和师父,也隔三差五来一次,对外宣称是探病。除此之外,二殿下和四公主来过两回,七殿下和三公主也来过。淑妃娘娘并未亲自来,却也派了侍女过来,送了些珍贵的药材。
四皇妹大婚那日,春禄可曾露面?
就在两个月前,云南王世子沐盛奉命来了京都,和林琳大婚,两人在京都住了一个月,上个月便一起回了云南。随行的还有林耀,他原本年后就要去就藩封地的,因为林琳的婚事拖了下来。
是,皇上亲自过来,和春禄一起参加了四公主的大婚。
林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道:二皇兄临走之前,可曾说过什么?
二殿下说他答应主子的,永远作数,除非他死。
林西一怔,随即叹了口气,道:可惜了,未能与他见上一面。
以后日子还长,主子与二殿下总有机会再相见。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通秉声,主子,锦衣卫指挥使杨潇求见。
让他进来。
脚步声响起,杨潇从门外走了进来,行礼道:属下参见殿下。
免礼。林西打量着杨潇,关切地问道:杨指挥使可曾受伤?
多谢殿下关心,属下并未受伤。
林西闻言松了口气,道:平安归来就好。
杨潇神色严肃,道:殿下,这次我们总共遭遇刺杀十余次,很明显那些人对我们的行踪十分清楚,而知晓您去甘肃的人不多,定是其中出了叛徒,走漏了风声。
林西点点头,道:你说是甘肃那边的人,还是皇宫这边的人?
杨潇想了想,道:属下觉得都有可能,一时无法断定。
肖王虽然被擒,其手下的余党并未全部诛灭,尤其是他的随身暗卫,他们隐藏在暗中,很少出现在人前,除了内部人员和肖王,无人知晓他们的身份。尽管他们不能把我如何,却能藏在暗中,紧盯我的行踪,为京都的人通风报信。
殿下是倾向甘肃那边的人?
林西摇摇头,道:两月前,春禄曾以我的身份,跟随父皇出席四皇妹的大婚,普通人或许看不出破绽,但能参加婚礼并能接近父皇的,都不是普通人,难保他们不会发现,所以不能排除这种可能。
杨潇眉头皱紧,道:那我们该从何查起?
你可还记得肖王说过的话?
还请殿下不吝赐教。
肖王说宫中和锦衣卫中皆有林玖的人。林西顿了顿,接着说道:甘肃那边的人可以先放一放,我现下已经回宫,即便他们再有本事,也进不来。而能对我,甚至能对父皇产生威胁的,是宫中和锦衣卫中的这些人,务必要尽早揪出他们。
是,属下一定严查,务必找出这些细作。
有关肖王暗卫的抓捕,就交给零一去做,他曾是他们中的一员,又是首领,对那些人相当熟悉,交给他去做能事半功倍。
是,殿下。
至于宫中人的调查,先从东宫和父皇身边的人开始查起。尤其是父皇那边,能悄无声息给父皇下毒的人,定是他身边信重之人,就由你配合余庆进行调查,务必将那个人给我揪出来。
林扈给了林西所有的宠爱,是林西在这个世界上最看重的人,无论是谁动他,林西都不会放过。
是,殿下。
林西转头看向春喜,道:现在什么时辰了?
回主子,现在差不多午时了。
父皇应该下朝了,指挥使同我一起去见父皇吧。
是,殿下。
两人刚来到宫门口,就碰到了过来的林扈,连忙行礼道:儿臣拜见父皇。
西儿免礼。林扈上下打量林西,不禁皱紧了眉头,道:西儿怎的瘦了这么多?可是病了?
昨日林西回来的晚,便没去见林扈,今早林扈才得知他回来的消息,这不刚下朝就急急忙忙地来了东宫。
父皇,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有事咱们进去再说。
好,进去说。
两父子来到正厅,各自落了座,春喜连忙吩咐人上茶。
林扈心疼道:西儿瘦了,也黑了,看来甘肃一行受了不少苦。
儿臣这一路除了待在马车里,就是待在宅子里,好吃好喝好伺候,连门都没出过,真是一点苦都没吃。就是来的路上日夜兼程,整日睡在马车里,所以才消瘦了些许。
这次甘肃能平定,全靠西儿,否则恐动摇国本。
父皇,儿臣也就动动脑子,真正以身犯险的是杨潇,当然还有焦战和三娘,您可要好好奖赏。
西儿放心,朕定论功行赏。
父皇,甘肃那边的事,儿臣写了折子,上面详细地写了这些时日发生的事,您过目。
林西说着,拿出写好的折子递了过去。
林扈接了过来,仔仔细细地看着,过了约莫一个时辰的功夫,还没看完。这折子是林西在甘肃时,便开始写,包括他们到时甘肃的形势,以及他们如何计划,如何行事,还有林肆的反应,高鉴的应对,甚至是有关孙晋的犯罪证据,洋洋洒洒写了一打,稍加整理都能出本小说了。
林西出声打断林扈,道:父皇,这午时都过了,咱们还是先用膳吧。
午时过了?林扈抬头看了看天色,道:朕竟看了一个时辰,主要西儿写的折子很精彩,让朕停不下来。
林西听得有些好笑,道:那儿臣无事时便写写话本,说不定还能一举成名。
西儿回来便要随朝听政了,怕是没有那个时间了。
林西一愣,仔细观察林扈的脸色,道:父皇,您脸色不好,儿臣不在这几个月,您是否按时服药?
林扈安抚地笑了笑,道:朕每日按时服药,一顿都没少。脸色不好,可能是因为担心你的安危,休息不好所致。无碍,西儿莫担心,父皇好得很。
虽然林扈这么说,但林西并不觉得轻松,道:父皇,从今日起,儿臣便替父皇处理奏折,儿臣拿不准的事,再找父皇复核。
西儿这才刚回来,还是调养几日,再来帮朕吧。
儿臣无碍。林西抬头看向余庆,道:公公把今日要处理的奏折拿过来,由我整理后,再让父皇过目。
余庆没有应声,抬眼看向林扈。
林扈无奈地笑了笑,道:去吧,西儿有这份孝心,朕高兴。
是,皇上,奴才这就去。余庆转身出了东宫。
林西转头看向春喜,道:传膳吧。
是,主子。
父皇,我们移步饭厅,一起用膳,有事稍候再说。
好,走吧。
两父子用完膳,便在林西的书房处理奏折,看着面前的长篇大论,林西是一个脑袋两个大,这文章词藻优美,行文流畅,各种引经据典,可就是不说事,明明可以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非要洋洋洒洒写他个好几千字,这明显是在拖慢工作效率。
林西将这样的奏折全部挑了出来,扔给余庆,道:把这些奏折全部打回重写,两句话能写清楚的事,非要长篇大论,这不是添乱吗?以后再有这样的奏折呈上来,统统退回,事不过三,若被退回三次,就开始扣月俸。若是月俸扣完,还是不改,就直接让他交罚款。
余庆抬头看看林扈,见林扈没说话,道:那该如何惩罚?您是否定个章程?
林西想了想,道:第一次扣一两银子,第二次扣二两,第三次扣四两,以两倍递增。
是,奴才这就去办。
林扈抬头看向林西,道:西儿不觉得他们写的文章赏心悦目吗?
赏心悦目?林西撇撇嘴,道:儿臣不觉得。写奏折最重要的是说事,又不是欣赏他文章写的如何,这分明就是本末倒置。有些十万火急的奏折,一刻也耽误不得,况且父皇的精力有限,每日都要处理这么多奏折,若是人人都这样,天长地久下来,父皇的身子怎么撑得住。
林扈点点头,道:西儿说的没错。